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281965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KPM七大控制指标及调整方法一、轴压比:含义: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压强强 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u=N/(A*Fc)抗规6.3.6作用:主要是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规范对墙址和柱 均有相应限值要去,具体详见抗规6.3.7和6.4.6,高规6.4.2和7.2.14及相 应的条文说明。轴压比不满足要求,对结构的延性没有办法满足;若轴压比过小, 说明结构的经济指数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小相应墙柱、柱的截面面积。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2、人工调整:从公式出发,可以增大墙柱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规范规定:柱轴压

2、比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建造于W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 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结构体系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框架结构0.650.750.850.90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0.750.850.900.95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0.60.7-注:1.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 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对本规范规定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可取无地震 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计算;2. 表内限值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60的柱;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65-C70时,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05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5-C80时,轴压比 限值应降低0.10;3. 表

3、内限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2的柱;剪跨比不大于2但不小于1.5的柱, 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05;剪跨比小于1.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 殊构造措施;4. 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间距不大于100mm、 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螺旋间距不大于100mm、箍筋肢 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螺旋 净距不大于80mm、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轴压比限值均可增加0.10;5. 在柱的截面中部附加芯柱,其中另加的纵向钢筋的总面积不少于柱截面面 积的0.8%,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05

4、;此项措施与注3的措施共同采用时,轴压比 限值可增加0.15,但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仍可按轴压比增加0.10的要求确定;6. 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1.05。二、剪重比:含义:规范中称剪力系数,为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与重力 荷载代表着的比值。剪重比是规范考虑长周期结构(基本周期大于3.5秒)用振 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因地震影响系数取值可能偏低,规范所采 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的地震作用也偏低,因此出于安全考虑,规范规定了 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得最小值。若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小于规范对剪重比的要求,水 平地震剪力的取值应进行调整。作用:主要是位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

5、较长的结构的安 全,见抗规5.2.5,高规3.3.13及相应的条文说明,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 的要求,算出来的水平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 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 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 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1)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 柱截面,提高刚度。2)当

6、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有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 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3)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 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 要求二、刚度比:含义:刚度比是指相邻楼层侧向刚度的比值。作用: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3.5.2、3.5.3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对于形成的 薄弱层则按高规3.5.8予以加强。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如果某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自动将该楼 层定义为薄弱

7、层,并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2人工调整:如果需要人工干预,可按以下方法调整:1)适当降低本层层高,或者适当提高上部相关楼层的层高。2)适当加强本层墙、柱和梁的刚度,或适当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和梁 的刚度。规范规定:新抗震规范附录E2.1规定,筒体结构转换层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大于 2。新高规的3.5.3条规定,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 载力不宜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 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相 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新高规的5.3.7条规定,高层建筑

8、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的顶板作为上部结 构嵌固端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 2倍。新高规的10.2.6条规定,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转换层上部结构与下部 结构的侧向刚度。四、位移比含义:在考虑偶然偏心的规定水平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 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位移平均值得比值。作用:主要是位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 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见抗规3.4.2,高规4.3.5及相应的条文说明。位移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度不能实现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平面的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形 心的偏心

9、距;调整方法如下:1)由于位移比时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的,最大 位移比往往出现在结构的四角部位;因此应注意调整结构外围位置抗侧力构件的 刚度;同时在设计中,应在构造措施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2)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结构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 “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位移最大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 柱等构件的刚度;也可以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直到位移比满足要求。规范规定:新高规(2010)的3.4.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 层间位移,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 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

10、,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 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五:周期比含义:周期比是新高规的3.4.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宣与平 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之比浦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 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作用:主要是为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使结构具有必要的抗扭刚度, 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见高规4.3.5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周期比不满 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当于侧移刚度较小,扭转效应过大,结构抗侧力 不足不合理。周期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2人工调整:只能通

11、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总的 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围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 利用结构刚度与周期的反比关系,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加强需要减小周期方向 (包括平动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刚度,或削弱需要增大周期的刚度,当结构的第 一或第二振型为扭转时可按以下方法调整:1)SATWE程序中的振型是以其周期的长短排序的。2)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以后。见 抗规3.5.2条3款及条文说明“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选(周期和振型) 宜相近”。3)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第二振 型转角方向和第三振型转角

12、方向,一般都靠近X轴和Y轴)的抗侧移刚度过小, 此时宜沿两主轴适当增加结构外围的刚度,并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4)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抗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其中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抗侧移刚度是合理 的;但相对于另外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抗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宜适当 削弱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并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 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5)在进行上述调整的同时,应注意使周期比满足规范的要求。6)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周期比肯定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当第二振型为扭 转时,周期比比较难满足规范的要求。规范规定:A级高度高层建

13、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 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六:刚重比:含义:是指结构的侧向刚度和重力荷载设计值之比,是影响重力二阶效应的 主要参数。框架结构的刚重比二Di*Hi/EGi(i层以上各层重力荷载设计值之和)Di-第i楼层的弹性等效刚度,可取该层剪力与层间位移的比值Hi-第i楼层层高Gi-第i楼层重力荷载设计值作用:主要是控制在风荷载或者水平地震作用下,重力荷载产生的二阶效应 应不致过大,避免结构的失稳倒塌,见高规5.4. 1和5.4.4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刚重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但刚重比过分大,则 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

14、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刚重比不满足时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上限要求,在SATWE的设计信息中勾选 考虑P-效应,程序自动计入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 刚度。规范规定:规范给定的刚重比的上限值对于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板柱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是2.7,对于框架结构是20,当小于这个值时需要考 虑重力二阶效应;当大于这个值时没有必要考虑重力的二阶效应。七: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含义:是指在所考虑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上,该层全部柱、剪力墙、斜撑的 受剪承载力之和。作用:主要是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

15、避免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 承载能力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4.4.3及相应的条文说 明;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应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层间受剪承载力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指定薄弱层个数”中填入该 楼层层号,将该楼层强制定义为薄弱层,SATWE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 力放大1.15倍。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适当提高本层构件强度(如增大柱箍 筋和墙水平分布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增大截面)以提高本层墙、柱等抗侧力构 件的抗剪承载力,或适当降低上部相关楼层墙、柱等抗侧力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如果结构竖向较规则,第一次试算时可只建一个结构标准层,待结构的周期比、 位移比、剪重比、刚度比等满足之后再添加其他标准层,这样可以减少建模过程 中的重复修改,加快建模速度。规范规定: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3.5.3条规定,A级高 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 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 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3.4.4-2(3)规定:平面规则而竖向不 规则的建筑,刚度小的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