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民政局救灾及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279871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民政局救灾及社会救助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年民政局救灾及社会救助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年民政局救灾及社会救助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年民政局救灾及社会救助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年民政局救灾及社会救助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民政局救灾及社会救助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民政局救灾及社会救助工作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年民政局救灾及社会救助工作总结一年来,我县救灾和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在各级政 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民政部门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民为本、 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救灾及城乡 社会救助方针政策,不断建立完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以强 化规范化管理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各项民生工程,促 进我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政策法规体系化、动态管理规范 化、资金发放社会化、数据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实效,为保障 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了积极 作用。现将20xx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资金情况争取上级补助资金4809.135 万元,其中:救灾资金125.6万元,城市低保资

2、金2620.075万元,农村低保资金1600.5万元,农村五保供养春节补贴资金25.68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435.29万元,艾滋病救助资金 1.99万元。落 实县匹配资金655.088万元,其中农村低保资金167.8万元,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 467.288万元,城镇医疗救助资金20万丿元。救灾救济011年,我县遭受了风暴、洪涝自然灾害,造成 4512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 655公顷,倒塌房屋88户、185间,直接经济损失735.55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 550.55万元。 面临各种灾情,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县民政局及时核灾报灾, 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城乡低保1、城镇低

3、保。我县现有城市低保对象6073户、13722人、月发放资金177.05万元,1?11月份累计发放城市低 保资金2211.61万元,城镇下岗职工、困难居民月人均补助 标准达到省政府要求的160元,有效的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农村低保。我县现有农村低保对象12735户、17609人,1?4季度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708.468万元,月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 72元,有效的保障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基 本生活。农村五保供养我县现有农村五保对象2584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1034人,分散供养对象1550人,1?4季度累计发放五保供 养资金461万兀。全县有敬老院服务人员74名,月工资每人每月600元,

4、1?4季度累计发放服务人员工资53.28万元。城乡医疗救助1、城镇医疗救助。为4648名符合条件的城市低保对象代缴20xx年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代 缴保险金80060元;累计实施城镇大病救助 60人次,发放 救助金16.32万元。缓解了城镇困难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 题。、农村医疗救助。资助15345户、20287名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参合标准为年每人每年50元,支出参合资金101.435万元;截至目前实施农村大病救助 209人, 支出救助资金51.89万元,缓解了农村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 贵的问题。其他1、临时救助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对由于临时性、突 发性等特殊原因造

5、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较大困难的低收入 家庭和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应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临时救 助。我局积极筹集此项资金,并认真开展临时救助工作,截 至目前共救助59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 9.0173万元。、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根 据我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新的城镇低收入家庭标准为 每人每月390元。上半年对符合条件的 65户家庭进行认定, 保证低收入家庭享有相应的政策。二、主要工作救灾工作1、积极发放救灾资金并进行春节慰问。截至目前发放救灾款物125.6万元,救助7100户、21020人,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另外春节前,市、县四大班子领导 分组对驻延部队、敬老院及

6、乡镇困难群体代表进行走访慰 问,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及物品,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 对新乡军分区、驻延各部队的关心和对全县军烈属、五保户、困难户、低保户的关怀。、认真组织开展5.12 “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增强公众防灾 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给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按照上级要求,我县认真组 织开展了 5.12 “防灾减灾日”活动,各成员单位共设计制作展 牌70余块,条幅20余条,编印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千份, 解答群众疑问200多人,组织专家参加咨询活动,增强了宣 传的广泛性和针对性,确保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城乡低保及五保供养工作1、完成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供养提

7、标工作。按照省、 市民政厅工作要求,从 20xx年1月起,城镇低保月人均补 差标准由原来的145元提高到160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 标准由原来的60元提高到72元;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 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 20xx元提高到2240元,分散供养标准 提高由原来的每人每年 1200元提高到到1320元。从7月1日起城镇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月人均 195元提高 到24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的年人均 1140元 提高到1200元。、完成城乡低保复核认定工作。4月份召开了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下发了XX县城乡低保核查实施方案,5月底前 对全县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一次全面核查,同时做好城乡低保 的公示工

8、作。通过核查共取消农村低保对象1197户、2343人,新增低保对象273户、359人;城镇低保共查出不符合 条件的有452户;取消五保对象 35人,对符合条件的 60 人进行了审批。、按要求完成农村低保自查自纠工作。为迎接全省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我局严格按照全省农村低保 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方案要求,逐项落实,并多次 召开专题会议,对农村低保专项检查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 成立由县纪委、监察、财政、审计、民政部门为成员单位的 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 室。县、乡、村层层动员,周密部署,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 作,取得一定成效。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自查自

9、 纠阶段,全县共取消农村低保对象366户、523人,新增低保对象2113户,2397人。、城乡低保实现有出有进、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0xx年城镇低保取消729户、1654人,新增低保对象 854户、 2198人;农村低保取消1958户、3392人,新增低保对象 2649户、3131人,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其他工作1、首次开展大病儿患医疗救助工作。为切实减轻农村 大病患儿家庭的医疗负担,保障患儿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从20xx年元月起将0?14岁农村儿童急性白血病和 先天性心脏病两类重大疾病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符合条 件的患儿只需承担总费用的10%,90%的费用由新农合和县民

10、政局解决,目前,全县通过民政部门已救助12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发放救助资金52129元。、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在 全市继续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的通知,县委、县政府高度 重视,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县继续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 的通知。此次活动共筹集社会各界善款14.9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救助项目:1、慈善系学子,欢乐上大学;2、慈善助医; 3、慈善SOS-紧急救助;4、慈善助孤、扶老;5、“慈善情 暖万家”活动;6、临时救助。、积极开展“慈善助学子、欢乐上大学”活动。为确保今年 全县高考成绩优异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进入大学学习,解决 他们交不起学费的后顾之忧,XX县民政局拨

11、出专项慈善助学资金4.4万元,用来资助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资助范围 主要包括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的困难大学生;因家庭成员重 病、重度残疾导致生活十分困难的大学生;因突发事件造成 家庭生活极度困难的大学生。此次活动共资助22名大学生,资助标准为每人20xx元。、做好肝病普查工作。为维护肝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经省、市慈善协会推荐,由世界华人慈善基金会赞助的肝病免 费普查暨公益救助活动首次到达我县,县民政局、县慈善协 会7月12日到7月31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肝病免费普查 暨公益救助活动,活动中为每位肝病患者发放了价值1980元的药品。、城乡低保对象信息采集。做好低保对象的信息采集工作,是低保工作实现规

12、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工作。目前每一户低保家庭成员情况、健康状况、劳动能力、家庭收入等基础信息数据网上录入工作基本完成。三、20xx年工作安排做好春节前城乡困难群众的慰问工作。抓好救灾救济工作。重点抓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 落实,及时抓好灾情的核查、上报、灾民的生活安排和灾后 倒房恢复重建工作,杜绝非正常现象的发生。按照新发改价调20xx688号关于建立新乡市社会 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文件 要求,建立健全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做好价格临 时补贴发放工作。继续完善城乡低保的申请、评议、审核、审批、公示、分类施保、信访接待、责任追究等制度。提高农村敬老院管理水平及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和敬老院的入院率继续开展临时救助工作#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