2年级下册语文和数学视频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931289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年级下册语文和数学视频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年级下册语文和数学视频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年级下册语文和数学视频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年级下册语文和数学视频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年级下册语文和数学视频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年级下册语文和数学视频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年级下册语文和数学视频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年级下册语文和数学视频教学设计2年级下册语文和数学视频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读18个带拼音的字。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城市的孩子很难见到,农村孩子也不一定注意过,因此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蒲公英、苍耳、豌豆等实物。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目的:1、会认本课12个生字,认读18个带拼音的字和10个要求会写的

2、生字。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讲读课文第1节,并能背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激发学习兴趣。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想知道“植物妈妈”是什么?它干什么有办法?它有哪些办法?)理解:“植物妈妈”。二、自读课文。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诗有几节,讲了些什么?有哪些问题不懂?三、检查自读情况。1、分节指名朗读,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旅、降、洼、乘、刺、信)52、提出疑难问题共同解决。四、学习课文。1、范读课文,听准每个字的读音。2、课文讲了植物妈妈干什么的办法?3、学习课文第1节。(l)指读课文第1节,这节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内

3、容?(2)理解:“孩子”、“已经长大”、“告别”、“旅行”等词语。(3)“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四海”指到处,“为家”指作为生活、住的地方,“四海为家”是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4、齐读第1节。5、指导朗读。6、指导背诵。7、试背。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1、认读生字。2、说说这些字属于什么结构?按它的结构可分为几类?3、按字的结构类别进行指导示范。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讲读第25节,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朗读背诵全文。教学过程一、复习。1、

4、认读生字词。2、背诵第1节。二、引导:植物要旅行到底靠啥办法呢?读下面的课文就知道了。三、学习第25节。1、学习第2节。(l)指名朗读第2节。(2)这一节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内容?(3)“准备”是什么意思,“怎么准备”的?(4)这里的“降落伞”是指什么?(5)出示蒲公英实物,说说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一朵毛茸茸的小花;附在种子头上的毛茸茸的绒毛。)(6)“降落伞”是干什么用的?(7)“只要就说明了什么?(8)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需要什么条件?(植物传播种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本身条件:蒲公英的种子有毛茸茸的球,像降落伞;一是外部条件:风吹。)(9)读第2节。(10)小结这一节的学法。

5、这一节讲什么植物?植物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什么?它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指导背诵。2、自学第3、4节。(l)交流自学情况。(2)结合插图或幻灯片说说苍耳和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3)观察实物苍耳子和干豆荚理解“带刺的铠甲”、“炸开”的意思。(4)指导朗读第3、4节。(5)指导背诵。(6)说说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需要什么条件?3、学习第5节。(1)这一节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2)“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是指哪方面的办法?(3)“那里”是指哪里?(4)“粗心的小朋友”是指什么样的小朋友?(5)除了课文中讲的以外,你还观察到哪些关于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6)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7)指

6、导朗读。(8)指导背诵第5节。四、朗读全文。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五、背诵全文。1、按照每节诗的意思,先一节一节地背,然后背全文。2同桌互背,自由背。3指名背诵,背后评议。六、扩展活动。利用秋游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收集植物种子,了解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仿照课文说一说。2年级下册语文和数学视频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并会根据课文情境想像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后可能会说些什么。3、使学生初步懂得不能迷信别人说的话,凡事都应该自己动脑筋思考或实践一下,科学发现就是从我们身边开始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重点】认

7、读、会写文中生字;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意识,培养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教师拿出一个装着大半杯水容器,问:现在我要将这个苹果放入杯中,你们猜想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假如放入别的东西呢?二、探究问题,学习生字1、提出疑问:可是,有位叫朗志万(板书并随即学习生字朗、志”)的法国科学家却提出了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出示)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长,谁能把这么长的问题读清楚?结合学习漫”。如果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想不想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科学家的问题的?(引导读书,找一找文中小朋友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反馈,引导深入理解。出示: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