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检测试卷【有答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284381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检测试卷【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0-201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检测试卷【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0-201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检测试卷【有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0-201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检测试卷【有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0-201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检测试卷【有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检测试卷【有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检测试卷【有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科网(ZXXK.COM)-精品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2010-201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调研检测试卷一二三总分题号1781112151619202425得分一(27分)1.根据提示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残阳如血,极致的绚烂之后,留我n( )然神伤。心灵的旷野,沉淀着浓香,yng( )绕在孤独的心海。是天宇浩淼施舍的jun( )恋?还是桃花流水深深的梦中情?回忆,乱了缠绵,落寞悄然来袭;文字,冷了心fi( ),身体不停颤抖;相思,醉了愁肠,血液不再沸腾2.找出下面短语中的错别字,订正后填在下表中。(4分)栩栩如生 果不其然 卷帜浩繁 不省人事 人

2、烟市肆 汪洋万倾 力挽狂澜 打报不平 顿觉醒豁 忧柔寡断 死心塌地 纵横决荡错别字正确字3.依据提示默写古诗文。(7分)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目见不如足践。(刘向说苑政理)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 ,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4.将下列语段改写为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更换个别词语,也可调整句子顺序,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2分)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我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

3、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5.名著阅读。你的班级开展“走近水浒传中的人物”竞赛,请你参加以下活动。(3分)猜人物。同学们说出了名著中的人物肖像,你能依次猜出这些人吗?(2分)A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B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坦开胸脯,挺手中朴刀。人物:A B 评人物。同学乙写出一幅对联的上联,你能对出下联吗?(1分)上联:神机妙算,智多星巧取生辰纲; 下联: 。6.综合性学习。经校刊编辑部研究决定,校刊第三期主题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假如让你负责这一期校刊,请你完成下列工作:(4分)有一栏准备介绍校友的先进事迹,请你给这个栏目拟一

4、个生动的名称。(1分) 校刊有固定栏目“本期热点讨论”。这一期你准备围绕什么话题展开讨论?(1分) 上期校刊在文字校对上存在疏漏,就这个问题你怎样得体地向校刊提出建议?(2分) 7.阅读杨巨源的城东早春一诗,完成下面的问题。(3分)城东早春 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这首诗中的哪一句生动地刻画了“新春”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这首诗是对“诗家”说的,如果用它来指导写作,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 二(43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12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5、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注孤陋:浅陋。资:盘缠。审:详细。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或遇其叱咄 或:

6、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游: 今人可不勉乎 勉: 若既不出户 户: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译文: 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译文: 10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俟/其欣悦 B终无济于/天下 C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D益慕/圣贤之道11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2分) (二)阅读无“盐”以对的“盐荒”子孙一文,完成1215题。(10分)可能最初谁都没有想到,日本大地震最终竟然会引发远在2000公里外的中国的一系列不大不小的骚动。由于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在近两日突然引发的中国

7、抢购食盐潮,让人看完不知道是可悲还是可笑。应该说,无“盐”以对的现状是对中国人综合素质的一场考验。面对天灾和人祸,日本人始终能保持井然有序,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避难救援工作。而远远没有达到核辐射威胁范围的中国却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马路上戴口罩的有,超市里抢盐抢酱油的有,市井里传谣言不亦乐乎的“长舌妇”们的有,总而言之,在威胁到自身利益和健康面前,一部分国人身上的无知和自私被无限放大,在这场人类的考试中,我们无论如何是不及格的。同样的,无“盐”以对的现状也是对管理部门应急能力的一场考验。昨天晚上,几乎所有媒体都加大了对于核辐射相关知识科普的力度,大力宣传服用碘盐对抗辐射无意义的科学常识,让人感觉有关部

8、门的相应及时和有力。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普通市民用盐的正常需求,主管部门又进一步加大食盐的调配,并且在超市中实行限购,以满足百姓的正常需求。最后,公安部门与主管部门迅速组建应急部门,查处散布谣言源头,严惩哄抬物价,囤积食盐的不法奸商,一日内连出三拳,的确显示出了有关部门高效的执行力!大难面前,全世界人人平等;危机面前,各国的表现更像是一面镜子,照你也照我,国家的底蕴、国民的素质,往往一览无遗。提高全民素质,这不仅仅是国家有多快的应急能力可以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全民科普的教育和一代代持之以恒的家庭教育。抢盐热潮已经让炎黄子孙在世界上丢了一次脸,但愿假如发生下一次危机的时候,我们能够做一回有思考、有素质、有脑子的人。12.本文以“无 盐以对的盐荒子孙”作为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好处?(3分) 13.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4. “危机面前,各国的表现更像是一面镜子,照你也照我,国家的底蕴、国民的素质,往往一览无遗。”作者认为,此次危机,从国人的表现来看,这面镜子照出了什么?请依据选文内容进行概括。(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