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两新”组织党建新路.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290983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福田“两新”组织党建新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深圳福田“两新”组织党建新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深圳福田“两新”组织党建新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深圳福田“两新”组织党建新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深圳福田“两新”组织党建新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福田“两新”组织党建新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福田“两新”组织党建新路.docx(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福田“两新”组织党建新路 深圳经济特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XX市委两新组织工委办公室 一、相关概念 (一)两新组织。即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也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中国国内公民私人、港澳台商、外商全部所有或绝对控制的新出现的经济组织形态,主要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商经济控制企业、港澳台经济控制企业、非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等.新社会组织,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民间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部分中介组织以及社区活动团队。 (二)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是伴随着社会

2、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也是我们党在党建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加大在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健全新型社会管理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二、深圳经济特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发展概况 (一)深圳两新组织的发展概况 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较早,两新组织发展较快。截止2010年底,深圳共有私营企业30。96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数

3、的85.78,注册资金8577亿元,占全市企业注册资金总数的76。38,民营经济实现增长值2510。56亿元,占全 1市gdp的26。5%,民营企业纳税总额980.5亿元,占全市企业纳税的5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向社会提供了超过500万个劳动就业岗位,占全市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80%,成为XX市社会就业的主渠道。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民社会和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各种新社会组织在深圳也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截止2010年底,XX市依法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4110家,从业人员达10万。两新组织数量不断增多,资本规模不断增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扩大

4、劳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推动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二)深圳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概况 随着两新组织的快速发展,深圳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也逐步发展起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星组建到大规模建立、从零散管理到整合规范管理的艰苦探索历程.1985年,深圳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党组织三洋电机(蛇口)党支部建立,标志着深圳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组建党组织的尝试进入实质阶段.1988年9月,XX市个协党支部成立,标志着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开始.1995年4月,市委组织部批准成立了XX市总商会民营企业党委,统一管理全市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

5、业党建工作。此举被当时中央统战部等部门领导称作是一个创举。1996年,深圳又在市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了全省第一个个体劳动者协会党委,统一管理特区范围内个体工商户党组织和党员.2003年6月,市委成立了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与市总商会合署办公,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市两新组织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2009年12月,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更名为中共XX市委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简称为市委两新组织工委。随后,区委相应成立了区委两新组织工委,街道成立民营企业党委.目前深圳全市已形成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一体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系.截 2至2010年底,深圳全市共有两新组织党组织7300个,管理党员

6、110292名,分别占全市党组织数和党员总数的36和32%。其中,市委两新组织工委直接管理基层党组织1663个,管理有正式组织关系的党员60811名。 三、深圳经济特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归根到底就是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成效。深圳在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找准切入点、把握关键点、探索结合点、打造示范点,逐步探索出一套有效破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的组织建设难、活动

7、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结构调整难等一系列难题的经验做法。 (一)创新组织制度,健全管理体系,确保两新组织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针对两新组织的特点,深圳经济特区不断健全工作制度、组建模式、管理体系、保障机制和典型培树五项机制,为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提供了完善的法律政策依据,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积极构建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针对两新组织的特点,深圳先后制定了中共XX市委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深圳经济特区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加强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党组织和党员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非

8、公有制领域党组织党费返还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全市各镇、街道和部分单位选配非在编专职组织员的通知等20多个文件,从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党组织的组建、隶属关系,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党费收 3缴使用,党务工作力量配备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化的制度要求.很多基层党组织也在工作实践中建立了支部工作例会、党群联系会议、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目标管理考核等制度,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2、建立健全六种组建模式,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针对“两新组织类型多、分布广、规模不等、情况千差万别的情况,深圳在坚持和完善“单位管理”这一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按照条块结合、体内与体外结合、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

9、结合的思路,探索实行了6种党组织组建模式: 一是单独组建,实行单位管理。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各方面条件具备的两新组织采取单独组建的方式,及时组建党组织。按照这种模式,深圳先后在华为、创维、富士康、海王、健康元、大族激光、比亚迪、好易通、劲嘉、迈瑞等大型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 二是联合组建,实行属地管理。对因正式党员数不足3人不能单独组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按照属地就近或业务相近的原则,联合组建党组织,把分散在各单位的党员纳入管理。譬如,在市律师协会党委下设6个联合党支部,通过6个联合党支部就将分布在全市各区的76个律师事务所的104名零星党员管理起来。目前,深圳全市共成立联合党组织1050

10、个,覆盖两新组织10956家,管理党员11000多名。 三是依托新社会组织组建,实行行业管理。对行业特点比较明显的新社会组织,依托行业协会建立党组织,对党员实行行业管理。先后成立了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党委、市律师协会党委、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市民营医院联合党委、市民间组织联合党委、市温州、福州、潮汕商会党支部等。 四是按档案管理关系组建,实行挂靠管理.在流动党员人事档案集中存放的市、区人事(劳动)服务机构成立党组织,对人事档案在这些机构 4的党员实行挂靠管理.2003年6月,成立了XX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流动党员党委,负责对人事档案托管在市人才中心的流动党员的组织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人才交流服务中

11、心流动党员党委成立后,就迅速展开工作,对全市2200多名流动党员进行调查摸底,重新编排支部59个,并加强了对游离党员的寻访工作,仅 联系就达5000多人次,并把找到的党员及时纳入组织管理。通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该党委下属党支部已由原先的59个发展到340个党支部,管理流动党员也由最初的2200名发展到12351名。 五是片区组建,实行社区管理。在街道和工业厂区、商业楼宇和住宅小区等人员密集片区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对零星分散的流动党员实行社区管理。2006年8月,XX县区桂园街道在地王大厦建立了联合党委,这标志着深圳首家社区党组织的成立.作为XX市的地标性建筑,地王大厦是一座集商业大楼、酒店式公寓

12、、购物中心、高级会所、停车场为一体的综合性超高层、智能化综合物业,大厦云集国内外商业精英近两万人,入驻企业约300家,世界500强企业近40家,如英特尔、通用电气、日立、爱普生等知名企业。通过在大厦内组建党委,使大厦内的300多名流动党员有了自己的党员之家,重新过上了党组织生活。按照这个模式,2007年上半年,深圳将全市划分成292个片区,全部建立联合党组织,实现了片区党组织的无缝联接. 3、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建立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组织管理网络。两新组织类型多、分布广、规模不等、情况千差万别。加强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必须健全组织体系、完善管理架构、明确工作责任.早在1995年,深圳就在全国率

13、先成立了两新组织统管党委-市总商会民营企业党委;2003年又成立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2009年更名为市委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作为市委派出机构统一领导全市两 5新组织党建工作,同时在全市6个区和全部57个街道成立了民营组织党(工)委,在街道之下建立了片区联合党委(党总支),将辖区内所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纳入党建工作范围,构建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归口管理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党员管理上,针对两新组织党员分散、流动的特点,深圳还注重发挥网上网下两个前沿阵地作用。一方面注重发挥互联网阵地作用,组建党员网上之家,在全国率先试点使用并推广应用共产党员ic卡

14、,党员凭卡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建立党务管理信息系统,开设专门的党建网站,开通党员管理窗、建议箱和党员谈心室等信息平台,为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沟通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积极依托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成立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组建党员社区之家,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组织协调、扶贫帮困和教育培训等党内服务,对有困难的党员,通过组建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队,建立党员互助基金,结成帮扶对子等方式,积极探索开展党内互助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4、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确保党组织正常运作.在经费保障方面,XX市委从1998年开始对两新组织实行党费全额返还制度,并规定市、区

15、、街道党(工)委要从留存党费或财政经费中,对两新组织给予适当补贴.各级党委政府还采取各种扶持措施,加强活动阵地建设。目前,深圳全市共建立有为两新组织党员组织和党员活动、服务的流动党员之家197个,总面积达2。4万平方米.在党务工作力量方面,XX市、区两级党委从留存党费中开支,向各街道和部分单位选派了119名党建工作专业组织员(非在职);各区也从财政或留存党费中开支,选派了90名党建工作专职组织员(非在编),199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和339名党建工作联络员,重点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目前,深圳全市建立 6了一支总数达747人的党建工作三员队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新组织中基层党务工作力量不足的矛盾。 5、建立健全典型培树机制,形成示范带头的推进格局.从2004年开始,深圳就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目标要求,在全市开展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量化了创建和考评标准,完善了包括推荐上报、综合评审、媒体公示、命名挂牌等在内的创建程序。在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中,深圳还深入挖掘和宣传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看得见、够得着、做得到的典型,在全市范围确定了平安集团党委、研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