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31033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修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修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修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修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2.知道什么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相互转化。教学重点: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教学过程:创设情景:1. 消毒酒精中酒精的质量分数是多大? 2. 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工业制氯气通常采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我们知道,越浓的食盐水中氯化钠越多,得到的氯气越多,为什么工业上只用26%的食盐水溶液,而不用30%、40%甚至50%的食盐水来电解呢?交流讨论:氯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在水中是否都容易溶解呢?联想与启示:P166小结:一、溶解性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

2、性。活动探究:P166实验1填表:在室温条件下:溶质溶剂溶解性食盐水好蔗糖水好熟石灰水差结论: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即与溶质的种类(或性质)有关活动探究:P167实验2填表:在室温条件下 溶质溶剂溶解性食用油水差食用油汽油好结论: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即与溶剂的种类(或性质)有关活动探究:P167实验3填表: 溶质溶剂溶解性室温硝酸钾水好加热硝酸钾水更好结论:(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交流讨论:P167 阅读:P167过渡:上述实验3中在室温下将3g硝酸钾加到5ml水中,硝酸钾没有全部溶解,说明了什么呢?

3、(不能无限制的溶解,也就是不能无限制地提高溶液的浓度)那么,你能否解决上课前提出的问题:电解食盐水制氯气时,为什么不用50%的食盐水呢?交流讨论:那么,除了用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未溶解的硝酸钾溶解以外,你还有什么方法呢?活动探究:P167小结: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溶剂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量增多。 大多数固体,在一定温度下,随着溶剂的量增多,溶解量增多。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大多数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 展示:观察一瓶底部仍有少量白色硝酸钾固体的溶液。 小结:二、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再溶解某

4、种溶质的溶液。 提问:那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前是否可以转化呢? 举例:以上述实验为例。 小结: 加水 加热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蒸发 降温 加溶质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3. 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常用溶解度来衡量 溶解度 100克但在解题过程中还是让学生套公式进行计算。由于初中教材对溶解度计算的要求比较简单,只要求涉及单一的溶剂量改变或温度改变的情况下溶解度的计算,其它较复杂的情况则不要求,因此,书上的习题学生根据公式表面上也会计算,但这种方法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死

5、套公式,没有真正理解到计算公式的原理、实质,更谈不上能力、发散思维上的培养,这样,学生到高三总复习时,遇到稍复杂的涉及到溶解度的计算时,就不知所措了。鉴于此,解度计算的教学利用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打下的基础,采用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相似的方法来教学,效果很好,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后,对溶解度计算中较复杂的习题都能解答。此法对学生发散思维、特别是迁移能力的培养很有好处,具体方法如下:一、在讲解了溶解度的定义后,复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实质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推导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进行的一种计算。 例如,根据化学方程式: 2H2 O2 2H2O4 : 32 :

6、 36 得出: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36份质量的水。现只要知道H2、O2、H2O三种物质中任意一种物质的质量,就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推导出的质量关系,求出另外两种物质的质量。2H2 O2 2H2O4 : 32 : 36 x : y : z 即: 432 xy ( x已知:则可求y、z 或 436 xz y已知:则可求x、z或 3236 yz z已知:则可求x、y)据此,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一般情况下指水做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此温度下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因此,根据此定义,解题时利用此关系,先把溶剂设

7、定为100克(已知数),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即是在这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然后找出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之间的质量关系就可进行求解:温度() 溶剂质量(克) 溶质质量(克) 饱和溶液质量(克)t 100克 溶解度(S)克 (100 溶解度)克学生在解有关溶解度计算的问题时,先将上式列出,再根据题意,找出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间的质量比关系: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100 溶解度溶剂质量饱和溶液质量 100 (100溶解度)溶质质量饱和溶液质量 溶解度(100溶解度)(相当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先找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就可进行计算了(包括一些比较复杂的习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

8、是让学生死记以上推导出的关系式,而是将重点放在根据溶解度的实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二者的结合上。具体如下:例题1、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求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解析:设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为S此题是在一定温度下且定温(t20)时求溶解度的题,即溶解度为未知数(一般把溶解度设为S),跟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未知时的计算相似。温度() 溶剂质量(克) 溶质质量(克) 饱和溶液质量(克)20 100克 溶解度(S) (100 溶解度)克20 50克12克 12克 50克 列出比例式: 100克 (100S) (50克12克) 50克 或 S (

9、100S) 12 50或 100克 S (50克12克) 12克 (用此式计算最简单) S 31.6克例题2、已知氯化铵在20时的溶解度是37. 2克。实验室在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和水各多少克?解析:设需氯化铵的质量为x,水的质量为y此题溶解度已知(相当于一般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温度() 溶剂质量(克) 溶质质量(克) 饱和溶液质量(克)20 100克 溶解度37.2克 (10037.2)克 20 (1000x)克 x克 1000克 列出比例式:37.2克 (10037.2)克 x 1000克 (用这个式子计算最简单) x 271克 需要水的质量y1000克271克72

10、9克例题3、已知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克。在20时要把40克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氯化钠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解析: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此题溶解度已知(相当于一般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了)温度() 溶剂质量(克) 溶质质量(克) 饱和溶液质量(克)20 100克 溶解度36克 (10036)克 20 x 40克 (40x)克 列出比例式:100克 36克 x 40克 (这个式子计算最简单) x 111克例题4、把200克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从50降低到10,计算有多少克氯化铵析出?(已知氯化铵在50和10时溶解度分别为50克和33克)解析:设有x克氯化铵析出因为氯化铵在50和10时溶解度分别为50克和33克

11、,根据溶解度的定义:5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50克氯化铵即饱和,当此(10050)克50时的饱和溶液降到10时,溶剂量不变,但此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3克氯化铵即饱和。所以(10050)克50时的饱和溶液降到10时,只有(10033)克,析出晶体(10050)(10033)克17克,即析出的晶体等于两温度下的溶解度之差:50克33克17克(如果是升温的题,则两溶解度之差即是溶液在高温时重新达到饱和所需加入的溶质质量)。温度() 溶剂质量(克) 溶质质量(克) 饱和溶液质量(克)50 100克 溶解度50克 (10050)克 降到 不变 降到 变为10 100克 溶解度33克 (10033

12、)克 析出晶体 析出晶体 5010 100克(不变) (5033)克 (10050)(10033)克5010 (200x)克 x 200克列出比例式: (5033)克(10050)克 x 200克 x 22.7克二、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溶解度的习题,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画图的方法进行教学。图示法有着直观、明显的特点,学生容易理解。 例题1、将某物质的溶液蒸发60g水后,温度降到20,析出无水晶体5g;再蒸发60g水后,温度仍降到20,又析出无水晶体6g。则在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多少克?解析:设在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x克首先,该题温度一定(20)。某溶液在第一次蒸发60克水后,析出无水晶体5克,此时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但原溶液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