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答案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297816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答案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答案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答案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答案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参考答案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阅读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完成下面各题。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

2、探讨自己。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

3、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1段中的实验的精神,指的是: _2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错误是什么?作者用这个例子证明什么?答:错误是 _ ;证明 _3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4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不可以删掉,说说是为什么?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温暖城市的细节参考参考答案:1怀疑求真的态度, 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真相的态度。2把探索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证明儒家格物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3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4传统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重视格物和致知,而是埋没了格物和致知的真正意义,如果去掉了真正的,表达就不准确就没有说服力。科教兴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