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 C (考试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279853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 C (考试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 C (考试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 C (考试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 C (考试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 C (考试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 C (考试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 C (考试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绝密启用前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C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

2、选均不得分)1稷下学宫为先秦教育史和学术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鲁国的教育中心采用官学的办学形式吸收了私学的长处兴盛于春秋时期ABCD2原始时代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则使用“铁犁牛耕”,这一变化反映了A冶铁技术带来划时代的变化 B铁农具占据主导地位C古代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 D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3“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A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B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C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D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4唐代的市制有日中击钲二百下开市、日落前击钲三百下关市的惯例

3、,而宋代却是每晚“人物嘈杂,灯火照天”,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市,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这一变化说明宋朝A夜市和晓市繁荣 B对市进行严格管理C市突破时间限制 D海外贸易非常发达5读下图,在对全国的有效管理方面,图二较图一出现的主要变化是 图一 图二最高地方行政官员接受中央监督对地方实现了垂直管理对藏族聚居地区进行直接管理对东南海域的联系和管理加强AB CD6在论及儿童教育时,王阳明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在此,王阳明A肯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B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C摆脱了儒家伦理对教育的束缚D突出了“致良知”的价值追求

4、7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这一规定A一定程度上捍卫了中国的经济主权B开以法律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之先河C扼杀了外部因素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D使中国在中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8下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B手工棉纺织业衰败C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9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谕吉力主“进行东洋政略,使国内人心转而外”。随后日本发动了A日俄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九一八事变D明治维新10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

5、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遭遇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当时列强的主要目的是A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B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C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D恢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1孙中山说:“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展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下列最符合孙中山本意的是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 平均地权 反对贫富差距 倡导排满革命AB CD12下图是19

6、11年2月5日法国小日报刊登的石印面,再现了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场景。该画反映出A剪辫易服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B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C民国政府剪辫易服法令得到贯彻D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杂糅特征13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但是新青年从创刊到终刊所发表的文章中专门讨论民主和科学的合计不超过10篇,而同时期中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学革命。出现这一现象说明A国民并不关心民主科学的实质B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C新文化运动具有形式主义倾向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14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发表了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机!

7、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这一事变是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15有位国家领导人曾经这样评价某次会议:“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这次会议A制订了新中国的施政纲领B发展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C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16毛泽东曾经说过:“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列属于他说的“钥匙效应”的是A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权利B中苏关系全面破裂C美国与日本的联盟更密切D中日两国正式建交171

8、992年抵达北京履新的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立了计划经济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18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最后在保民官的强烈提议下制定出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贵族放弃了特权 B实质仍维护贵族的利益C平民可制定法律 D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191492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把哥伦布召回,讨论探险计划。西班牙王室同他签署航海协议,为他装备了船和水手,委任他为船队统领和将发现的新陆

9、地的总督,还交给他致大可汗书。由此看来,哥伦布首航的目标是A寻找黄金和香料B到达并占领美洲C到东方的中国D发现新大陆和寻找到达东方的航路20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规律”是指A其提倡的自然权利说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1英国人麦考莱指出,“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这次革命的最大“收效”是A宫廷政变没有流血B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C限制

10、了国王的权力D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22技术革新往往会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引起巨大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是A人们可以坐火车出行B利用电话互致问候C手机微信与亲友聊天D电灯照亮千家万户23有人对某国际经济组织的宗旨作了如下总结: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该组织是 A. B C D241971年,尼克松演讲时说道:“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这一状况反映出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B美国失去世界霸权地位C美苏

11、两极格局已解体D世界由此实现永久和平25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占领莱茵非军事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的反应感到十分忧惧。因此,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作为一种试探。这一“试探”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影响是A打破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B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C“柏林罗马轴心”正式形成D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归于失败26【加试题】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今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这反映出A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C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D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27【加试题】有学者指出,汉武帝时期正

12、式确立的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选才的重要标准,非孝者廉者不能为官。孝与廉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两种德行,尤其是孝更被作为天下之本,所以孝廉首先成为察举的常科,也是汉代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这表明,察举制的实施A开士人入仕之先河B加速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C保证了官员的品学兼优D杜绝了不良社会风尚的出现28【加试题】下面是图片回家了。“回家”得益于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D反分裂国家法29【加试题】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针对苏俄的各项和平建议,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的纲领”的“十四点原则”。这一原则A体现了美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 B使美国攫取世

13、界霸权地位C是针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 D反映了美国崇尚世界和平30【加试题】雍正皇帝为了缓和皇子之间对皇位的激烈争夺,创立了“秘密建储”制度,即将拟好的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待皇帝死后取出宣布。这块牌匾位于A坤宁宫B太和殿C乾清宫D养心殿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一直采取抑商损商的举措,但在清末的十余年时间里,人们对“商”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早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就对商人,特别是官商给予了颁爵的奖赏。1907年,政府颁布的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中,对资本在二千万元以上就要“特赏一等子爵”,资本五十万元以上“奖三品衔”。在政策的激励下,商人投资办厂的热情高涨。如1907年状元张謇于崇明创建大生纱厂,其资本为一百二十一万元。上海的李平书,浙江的沈云沛,直隶的周学熙,江苏的王同愈、尤先甲等都由官而商,由坤、士而商。材料二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分化了,产生了诸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