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水的净化[2].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282902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2 水的净化[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题2 水的净化[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题2 水的净化[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题2 水的净化[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2 水的净化[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2 水的净化[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 水的净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方法;2、知道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并学会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初步了解硬水的危害及硬水的软化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一杯浑浊天然水进行净化的实验探究,认识净化水的各种方法与净化程度;2、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等方法从实验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一杯净水来之不易,树立珍惜水、爱护水的思想;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

2、学重点1、沉淀、吸附、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2、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教学难点过滤的操作方法。教法分析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实验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将理论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学法分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实验用品,制作PPT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实物:一瓶自来水和一瓶浑浊的河水。同时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展示自来水的生产流程。今天我们就以自来水的生产为引子,学习一些净化水的实验操作和方法。认真观察,可以相互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河水中含有不溶

3、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等。观看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图示,尝试总结净化水的常见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自然过渡。净化水的方法一:沉淀提问:在没有任何辅助条件的情况下,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净化水?展示:经过静置一夜的河水。另一种沉淀方法是加絮凝剂(最常见的是明矾),利用明矾吸附杂质,促进沉降。演示实验:将明矾加入到浑浊的河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加入明矾且杂质已经沉降的河水)互相讨论,学生代表回答:静置沉淀。观看,对比。认真聆听。观察实验,体验明矾的净水作用。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化学学习中。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净化水的方法二:

4、过滤经过沉淀之后的水,底部聚集了大量的不溶性杂质,而过滤是将不溶性物质从水中分离的一种方法。展示实验室过滤操作的图示,介绍所需仪器和用品,简介制作过滤器的要点。演示实验:过滤。引导分析总结其中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提问:如果经过过滤后的水仍然浑浊,有哪些可能的原因?提问:据你观察,生活中有哪些过滤的事例?认真聆听。聆听并思考。师生合作完成实验。分组讨论,思考,学生代表回答。思考讨论,并回答。思考讨论,并回答。知识储备。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习惯和实验态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利用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时刻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净化水的方法三:吸附过滤后的水

5、只除去了不溶性的杂质,其中还有可溶性的杂质。吸附可以除去一些可溶性的杂质(如可溶性的色素和异味等),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木炭等。视频实验:木炭的吸附性。引导学生解释原因。认真聆听,并及时记录。学生观看视频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知识储备。进一步强化实验基本操作。净化水的方法四:消毒消毒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杀灭微生物的一步。展示图片(常见的消毒剂):漂白粉、二氧化氯、氯气等图片。聆听、观看、思考。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净化水的方法五:蒸馏提问: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吗?为什么?分析:通过以上净水方法除去的大部分是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许多可溶性杂质。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经验,经常用来烧水的水壶或装水的开

6、水瓶结有一层黄色物质水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6页,了解硬水和软水的区别。视频实验:把肥皂水分别加到硬水、软水中搅拌,让学生观察两个烧杯中产生的现象。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说明硬水的危害。并介绍将硬水软化的原理。介绍硬水软化的方法:(1) 生活中煮沸(2) 实验室蒸馏并展示简介实验室蒸馏水的装置图。播放视频实验:制取蒸馏水。思考,回答。聆听。从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区分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从实验角度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后,出现较多泡沫的是软水;没有或只有少量泡沫的是硬水)。聆听,及时记录。观看视频,观察实验现象,体验实验原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提炼信息等能力。体会实验对探究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课堂小结归纳小结本节课内容。师生共同总结今日所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 业 设 计1、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2、完成课时掌控习题。板 书 设 计课题2 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方法二、硬水和软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