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9301480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课题两小儿辩日课时1课 型精读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汝、盘、盂,沧沧凉凉、探汤。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读懂句子。4.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多角度谈谈对课文的理解。5.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重难点重点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2.有感情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3.理解文意。难点1.理解文意。能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2.学习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学习历史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大学问家孔子,他博学多闻,懂得

2、很多深刻的道理,但现在有这么一个问题,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无法判断解决,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现在我就带大家到列子汤问中去看看孔子是如何被难倒的。教师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二、整体感知1.解题:师:初读题目能获悉什么信息?师:两个小孩在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2.大家课前初看课文,感觉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困难:难读,有些词语难理解。解决方法: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结合注释读明白;理解大意读通顺。3.教师范读,扫清生字障碍,读通读顺课文。4.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课文。5.在理解的基础上试着复述课文。三、解析课文1.学习第一段,由学生说出整句话的含义,重点让学生理解“游

3、”字。2.让学生区分两小儿,由此引出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学习第二小节。从“也”字入手,指导学生朗读。学生释意,老师随机板书。3.小结,让学生明白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就是太阳的远和近。4.合作学习三、四小节: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圈划出两小儿辩论太阳远近各自的理由。小组间练习朗读,采用你读他译,他读你译的方式(师生进行评价)重点学习“探汤”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古今两义,课件出示“孟”和“盖”的图片,并指导“孟”的书写,理解句意后指导朗读。课件出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句话。让学生找出两句类同之处,(从句式上,内容上)指导学生读出反问,自信的语气,并小结出两小儿各自的理由(远小近

4、大,近热远凉)师板书让学生达成背诵的效果。5.学习最后一小节:这时候两小孩子问孔子, 孔先生,你说我们两个到底谁说的对呀?孔子能判断吗?能决断吗?古文怎么说?解释“熟为汝多知乎?”孰是什么?为是什么?汝是什么?多知又是什么?连起来就是?学生试背这两句话,并提出两小儿说这句话时态度怎么样?四、研读课文,读后明理1.让学生重点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态度: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明白太阳离我们远近的有关科学知识,并让学生当堂概括。学生提供孔子的资料,老师对孔子进行评价。师生互动后课件出示孔子说过的话,让学生懂得孔子回答不出其实就体现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笑,

5、是在笑什么?并指导朗读。2.拓展延伸,让学生书写感想,学习孔子实事求是和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五、交流学法,诵读全文师:同学们我们初读古文收获就如此之大,从这篇古文中,让我们认识到学古文其实要做到的就是“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讨论交流明道理” 1.分角色朗读:旁白、小儿甲、小儿乙2.全班在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全文,结束课文。六、课后拓展假如你是“孔子”,当然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编写新两小儿辩日,并且尝试表演。注: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人小组合作练习创造性表演。组织交流,一小组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评

6、出表现优秀的同学,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媒体应用课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小故事中悟出大道理的读书方法板书设计两小儿辩日观点:日初出时去人近 日初出时去人远 理由:近大远小 近热远凉 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课文。2.写写自己的感悟。教学反思在学生完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感悟。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结合课文插图,合理展开想象,尝试用通俗的语言有创意地说出文中的小故事。接着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章结语“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主要抓住“

7、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句话,弄明白“弗若之”的原因,总结出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其结果是不一样的。另外,为了加深学生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谈了体会,学生对文中所包蕴的道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样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的培养。最后进行了文言文内容的拓展和知识的迁移。 这篇文言文的学习,学生总体情绪较高,由于课前预习充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较得心应手,只是在联系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谈感受时,虽有一些学生谈,但不够踊跃,即使谈了,也有些遮遮掩掩。课后细想,可能是老师引导上的问题,应该引导他们多从正面谈、从自己或他人前后的态度的变化谈,也许效果就不一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