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288425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摘 要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对于天真烂漫的孩子来说,科学不是公式、定义、原理、法则。它是身边的花鸟鱼虫,是常见的风云雨雪,是有趣的活动,是快乐的游戏。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它强调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我们发现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幼儿的需求、兴趣、经验,引导幼儿科学探究,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有效的、重要的。关键词:幼儿;科学启蒙;生活化前 言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

2、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它强调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幼儿科学教育将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注意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引导幼儿注意身边的科学现象,支持、鼓励幼儿多观察、多发现、多质疑,由此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在以往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往往怀着一种“任务”意识去传递知识,传授技能,至于幼儿的需求、兴趣很少顾及。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科学现象、科学活动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略。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尝试利用幼儿的生活及其周围的环境对他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教育与幼儿的生活、感性经验结合,把科学启蒙教育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一

3、、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活教材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天生对这个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而事实上,幼儿正是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得对世界的认识。在孩子们心中,科学只不过是周围的花草树木,身边的各种昆虫、有趣的风云雷电,使他们在大自然中快乐的游戏。教育家陈鹤琴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我们可向它领教,向它探索。”他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以大自然、大社会为课堂,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启发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像力。大自然是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有千姿百态的山川溪流,物质繁多的花草、树木、庄稼、鸟兽、鱼虫、神秘的

4、天空、季节的交替变化、天气的阴晴变化,它们以各种形态展示给幼儿,是幼儿接受科学启蒙教育很好的场所。幼儿天真好奇,他们常被自然景物的色彩、形态、声音所吸引。所以,我们经常带幼儿走进自然,观察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把自然带进幼儿园。在日常生活中,随着季节的变化,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所蕴涵的知识是无限的,例如:天来了,幼儿发现空中许多飞舞的柳絮,教师和大家一起玩捉柳絮的游戏,游戏后引导幼儿思考:柳絮从哪里来的?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好?怎样避免呢?儿吃玉米时,引导幼儿观察、探究玉米的种子在哪里?它是以什么方式排列的?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让幼儿数一数,讨论是怎么数的?引导思考:你还

5、知道其它植物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吗?引导幼儿探究植物种子排列的特征。我们利用散步的时机,带幼儿走进自然,跟幼儿一起捕捉蝴蝶、瓢虫、蝈蝈等昆虫,幼儿把捕捉的昆虫先喂养,然后制作成标本,创设一个活泼可爱的昆虫角,幼儿对此活动特别感兴趣,随着探究的深入,他们的兴趣不仅仅在昆虫上,还扩大到其它节支动物身上。利用自然既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又为幼儿进行继续观察、认识、分类创设了条件。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各种感知,通过听、看、尝、闻、触摸,不仅满足了好奇心和渴望主动发现、主动探究的心理,而且获得了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真实感受,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生活中到处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发生在我们的周

6、围,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幼儿熟悉的现象,它们蕴藏着许多深刻的科学道理,它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儿去注意、去探究。二、挖掘科学内涵,实践游戏活动激发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动力,它表现为幼儿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幼儿好奇好动,特别喜欢注意新奇事物。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这种兴趣能使幼儿对客观事物进行有目的地感知和主动的探究,进而发展为主动探究的习惯。幼儿天生喜爱探究,对许多事物感兴趣,而且对感兴趣的东

7、西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好。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幼儿生活中教育契机,追随幼儿的兴趣,充分利用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活动。幼儿的科学活动常常是从身边的物品或身边的事情开始的,我们就用既有趣又能引起幼儿科学思考的生活活动引入内容,进行一系列的由浅入深的、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的探究活动,这样做既使幼儿关注周围的事物,使幼儿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又能让幼儿的探究有明确的方向,保证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培养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通过研究,我们领悟到: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是与他们生活紧密相联的,如进餐、盥洗、散步等幼儿一日生活的小环节中的科学现象,因此,任何一个小环节都可以渗透科学教育内

8、容。孩子喜欢玩水,每次洗手时,都有许多孩子在玩水,迟迟不肯出来。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我找来几个大盆,装满水放在活动室,并放置了不同颜色的瓶子、塑料管、玻璃杯、筷子、还有木块、海绵、铁块、坏的乒乓球等物体,让幼儿玩水,引导发现问题,并通过问题,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水的一些特性。东西放在水里有什么发现?水在红瓶子里,为什么是红色?而在蓝色的瓶子里,为什么又是蓝色?筷子放在水里为什么看起来弯了?幼儿带着问题去玩水、去探究、去讨论,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感受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平时我们带幼儿进行的一些小游戏也都很有趣味性,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如:“变手影”、“吹泡泡”、“照镜子”、“

9、踩影子”等,在这些游戏中我们就可以在玩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其中的科学知识和现象。如:吹泡泡时,让幼儿用粗细不同的管子来吹看看会有什么现象?用不同的材料吹看看会有什么现象?看看吹出来的泡泡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等等,在这样的小游戏中幼儿初步有了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意识,从中也逐步了解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和知识。我们在小班下学期还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关于汽车的活动。小朋友从家中带来许多汽车玩具,这些逼真的汽车都是他们熟悉和喜爱的,有的还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直接的关联,引起他们的兴趣,如:小轿车、公共汽车,而对那些救护车、洒水车,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经常在马路上看到却从未乘坐过。他们拿着这些汽车摆弄、

10、拆装,仔细的观察,表现出极大的好奇,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各种汽车的特征,向大家介绍它们的名称、作用,学习的兴趣异常浓厚。三、科学活动对幼儿的启蒙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的。纲要目标中指出: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在科学活动的组织中,不止是简单的说教,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活生生的事物是最好的教材。我们要善于发现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一天早上,琳琳将一只在路上捡到的一只蜻蜓交给我,立即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纷纷围了过来。“呀!蜻蜓的眼睛可真大,怎么看不到眼珠儿呢?”“蜻蜓的翅膀真漂亮,这样薄的翅膀就能飞呀?”“蜻蜓的肚子和蚯蚓的多相似呀,都是一节一

11、节的呢!”李湘提议:“老师,咱们把它做成标本吧!”立即引起了小朋友们的极大反对。“不行,不行,蜻蜓是益虫,它还吃蚊子呢!”“要做标本,就得把它弄死,太可怜了,还是放了吧!”此时,幼儿间争论起来,有的主张将蜻蜓放掉,有的则坚决不同意。争得面红耳赤的孩子们将目光转向了我,我说:“刚才,有的小朋友的想法很好。蜻蜓是益虫,我们不该伤害它。可是,请大家想一想,这只蜻蜓已经飞不起来了,如果我们放了它,它会怎么样呢?”“会被别的小朋友抓去。”“会被小鸟吃掉吧!”“会被车轧死。”“会被人踩死。”“抓不到虫子吃,它会饿死的。”孩子们设想着这只蜻蜓被放掉的命运。“哪一种结果都太可怜了,那我们怎样帮助它呢?”于是,

12、孩子们纷纷表示“别放了,我们一起把它养起来,大家捉虫子给它吃,等它养好了身体再让它去找爸爸妈妈。”然后,孩子们便到花丛中为蜻蜓捉虫子。州州很快找到了一只飞蚂蚁,立即跑回来喂蜻蜓吃。孩子们开始细心地照顾这只蜻蜓,户外游戏时还带它去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在大家的关心呵护下,蜻蜓的翅膀振动越来越有力了。突然间,蜻蜓飞上了天空!孩子们为蜻蜓的自由飞翔拍手欢呼,眼睛紧紧追随着它飞过的路线。蜻蜓也好象是在与小朋友告别,象小飞机一样在空中盘旋了几个来回,便向楼顶平台飞去了。看着蜻蜓渐渐从视野中消失,孩子们还在担心:“老师,它会不会到了平台上又飞不动了呢?咱们到上边去看看吧!”再孩子们乞求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善

13、良、看到了关爱。于是,我和孩子们来到了楼顶平台,孩子们细细寻找蜻蜓的影子,直到找遍每一个角落才放心的离开。蜻蜓飞走了,但却使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护动物、珍惜生命。还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墙边的落叶中发现了一只螳螂,他们对小昆虫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看着一动不动的螳螂,孩子们猜测:天气凉了,它才钻到落叶中的吧?于是,孩子们请求将螳螂带回到暖和的活动室。我们一起用两个小篮子为螳螂建造了新家,孩子们惊奇的发现:螳螂的肚子特别大!为此,孩子们议论开了,有的说:“螳螂吃的太多了吧”;有的说:“是不是它有小宝宝了”;还有的说:“可能是它憋大便了吧”。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天天去观察。他们担心螳螂

14、会寂寞,还不时的和它说说话、为它唱唱歌。户外活动时,还为螳螂捉虫子。螳螂既是孩子们观察的对象,又是他们的好朋友。一天早晨,当孩子们向螳螂报到时,他们惊呼到:“快来看哪,螳螂拉屎了!”果然,在篮子边上粘着一团浅棕色的东西。针对这团浅棕色的东西是什么这一问题,我组织幼儿进行调查,孩子们搜集了大量的关于螳螂的材料,从中他们了解到很多关于螳螂生活习性的常识。当得知这是螳螂的卵时,他们便期待小螳螂的诞生。从而也为幼儿提供了关爱生命,照顾昆虫的机会。运用大自然,充分体现教育的实践性、直观性,丰富了孩子的直接经验,使他们身临其境,真正理解科学教育的指示。我们生活在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大自然

15、组织幼儿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到田野里去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到树林里去采集树种;到河边观察游来游去的小鱼。让幼儿在大自然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感觉四季的不同,并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美妙,感受其无穷的乐趣。结 论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科学。在孩子眼中,大千世界无不充满着神奇的乐趣,我们发现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幼儿的需求、兴趣、经验,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有效的、重要的,也是科学的途径和方法。总之,我们教师应时刻为幼儿提供一片探索的天空和沃土,让幼儿从小树立科学探索的意识,有了主动探索的意识和精神他们才会为拥有灿烂的明天。参考文献1陈帼眉 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莫雷.幼儿科学创造力的微观发生法培养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3卡尔威特著 刘恒新译.卡尔威特的教育,京华出版社,2001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组织编写.5李嘉曾.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训练,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