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重点.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28196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营养学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动物营养学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动物营养学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动物营养学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物营养学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营养学重点.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化学组成水: 游离水(自由水、初水) :存在于细胞之间,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结合水(吸附水、束缚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难以挥发。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CP%=N%6.25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粗纤维(CF)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

2、化吸收营养物质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饮作用单胃草食动物(猪)消化道特点u 切齿呈铲状,臼齿连续排列,顶端扁平,下颌左右移动范围大,咀嚼肌发达;u 嗅觉和味觉发达,唾液腺分泌淀粉酶和脂肪酶;u 胃分泌大量盐酸和酶,体积适中;u 小肠13-15倍体长,容积相对较大,吸收能力强;u 后肠具有一定的发酵能力;u 胃肠发育较均衡,整体消化吸收能力强。反刍动物(牛)的消化特点u 唇和舌灵活,切齿发达;u 反刍行为;u 胃分化为四部分;u 肠道长;u 大肠中微生物发酵能力较强。单胃草食动物(马)消化道特点u 切齿发达;u 胃壁薄,胃容积相对较小;u 小肠相对较短;u 盲肠和结肠发达,体积大,微生物活跃

3、。消化率是衡量饲料可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指标:消化率=(食入养分-粪中养分)/ 食入养分*100%第三章 水的营养水的来源:饮水,即需水量,主要来源饲料水,变幅大,饲喂青绿饲料,可保证其来源。代谢水,三大有机物在动物体内氧化分解或合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水,能满足动物需水量的5%-10%,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水的流失:肾脏,以尿液形式随体内代谢废物一起排出 皮肤,以汗液形式散发体内产生的过量的热 呼吸,意蒸汽形式随CO2排出 消化道,以粪的形式随未消化物质一起排出第四章 蛋白质的营养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

4、:能代替或部分节约EAA的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LAA):与动物需要量相比,饲料(粮)中含量不足的EAA。由于他们的不足, 限制了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满足需要程度最低的为第一LAA,依次为第二、三、四等LAA。氨基酸平衡:体内蛋白质合成时,要求所有的必需氨基酸都存在,并保持一定的相互比例。该比例是根据动物的需要来确定。若某种饲粮(料)的EAA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比最接近,说明,该饲粮(料)的氨基酸是平衡的,反之,则为不平衡。AA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理想蛋白中各种氨基酸(包括NEAA)具有等限制性,不可能通过添加或替代任何剂量的任何氨基酸使蛋白质的品质得

5、到改善。 理想蛋白(IP):AA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理想蛋白中各种氨基酸(包括NEAA)具有等限制性,不可能通过添加或替代任何剂量的任何氨基酸使蛋白质的品质得到改善。 理想蛋白质的应用价值(必要性)u 是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所必需的,去寻找优秀的蛋白替代品u 降低饲料成本u 饲料中N含量过高, 动物排出后会污染环境u 过量排出N,动物消化负担太大,影响健康u 利用合成各种氨基酸,合理利用资源(课件:建立动物需要量;指导饲粮配制及合成氨基酸的应用,充分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实现日粮低化,降低日粮成本,降低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CHO的营养生理功能1.供能和贮能:

6、n 直接氧化供能。n 转化为糖元(肝脏、肌肉)-短期存在形式。n 转化为脂肪-长期贮备能源。2.构成体组织:n 戊糖构成核酸。n 粘多糖,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n 糖蛋白,细胞膜的组成成分。n 糖脂、几丁质、硫酸软骨素。3.作为前体物质:为反刍动物瘤胃利用NPN合成菌体蛋白或重组合成菌体蛋白和动物体内合成NEAA提供C架。4.形成产品:奶、肉、蛋美拉德反应:还原性糖的羟基与外游离的氨基进的缩合反应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方式:乙酸发酵:C6H12O6+2H2O2CH3COOH+2CO2+4H2丙酸发酵: C6H12O6+2H22CH3CH2COOH+2H2O丁酸发酵:C6H12O6CH3CH2CH2CO

7、OH+2CO2+2H2乙酸是主要酸,喂粗料时产量高,喂谷物时丙酸产量高,乙/丙比受日粮处理影响。给泌乳奶牛长期喂养粗饲料会产生什么影响?n 喂养粗饲料时瘤胃发酵乙酸产量高,奶牛组织中体内50%乙酸, 2/3丁酸, 1/4丙酸被氧化,其中乙酸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需要量的70%。n 但过多粗饲料的喂养会造成奶牛营养吸收的不均衡同时家中甲烷的产生:4H2+HCO3-+H+CH4+3H2O甲烷产量很高,能值高(7.6kcal/g)不能被动物利用,因而是巨大的能量损失,甲烷能占食入总能的6-8%。非淀粉多糖(NSP):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组成的结构多糖。家禽日粮中水溶性NSP抗营养机理

8、n 增加食糜粘性n 引起动物消化道形态和生理变化n 和生理活性物质结合n 和后肠道微生物区系相互作用克服NSP抗营养作用的措施n 添加酶制剂n 水处理n 添加抗生素n 其他方法,如日粮中添加燕麦壳 第六章 脂肪营养必需脂肪酸(EFA):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EFA的营养功能:n 参与磷脂合成,并以磷脂形式作为细胞生物膜的组成成分。n EFA是类二十烷合成的前体物n EFA与胆固醇代谢密切相关n EFA可以转化为一系列长链的PUFA。第七章 能量代谢消化能(DE):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

9、与粪能之差。粪能(FE): 粪中所含的能量(不能消化的养分随粪便排出)。代谢能(ME):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 气体能(Eg):消化道发酵产生气体所含能量。尿能(UE):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蛋白质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代谢能 = 总能-粪能-气能-尿能=消化能-气能-尿能 即:ME = DE-(Eg+UE)= GE-FE-UE-Eg 净能(NE):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HI)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包括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维持净能(NEm):指维持动物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所耗能量。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生产净能(NEp) :指饲料能量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功部分。根据生产目的不同,可分为增重净能、产蛋净能、产奶净能、产肉净能、产毛净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