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29625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数和倍数》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因数和倍数》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因数和倍数》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因数和倍数》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数和倍数》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版块因数与倍数中的第一小节因数和倍数。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依据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方法。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方法。难点在于使学生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由于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了整数的乘法、除法。本节课是利用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进一步学习因数和

2、倍数。但对因数和倍数的含义与过去的认识会有所不同。教师应结合所教班级里多数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缺少主动性,目的性。一部分学生怕困难,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自然而别具深意的导入环节到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从体验的过程中自然完成对本课重点难点的学习。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是这样的设计思路:首先以唱歌找朋友的方式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由于公开课而带来的紧张情绪。此处我设

3、置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都找到了各自的好朋友,有谁能具体地说一说谁是谁的朋友呢?在同学们汇报后,我就强调:朋友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人不能成为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中的一对新朋友。从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然后在黑板上画出12个同样大小的五角星,将它们分成两排,每排6个。根据这12个五角星写出乘法算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探究新课,熟悉的图形引入,使学生通过图形联想到数,直观且形象,使学生通过熟悉的乘法算式理解和掌握概念。将12个五角星分成三排,每排4个,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汇报,又写出了2个不同的乘法算式。结合算式引导学生感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并找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算式说谁是谁的因数

4、,谁是谁的倍数。这主要是为了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这个问题我觉得学生掌握起来不难,但在描述中容易出现这样的失误:12是倍数,3是因数,4是因数。这个时候要引导其它学生发现其失误并找到错误根源,进行纠正。强调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独立存在。光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是不完整的。如果学生的回答中没有出现这样的失误,教师可以故做失误,对这个知识点加以强调,使学生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得更准确,更全面。接下来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任何一个整数都有它的因数,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找一个并不难,难的是想办法把它的所有因数无遗漏的

5、全部找出来。接着我又请学生找出12的其他因数(1和12)。并强调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接着让学生举例子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后,让学生想办法把18的所有因数找到。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再次引领学生确分析:18的因数是指什么样的数?主要是为了避免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出现方向上的失误,脱离了课堂本身。然后由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合作之初,教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将有所提高,并能在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初步的组内交流,在不同中自己归纳出寻找一个数的因

6、数的办法。然后对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初步的点评。继而组织学生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语言的组织,提炼关键词,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回答是,方法一:用乘法一对一对的找,如11818,2918,3618;方法二:用整除的方法,如18118,1829,1836。老师要将学生回答的数字一一呈现出来,并在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按顺序写,才会不重复、不遗漏。为了方便,这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采用集合圈的形式表示一个数的

7、因数。 接下来让学生思考30的因数和36的因数。老师可以这样说:找出30和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能不能想办法把30和36所有的因数一个不少的全找出来,这就需要你的细心和巧妙的方法了。提出要求:你可以一人奋斗,也可以和同桌合作找出30和36所有的因数并说一说你的方法;遇到困难可以借鉴我们刚才找12的因数的方法和找18的因数的方法。这样的设计是给学生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因为有的同学比较喜欢挑战自我,对于本课的知识点接受又比较好,可能会选择独立完成,然后互相比较谁的答案更完整,方法更恰当。而有一部分同学则可能需要在练习的过程中消化新知识,就需要与他人合作了。然后点

8、名汇报正确结果。(教师强调:6636,两个相同的因数6,只写一个。)通过例1和思考观察18、30、36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归纳: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通常是成对出现的。(板书加以呈现)寻找因数的过程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因此此时对于这个规律的提取也不会很困难,总结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老师作方向性的引导。本节课我设置了两道练习题:1、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36和9;72和8;6和48。2、写出15的因数和20的因数。这样的两道题主要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不过体量还是有点偏少。小结的环节由学生来完成,请他们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和归纳总结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知识掌握等角度加以关注。并能从学生的总结中看出此课他们的收获。最后是完成教材上的与本节课所学知识相关的题,要求全班同学都完成。 本节课通过观察12个同样大小的五角星排成的行数,让学生自主探究,概括因数与倍数的有关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渗透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同时,体验数学的快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节课定位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通过各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在师生的动态生成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