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实习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9288761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实习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实习2011.12.30 袁勇 西南林业大学环科学院 650224 摘要: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环境噪声、盘龙江和明通河水体、室内尘埃粒子、土壤等常见环境要素的部分指标进行监测,可得出:交通噪声监测中,噪声等级与车流量成正相关的关系。粒径小的室内粒子(1m)高层楼高于低层楼。室内粒子粒径在0.5-1m间的粒子占PM10的近一半。盘龙江水质pH值、浊度、电导率、盐度、总溶解固体、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含量均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据各要素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采集三种类型土样中农地土壤属于微酸性土;山地土壤属于酸性土;花地土壤属于微酸性土。农地土壤含水率为3

2、.33%;山地土壤含水率2.91%;花地土壤含水率2.98%。农地土壤属低肥力土;山地土壤属高肥力土;花地土壤属低肥力土。农地土壤为中壤土;山地土壤为中粘土;花地土壤为砂壤土。关键词:环境监测;评价;污染;要素;指标目 录1 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实习的目的意义12 概述13 结果与分析23.1环境噪声监测结果与分析23.1.1 校园环境噪声23.1.2 交通噪声53.2 室内颗粒物测定结果与分析63.3 水质监测结果与分析评价83.3.1水温、pH值、电导率、浊度、溶解氧测定结果与分析评价83.3.2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测定结果与分析评价103.3.3 水中NH3-N测定结果与分析评价11

3、3.3.4 水中总磷测定结果与分析评价123.3.5 水质重金属测定结果与分析评价123.3.6 水中阴离子测定结果与分析评价153.4 土壤监测结果与分析评价163.4.1 土壤pH测定结果与分析评价163.4.2 土壤含水率测定结果与分析评价163.4.3 土壤有机质测定结果与分析评价173.4.4 土壤重金属测定结果与分析评价173.4.5 土壤质地测定结果与分析评价194 结论与建议204.1 主要结论204.2 建议21参考文献221 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实习的目的意义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基础之一,在环境污染中不管是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生物污

4、染等,都必须对污染物的性质、含量、状态进行分析测定,并进行数据模拟,然后对环境污染进行现状与影响评价。可见,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通过课程实习,掌握环境噪声、水、大气、土壤等常见环境要素的部分指标监测方法,学会常用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处理数据,评价环境问题。2 概述1 实习的主要内容实习的主要内容有:校园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噪声监测以及交通噪声监测与噪声数据处理,室内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测定与统计分析,交通要到旁植物粉尘重金属测定与分析,区域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价,水质监测与分析。2 实习地点 本次实习地点范围主要涉及学校周边和校园内部以及实验室。3 样点布设 校园噪声监测采取

5、网格布点法,交通噪声监测点原则上设在交通十字路口,室内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测定采取均匀布点法(即在室内均匀选取几点进行测定),粉尘测定用方格法(即选择一块0.5m0.5m或1m0.5m的方格进行采样),土壤采样点布设方法没有严格要求,只需采取三种(如林地、田地和花圃用地等)及以上类型土样即可。4 实验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1) 实验分析方法采用声级计测定噪声;用尘埃粒子计数器监测室内尘埃粒子;利用YSI多参数水质监测仪现场测定水温、pH值、电导率、浊度、溶解氧等;用微波消解容量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测定水质化学需氧量(COD);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采用离子色谱法测

6、定水中阴离子(F-、Cl-、NO3-、SO43-);用钼锑抗光度比色法测定水中总磷;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常见重金属阳离子;用烘箱法测定土壤含水率;用pH酸度计测定土壤pH值;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镉;采用比重计法测定土壤质地。2) 数据处理方法实验数据处理主要采取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统计与比较分析,其表示主要采取图形表示法。3 结果与分析3.1环境噪声监测结果与分析3.1.1 校园环境噪声选取学校三个不同地区(教学区、运动场和生活区),划分为2525m的网格,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的中心,若中心的位置不宜测量,可移至旁边能够测量的位

7、置。依次到各网点用声级计测量,每一网格测量三次,时间间隔尽可能相同。读数方式用慢挡,每隔5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100个数据。根据所记录数据计算各网点的连续等效A声级(LAeq)及一整天该网点的Leq平均值。得到不同时刻各网点的连续等效A声级值,见表1。表1 校园区域网点各时刻连续等效A声级 单位:dB区域项目教学区(B栋)运动场生活区网 点ABCABCDABCLeq(10:00)49.5650.8254.9053.7956.7653.3854.9049.4750.5649.50Leq(14:00)69.8751.6673.6860.4164.2661.3753.3656.2857.80

8、67.10Leq(16:00)66.9551.5757.8666.2460.8461.8861.2951.5757.0761.05一天Leq平均62.1351.3562.1560.1560.6258.8856.5252.4455.1459.22为了更好的分析与评价校园环境噪声,可据表1绘制不同地区各网点连续等效A声级随时间的变化折线图。如图1表示校园教学区(B栋)各网点连续等效A声级随时间的变化。 由图1可知,A和C网点一天当中(白天10:00-16:00)连续等效声级先增大后减小,在14:00左右最高,说明人们活动相对较频繁,最高值不超过75dB;B网点一天当中变化很小,说明此点人们活动很少

9、,处于相对背静的地方;从图上看最低声级也在48dB左右,结合表1网点一天Leq平均值,A和C点在62dB,据我国环境噪声允许范围(见表2),教学区应属于脑力劳动范畴,修正后最高允许值为60dB,而A和C点已略超此值,说明此环境可能会对人们的正常学习造成影响,综合考虑该区域被测时期为本校停课期,可能人们活动相对频繁和不太有规律,加之教学区外侧有一条路,车辆来往同样会增加噪声等级,所以某些点平均连续等效声级高出我国环境噪声允许最高值是可以理解的。同样,运动区和生活区也可以采取相同方法作图分析,这里就不一一阐述。表2 我国环境噪声允许范围及一天不同时间对基数的修正值 单位:dB人的活动最高值理想值时

10、间修正值体力劳动(保护听力)9070白天0脑力劳动(保证语言清晰度 )6040晚上-5睡眠5030夜间-10至-15 将每个区不同网点的连续等效A声级求平均来大概表示该区某一时刻的噪声情况,其值列于表3。表3 校园各区域不同时刻其各网点和一整天平均连续等效A声级 单位:dB区域项目教学区(B栋)运动场生活区Leq()(10:00)51.7654.7149.84Leq(-)(14:00)65.0759.8560.39Leq(-)(16:00)58.7962.5656.56 Leq(-)(一天)58.5459.0455.60 根据表3将三个地区不同时刻噪声情况绘制成直方图进行比较分析,如图2所示。

11、 图2可看出,整体上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10:00时噪声级最低,然后升高,14:00时最高,16:00时又降低。10:00时噪声级运动区教学区生活区;14:00时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此时运动区噪声级最低,原因有多方面,一是14:00时部分人处于午休状态,运动的人少。二是此时可能天气较热,运动人相对较少。16:00时噪声级运动区教学区生活区,此时一般正是打球的高峰期,运动场人活动相对较高,故噪声级最高。从整天平均来看,教学区和运动区相差不大,生活区低于教学区和运动区。表4 城市各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值 单位:dB类别昼间夜间0504015545260503655547055 结合城市各类区域环境

12、噪声标准值见表4,以表3中Leq(-)(一天)来评价环境噪声类别(昼间)可知:教学区(B栋)、运动区和生活区均在55-60dB之间,应该属于2类环境。3.1.2 交通噪声交通噪声测量地点选择了世博园交通道路口(以下用世博园表示)和东三环西南林业大学后门附近(以下用东三环表示)两个地点,且每处设了两个测定点,在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各测一次。与校园噪声测定一样读数方式采用慢档,每隔5s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100个数据。同时记下车流量。测完后整理数据并计算每点连续等效声级Leq和噪声污染级LNP记录于表5。表5 校园周边交通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 指 标世 博 园东 三 环测 点ABAB非 高

13、峰 期车流量65辆/min44辆/min37辆/min27辆/minL1075747780L5070707476L9065666971Leq71.6771.0775.0777.35LNP81.6779.0783.0786.35高 峰 期车流量105辆/min84辆/min40辆/min35辆/minL1078748080L5070717675L9064607170Leq73.2774.2777.3576.67LNP87.2788.2786.3586.67据表5可绘制交通噪声高峰期与非高峰期声级直方图见图3,由图可知,世博园(A)、世博园(B)和东三环(A)三点非高峰期Leq和LNP均低于高峰期

14、,东三环(B)点变化并不大,似乎没有高峰期和非高峰期之分。根据表5中车流量可知,一般噪声等级与车流量成正相关的关系。在非高峰期世博园噪声污染级LNP低于东三环;在高峰期又高于东三环。东三环高峰期与非高峰期变化不大,由此表明世博园交通路口高峰期与非高峰期噪声污染区别明显,高峰期车流量大,而东三环区别并不太大,一天中车流量变化不大,噪声污染情况稳定。3.2 室内颗粒物测定结果与分析利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室内尘埃粒子,开机校正后将其设定为采样点个数为3个,各样点采样次数为2次,开始进行测定。通过对工学楼2楼,6楼和十一栋2楼,5楼室内粒子的测定,统计出各样点同一级别粒子的平均数,见表6,并分别计算每个级别的粒子数列于表8。根据室内空气洁净度分级表,见表7可知,工学楼2楼、十一栋2楼和5楼的室内空气洁净度级别为100000粒/m3,工学楼5楼的室内空气洁净度级别为300000粒/m3。表6 室内尘埃粒子数(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