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好乒乓球.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28671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打好乒乓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如何打好乒乓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如何打好乒乓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如何打好乒乓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如何打好乒乓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打好乒乓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打好乒乓球.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打好乒乓球,横板发球的技巧与应用 许多朋友在打球时都会感叹,假如我有一个好的发球,就好了。因为往往在一场比赛中,你总是感觉到,对对方的发球有些不知所措。也正式因为如此,很多人利用自己独特的发球赢得了一场又一场比赛。可见,一个好的发球是多么的重要-好的发球是成功的一半。 下面以我的个人经验为例,向大家具体讲述一下我的发球: 我的发球多以正手居多,反手只是作为一种调节的手段。(在比赛过程当中,当你的正手发球被对手适应的情况下,换一换另外一种发球方式作为调节,是比较有效的) 站立姿势(即发球的预备姿势)(我所讲的所有动作均以球案的底线为基准)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我是右手横握球拍)身体稍稍右转,这

2、样有利于在以后的发球当中很好的运用腰部力量。左手将球置于掌心,右手手腕稍微回收,有利于手腕的发力,一切准备停当,下面就是发球的重头戏了,你的发球质量如何,就看以下的环节了。一、身体重心下沉,两膝关节稍微弯曲,便于发出各种不同的旋转的球。左肩稍比右肩靠后,目的是便于从前向后收身体,在向前发力。身体稍稍有点弓。也是同样的道理。 二、将球向上抛起,同时整个身体舒展开,持拍手从身后由上至下用力挥下。 三、在球拍触及球的同时,可以发出各种不同旋转的球,也可以发出不同速度的球。(这是我发球的奥秘之所在) 我的发球的动作有时很大,有时很小,也是为了迷惑对方,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有很多的业余选手,是看你的动作,

3、而不是同过你的来球方向和来球速度,所以这正好给了你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在球拍触及到球的同时,同样的一个动作可以发出不同的球,这是各位都知道的,但是当你在发球的时候,你的球的出去的时间差将是你制胜的关键。有时早,有是晚,对方将很难从你的动作中看出你是什么时候发的球。 发下旋球,你可以在球落到你的胸前的位置时,用球拍的正面去摩擦球的正底部,这是发出的球的旋转最强,但是对方却通过你的动作和你的出球时间,认为你所发的是不转的或是“上旋”这是我惯用的招式。 发上旋球,你在球下落到快接近案子的时候,用拍子的上方去摩擦球的后上部(以球拍面与地面垂直为基准)这时的动作看上去象下旋球,但是它所发出的是上旋球,

4、而且是旋转比较强的上旋,对手即便是对此球有所判断,也不会很果断的回击,因为他不会认为是上旋。这是我得分的重要手段。 发奔球-你用球拍的背面正对对方,在球下落时,利用球拍的粘性和球的下落速度。将球击出,击出的球速开始不是很快,但是在接触到对方的案子时,会突然的向上拱,所以很多人对付此球总是感到措手不及,但是此球不能一直使用,因为比较明显。与此球同样的动作还有一种下旋球,也是这样的动作,但是在击球的时候,拍子稍微向下磕一下,速度一样,却可以发出下旋球,在对手吃了第一个奔球后,紧跟着使用,比较有效。直板正胶选手 弧圈球 (一)问:弧圈球有哪几种?其动作要点是什么? 答:按击球的方位来划分,弧圈球可分

5、为两种: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在正手弧圈球中又分为加转弧圈,前冲弧圈,侧旋弧圈,直板正胶弧圈(俗称小上旋)和不转弧圈。以上各种弧圈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分别简述如下:1、正手加转弧圈球:(以右手为例)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重心约在右脚上。手臂自然下垂伸直,拍形略前倾,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时,右脚蹬地,腰部向左上方转动,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击球瞬间,整个身体的动量传递到手腕,加速度达到最大。在来球的下降初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2正手前冲弧圈球:站位基本上与加转弧圈球相同。手臂的引拍要比如转弧圈球高一些,球拍与地面大约形成80度夹角。当球从台面弹起时,腿、腰、上臂

6、、前臂依次进行动量传递,击球瞬间手腕向内向前略为转动,加速度达到最大,在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摩擦球的中上部。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3直板正胶正手弧圈球(俗称小上旋):与反胶弧圈动作要领基本上相似,但因正胶粒凸起,胶皮的摩擦系数小于反胶,缺少粘性,触球面积没有反胶大,如果摩擦过薄,就容易打滑,所以在击球时要加强手腕转动,扩大球拍接触球的面积,这是正胶弧圈与反胶弧圈的最大区别。此外,正胶弧圈动作较小,以前臂发力为主,球的弧线较低。4正手侧旋:击球准备姿势和整个身体的用力方法与加转弧圈球相似,但在击球时,摩擦球的偏右面,拍形稍前倾,手臂自右外侧向左前上方(近似于弧形)发力。在拉侧旋球时,如果击球的右中部

7、或右中上部,拉出的球是侧上旋;如果击球的中下部,主要以向内向前发力为主,往往会拉出侧下旋弧圈球。在实践中,一些优秀运动员常有运用。5.不转弧圈球(亦称假弧圈):初学者可在掌握了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把拍形稍后顾,触球的中下部,手臂紧张些向前上方推拉球就可拉出不转弧圈球。6.横拍反手弧圈球: 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击球前,将球拍引至腹部下方。当球从台面弹起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上挥动,结合手腕向上转动的力量,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过程中,两腿向上蹬伸。7.直拍反手反面拉弧圈球:由于直拍反手位拉弧圈球在用力上受到身体的阻碍,手臂力量的发挥受到限制,所以难以拉出

8、象横拍一样高质量的弧圈球。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国直拍运动员创新意识的加强,为了弥补直拍反手位技术的不足,目前已有许多运动员借鉴横拍反手拉弧圈球的特点,开始运用直拍反手的反面拉弧圈球这一新技术。此项技术对于初学者掌握起来可能难度较大,此处仅作为一种中国乒坛的技术创新信息介绍给初学者,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初学者对这一新技术进行尝试,使之得以普及。其动作方法是: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重心较低。击球前,球拍引至腹部下方,肘部略向前凸,手腕下垂内收,拍形前倾。当球从台面弹起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前上挥动,击球瞬间手腕向右前上方转动,在下降初期或下降后期用球拍的反面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

9、。击球后,重心放在两脚中间。(二)问:拉弧圈球易犯的毛病有哪些?如何纠正?答:1在引拍过程中,前臂和上臂在肘关节处的夹角没有打开,而是靠拉肘向后引拍,影响拉球的发力。在训练中有意识地把前臂放下来,配合脚部的转动和重心移动,引拍效果会好些。2击球前 ,腰部向后转动过大,形成掷铁饼式的准备姿势,影响向前发力。在实践中,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能够移至击球一侧脚时即可。3击球时,球拍过于前倾,摩擦球过薄,使拉球的力量减小,准确性降低,容易打在拍边,出现人们常说的飞碟现象。击球时球拍不要过于前倾,同时注意手腕向内向前的转动,这样方可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4、拉球过程中,手臂由后直接向前挥动,成近似于直线型,难

10、以制造拉球的弧线。正确的挥动方法是手臂由右后下方,以肘关节为轴,向左前上方挥动,其挥动轨迹近似于小弧型,这也部分地体现了弧圈球这一技术术语的内涵。5肩部过于紧张,动作僵硬。由于弧圈球的动作比一般攻球动作稍大些,因此要做到拉后手臂,尤其是肩部要迅速放松还原,以利于连续拉和提高拉后扣杀的命中率。问:如何练习拉弧圈球? 答:1、徒手模仿拉弧圈球的动作;2一人发中路出台的下旋球,另一人练习拉弧圈球;3一人推移,另一人练习连续拉弧圈球;4一人正手攻球,另一人连续拉;5二人对搓,固定一个搓中转拉;6一人削球,另一人连续拉;7以上练习,先拉固定点,再拉非固定点;8上台连续拉上旋球,逐步过渡到2/3台;9、二

11、点对一点的推拉练习;10不同落点对一点的推、拉、攻练习;11对拉练习;12发球抢拉练习;13接发球抢拉练习;14、拉、扣结合练。练习弧圈要点 一、正手拉加转弧圈球(一)特点和作用加转弧圈球稳健性好,强烈的上旋有助于制造更好的弧线,在来球下旋力很强、很低,或位置不合适时,用加转弧圈可比较容易地将球拉过去,比较保险。加转弧圈球还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在对方不适应强烈上旋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常会接出高球,甚至直接失误。另外,由於上旋弧圈速度较慢,球出手弧线的弯曲度较大,球落对方台面後迅速下滑,所以,它还可起到变化击球节奏的作用。(二)要求1、上旋强烈。如果上旋弧圈球上旋不强,就完全失去了它的积极意义,就

12、会一点儿威胁也没有了。2、弧线应降低。以前的加转弧圈球弧线高、速度慢,现在的加转弧圈球要求上旋强、弧线低,这样才能增加威胁。3、必须和其它技术(如前冲弧圈球、扣杀等)相结合。单一的加转弧圈球,易被对方适应,因为它毕竟速度慢。(三)动作要领1、引拍阶段:左脚在前,右脚稍後,两膝微屈,身体略向右扭转,腹微收,髋稍向右後下方压转,手腕略向後拉,球拍低于来球。2、击球阶段:右脚掌内侧蹬地,稍伸膝,以腰、髋的扭转带动手臂由後向前挥动。击球瞬间,快速收缩前臂,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撞击後迅速转为向前上方的摩擦球,击球时间为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拍形与台面垂直或稍稍前倾(与台面成80度左右)。为提高拉球的旋转和速

13、度,直拍选手的中指(横拍选手的食指)应加速手腕在触球瞬间的甩劲。3、结束动作:球出手,因惯性作用球拍至头前才渐停止。身体重心随之移至左脚。此时,应迅速还原,准备下次击球。(四)错误动作及改正方法1、只用手臂发力,无有腰、髋、腿的配合,拉球很费力,但旋转不强,而且难于连续拉。改正方法:首先在思想上明确拉弧圈球时腰、髋、腿的用力极为重要,然後专门观察优秀选手在拉球时这些部位的动作,再仿之进行徒手动作的练习,记住有关部位的肌肉感觉,上台练习时、有意体会上述感觉。2、引拍时,手臂伸得过直,球拍沉得很低,拍形过份前倾,整个动作向上为主,缺乏向前的力量、造成击球时间晚、上手速度慢、易漏球和难发力等弊端。改

14、正方法:应明确上述动作已经过时,现特别重视由後向前的迎球动作。动员握拳为球,教练员做先打後摩的示范,运动员体会教练员打手时的感觉,并力求将这种感觉在自己拉弧圈时打出来,与此同时,再让运动员在引拍时手臂保持自然弯曲,球拍不要下沉大多,适当增加向後引拍的动作,减小拍形的前倾角度。动员握拳为球,教练员做先打後摩的示范,运动员体会教练员打手时的感觉,并力求将这种感觉在自己拉弧圈时打出来,与此同时,再让运动员在引拍时手臂保持自然弯曲,球拍不要下沉大多,适当增加向後引拍的动作,减小拍形的前倾角度。3、拉球时不用手腕,导致拉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都受到限制。告诉运动员,在引拍时手腕要有一个向後伸的动作,在触球

15、瞬间才会有一向前打向上摩擦球的爆发力。4、只能摩擦球动作,蹭球大薄,但发不出力,拉球不转,易下网;或撞球过多,摩擦球大少,也不会产生强烈旋转。改正方法:明确只有打摩结合以摩为主,才能拉出强烈的上旋球。练习徒手动作时,可由教练员用两个手指夹住一球,让运动员练习加转弧圈的动作,教练员可根据自己的感觉及时纠正运动员的动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多球练习。二、正手拉前冲弧圈球(一)特点和作用前冲弧圈球,飞行弧线低、速度快、前冲力强,落台後弹起不高、急向前冲并向下滑落。在一定意义上,可起到扣杀的作用。(二)要求1、前冲力强、速度快。如果不具备此特点,前冲弧圈球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2、凶而稳,切忌只凶不稳,无故失误大多。3、解决好与其它技术的配合。位置不合适时,应拉一板加转弧圈球过渡;遇到半高机会球应大板扣杀。不要只是一味地冲,节奏单一,自己又容易失误。(三)动作要点1、引拍向右後方,身体重心比拉加转弧圈球时稍高,球拍与来球同高或稍低于来球。2、挥拍击球时,身体重心、前臂、手腕应向左前方发力,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瞬间,应先向前撞球,再向前摩擦球,直拍选手的中指应有一顶拍动作,横拍选手的食指应有一向前甩的动作。击球时间为上升後期或高点期。3、反冲时,少或不向後拉手,球拍与来球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