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实验2010-2011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28559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实验2010-2011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师大实验2010-2011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师大实验2010-2011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师大实验2010-2011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师大实验2010-2011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实验2010-2011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实验2010-2011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北师大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14页,计6道大题,25道小题。2本试卷卷面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3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第卷主观题及第卷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第卷写在作文纸上。4一律不得使用涂改液及涂改带,本试卷主观试题铅笔答题无效。命题:赵立新 袁海荣 审阅:李荔萍5注意保持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班级_ 姓名_ 学号_ 成绩_第卷 积累运用(共28分)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笨拙(zhu) 处理

2、(ch) 败兴(xng) 功亏一篑( ku) B庇护(b) 氛围(fn) 颠簸(b) 断壁残垣(yun ) C巢穴(xu) 拮据(j) 脊梁(j) 满载而归(zi)D惩罚(chng) 唠叨(lo) 怪癖(p) 刚正不阿()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和煦 安祥 层峦叠嶂 脍炙人口B播撒 急燥 明察秋毫 承前起后C戳穿 沟壑 各行其是 班门弄斧 D筹备 必竟 破釜沉舟 得陇忘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强大敌人时,人们第一反应往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先上去拼一拼,不行再说。B幼儿园的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的拔苗助长式的做法,已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批评。 C解放战争

3、中,我们从东北一直打到江南,不但占领了天津,解放了武汉,还要直捣南京,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D数不胜数的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营养。4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括号里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 , 。而我 , 。”A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B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C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D拿

4、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夜归鹿门歌山居秋暝饮酒三首诗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孟浩然、王维和东晋的陶渊明。B左传战国策的作者分别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战国时期刘向,两部史书均为编年体。C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的历史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D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杰出文学家曹雪芹,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也反映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落过程。二、按要求填空(共12分)6古诗文默写(每小题1分,共9分)采菊东篱下, 。 ,莲动下渔舟。 ,唯有幽人独来去。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 ,五十弦翻塞外声。 ,肠断白蘋洲。 ,载不动许多愁。曹刿认为齐鲁之战可以凭借的条件是 , ,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最能表现诗人希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 , , 。7. 名著积累(每小题1分,共3分) 根据提示写出人物的名称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情节概括限10字之内)他是一位连鲁智深都钦佩不已的英雄好汉,一直安分守己,委曲求全,但最后却被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逼造反的典型。 他是 ,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有: 他是一位下层侠义之士,崇尚忠义,有仇必报,后以“行者”身份行走江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是 ,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有: 他是一位下层小吏、仗义疏财、急人所难

6、,但却不容于黑暗的官场,最终被逼上梁山,却成了决定梁山命运的人。他是 ,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有: 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低碳生活”。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低碳生活在身边”的校园宣传活动。应宣传委员的要求,请你完成下列任务。8.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请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2分)【材料一】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物种近100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

7、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材料二】 关于“是否关注低碳生活”的调查(共84人)是否关注低碳生活人数比例肯定关注2833%一定程度上关注4250%不太关注67%不关注810%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9.宣传委员准备借助下面的材料引导同学们开展富有创意的“低碳生活”活动,请你将这则材料的题目补充完整。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2分)【材料】 “阳光校园”节能减排活动暨“第四届中国尚德创意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已于2010年5月29日举行

8、,北京市19个区县的百所中小学都派了代表队参加此次比赛。大赛设立了多项环保创意比赛。通过角逐产生的10支优秀代表队参加了7月27日在江苏省泰州中学举行的全国总决赛。大赛组委会发表绿色宣言,号召学生们勇于探索,自愿选择有创意的低碳生活,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为保护地球家园,保护人类的共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题目:比拼环保创意 10.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意义的认识,宣传委员向同学们介绍了下面的材料,请你根据材料的内容,写出自己对 “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的理解。(不超过20字)(2分)【材料】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以“低碳生活”为主题,旨在使公众认识到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例如,随

9、手关灯,回收废品等,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再如,调低空调的温度,减少汽车的出行等,既可以节约能源,也有利于身体健康。习惯于低碳生活的人士都认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摒弃奢华的物质追求,能带来心灵的宁静。“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的意思是: 第卷 理解感悟(共32分)四、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1-14小题。(共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10、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B虽不能察,必以情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C弗敢加也 大王加惠,以小易大,甚善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12解释句中

11、加点的词语。(2分)小惠未徧 徧: 彼竭我盈 盈: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翻译: 1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2分)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糖罐的秘密,回答第15-18小题(共10分)糖罐的秘密李晓琴上高中时,学校坐落在清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子里。宁静的村落三面临水,四季风景如画,如同古人笔下的世外桃源。但也极其偏僻闭塞,周围疏疏落落全是民居,连买一根针也非要上十里外的小镇不可。这可苦了我们这群高三的可怜虫们。读书实在太耗心智了,以至于整天唯一的感觉就

12、是饿,连睡梦中都满是各种各样令人垂涎的好吃的东西。不知是谁带了一罐糖来,是那种黄亮如金、细软如沙的黄砂糖。于是,寝室里便流行罐装的黄砂糖。十二个糖罐,恰似我们十二个女孩子,亲亲热热地排成一排。临睡前,美滋滋地喝上一杯热腾腾的糖水,月儿便甜甜地照进梦乡。唯独秦霜是不大喝糖水的。因此她那个别致的青瓷陶罐里的糖,比起我们的总是又多又满。每晚,我们一边啜着糖水,一边叽叽喳喳地品头论足,或嘀嘀咕咕地发着牢骚,或嘻嘻哈哈地相互取笑时,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问她为什么不喝,她说:“坏牙齿呢!”后来有人跟我咬耳朵,说秦霜的糖罐根本就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她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外婆一起过活,学费都交不齐,哪还有闲钱买糖吃?她那一罐糖,吃了再没得添的,又怕人瞧不起,就胡说什么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