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928210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同文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胡同文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胡同文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胡同文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胡同文化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胡同文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同文化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胡同文化教学设计藁城市梅花学区第二中学 刘亚然一:【教案背景】1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2学科:语文3课时:一课时4课前准备(1) 认真预习胡同文化,消除语音障碍,读懂词的大意(2) 课下从百度中搜集有关北京胡同的图片(3) 把自己预习到问题记录到本上二:【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第二单元第二篇文章。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文艺小品文,悠闲、散淡、平和,这种风格与作者的思想追求以及本文所阐述的北京市民的生活特点相一致,富于文学韵味。三:【教学目标】1、了解胡同的特征;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征;3、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复杂的情感态度。 4、品味文中独特的语言特色。四:

2、【教学方法】1、从知识与能力方面看,通过初一的学习,他们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中,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引导、点拨归纳的方式;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不管是记诵知识,训练能力,还是进行思想道德熏陶,都要注意过程与方法,尽量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并注意多种具体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比如跳读法:文章篇幅比较长,但是比较浅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出要点,提取精要。2、朗读法:优美的语言要用声音来品读才有味道,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3、比较法:结合有关语句,进行比

3、较分析,引导学生欣赏京味的语言。五:教学步骤(一)、放歌曲北京土著,创设情景,导入课文http:/ 生:胡同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住方式,也就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师: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生:北京胡同市民的一种文化(五)、自读练习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我们先来看有关北京胡同的图片http:/ 特色。板书设计 胡同 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 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毫无生气 衰败没落 日趋消失六【教学反思】(一)选材处理不果断,重点不突出胡同文化的内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就可从文中提取精要,

4、概括出胡同的特点及北京市民的心态。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北京市民心态的理解上,让学生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或读出觉得最好的片段。但我在处理这两部分内容时,即使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仍然逐条地讲析,深怕学生不理解。两部分内容所花时间比较平均,没有侧重,以致在处理后半部分的内容时显得有些仓促,没有更好地突出重点,没有充裕的时间放在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学生思维的环节上。有感于此,我认为对课文内容的大胆取舍,应基于对教学目标的确切把握,突出重点,而不应面面俱到,教师的讲解也要惜墨如金,讲析其要害处,唯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课文。(二)没有充分设置让学生发问的平台 每当学习一篇文章,只要去探究,学生总会发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可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也可能是学生思维深入、探究问题时所迸发出的火花。教师在预设教学环节时要有问题意识,以赏识启动探究。课堂中教师要留一些时间请学生发问。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我虽预设了让学生发问的环节,但并没有把它放在突出位置上,加上时间不够,就让学生课外进行,这无疑削弱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反映出教师问题意识的淡薄,并没有真正落实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初衷。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