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调研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290067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调研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调研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调研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调研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调研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调研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调研试题(含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姓名 等级一、积累与运用(共37分) 1.卷面书写(5分)本题无需答题,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憎恶(zng) 琐屑(xi) 稀罕(hn)触目伤怀(ch)B.诘问(ji) 伎俩(li) 吊唁(yn)文绉绉(zhu)C.哀悼(do) 奔丧(sng) 取缔(d) 颠沛(pi)流离D.颓唐(tu) 愧怍(zu) 骷髅(k) 颤(chn)巍巍3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蹋败 和蔼 噩耗不能自己B烦躁 尴尬 呵斥微不足道C潦到 交卸 焦灼大厅广众D渴幕 赋闲 狼藉 步履蹒跚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2、是:( ) (3分)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B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C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D北城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临沂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鲁

3、迅,原名周作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小说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散文集是杨绛散文。钱钟书是她的丈夫,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子夜,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D.余秋雨,著名的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他的名字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7.根据提示填空。(13分)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

4、近的文句是:“ , 。”石壕吏一诗中,一句以对比的手法将差役的冷酷无情与老妇人的悲惨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华诗文,源远流长,漫步其间,含英咀华,一次洗礼,一次收获:登临泰山,领略杜甫“ ,一览众山”的远大抱负;来到野外,体会王绩“, ”的抑郁心理;路过长安城,感受长歌行中“,”的人生哲理;途经长江边,品味孟浩然的“ ,”的思乡愁绪8.【走进名著】(4分)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阿长与)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

5、里面了。(五猖会)A、B两段文字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4分)A B 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4分)二、古诗赏析(共6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9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一、二两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3分)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三、阅读理解(一)文言文阅读(25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6、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12分)可爱者甚蕃 世人盛爱牡丹香远益清 不蔓不枝 予谓菊宜乎众矣12.下面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A能以径寸之木 B花之君子者也C忘路之远近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3翻译句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4.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4分) (三) 课内现代文阅读(13分)大概是太过于念念

7、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5阿长把山海经说成是“三哼经”说

8、明了什么?(3分)16“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句话表现出“我”怎样的心情?(3分)17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3分)18作者可回忆的事很多,为什么要详写买山海经一书的事?(4分) (三) 小说阅读(19分)背向大地的爱父亲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十里外的村子走亲戚。原本阴沉的天色,渐渐变得越来越黑。父亲对女儿说:“我们要快点儿走了,天可能要下大雨。”天上铅灰的乌云越聚越浓,天色越来越暗,仿佛真正的黑夜来临。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一样在头顶炸裂。女儿瑟缩着小小的身子:“爸爸,我怕!”他将女儿紧搂在胸前:“丹

9、丹不怕,把头埋进爸爸衣服里,闭上眼睛睡觉。”一道雪亮的闪电划过大地,他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呼啸声由远而近向自己的方向逼来。这声音像几十台拖拉机同时爬坡发出的吼声,又像无数条响尾蛇同时发出的嘶嘶声。在闪电的强光里,他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他大骇,他知道龙卷风的厉害。小时候经历过一次,所到之处,大树齐腰斩断,树皮被剥掉,只剩白花花的树干,地上的东西被吸上天空,人和牲畜都会被摔死!他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但一刹那间,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然后粉身碎骨!“爸爸,我怕!”紧紧贴着父亲胸膛的女儿

10、颤声叫道。“乖女儿,爸爸在和你做飞的游戏呢,你不是一直想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吗?我们现在跟许多小鸟一起飞翔呢,闭紧眼睛,我们开始数小鸟,一只,两只,三只”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尽力地躬身将女儿更紧地搂住。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他感觉这只巨手的力量渐渐小了,身体也开始慢慢下降,他知道龙卷风风力渐小,开始将吸入的物体抛向地面了。女儿,我的女儿,他心里痛苦如焚。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背撞到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勒过他的衣服,勒进他的背-电缆!他心里滚过一阵狂喜,一瞬间,他一手搂紧女儿,另一只手拼尽力气死死抓住那根电缆!他就这样单手悬

11、吊着支持父女两人的重量。天慢慢地变亮了,狂风也小了。渐渐地,他感到手臂发软打颤,被深勒过的后背正在流血。然而不等血滴进土地,就被吹散在风中。最要命的是,女儿睡着了,睡着后的女儿会不自觉地放松抱紧父亲的双手!他不敢再往下想。女儿的手一点点松开他的身体。不能再犹豫了,他看到脚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块旱地,他搂紧女儿,紧抓电缆的那只手一松,他就成了一个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体。此刻怀里的女儿正在睡梦中甜甜地呓语着。他笑了。父亲保住了性命,却多处骨折并重度脑震荡;而女儿,毫发无伤,睡醒了还天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看到了好多好多可爱的小鸟,真美啊。”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的

12、?因为你这样背对地面从高空摔下,极有可能丢掉性命。”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丢掉性命。”父亲这句简单朴实的话,七岁的女儿现在还不懂。等她长大了,她会懂得,父亲对她的爱,比父亲背对的大地,还要深沉,还要厚重 (有删改)19文章第段运用了 描写,从全文看,此处描写的作用是: 。(5分)20第段中爸爸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安慰女儿,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3分)2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段中的划线句。(4分)22试从文章结构方面分析第段中出现“电缆”这一情节的作用。(3分)23文章以“背向大地的爱”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参考答案:1.B2.B3.A4.D

13、5.D6.略7.A阿长送我绘图的山海经B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这本书A让作者感受到了阿长伟大的爱,B让作者感受到了家长的霸道及对儿童天性的摧残。8. 京城的荒凉和春天的绚丽景象。9. 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10多 生枝蔓 我 应该 11.D 12.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又有谁呢? 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远远地欣赏而不能靠近玩弄。13.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14阿长没有文化,不识字,这正符合阿长的身份。 15.震惊与喜悦,感到出乎意料。 16这是我最想得到而又很难得到的书,它又是阿长送我的,凝聚着阿长对我的爱。 17这与课文内容直接相关,文题就叫阿长与(山海经),我对阿长感情发生变化也是由于山海经。 18.自然环境描写或环境描写 渲染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暗示灾难也许马上就要发生。19.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镇定的父亲,一个对女儿充满浓浓爱意的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