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工程整体解决方案.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27981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网工程整体解决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天网工程整体解决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天网工程整体解决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天网工程整体解决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网工程整体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网工程整体解决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网工程整体解决方案 工程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背景分析 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量投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执行,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加入wto,建筑行业正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200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1144亿元。但与此同时,中央企业、全国性企业以及国际承包商直接或间接地介入中国建筑业市场,也给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生存发展与淘汰的残酷争夺战。 当前中国建筑业同质化无序竞争、企业管理水平落实、生产效率低下、人均产值极低、质量安全事故频发、行业和企业“大而不强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很多企业面对现状,积极寻求突破的方法与手段,

2、行业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战略和发展的眼光,通过推出新的资质标准的方式,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含量高,融资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企业,促进建筑业企业向工程总承包发展,引导企业规避盲目规模扩展的风险,向技术、管理、规模全面和良性发展的方向前进。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严密的成本控制体系+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科学的管理制度。而信息化建设正像是“催化剂”和“加速器”,与管理工序有机结合,使得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质量保证和管理机制变得高效、规范、先进和卓有成效。“鼠标+水泥将为中国建筑业带来彻底的变革。是建筑业实现生产要素高消耗、低产出的扩张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

3、型转变的重要途径。 建设部推出新的特级资质标准,引导企业发展方向 2007年3月13日建设部推出新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定位首先体现“保护先进、淘汰落后”的要求,保护优势企业;还体现了“调结构、上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激发优势企业的活力,促进其健康发展,引领建筑业的结 构调整和水平的提高。 特级企业在资信、人才、科技,以及信息化、市场开拓、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处于建筑企业中的领先水平,在国内从事高端领域的总承包业务,更重要的是在国外能够与发达国家的优秀建筑企业“比拼”,从而引导建筑企业具有先进的管理模式。 特级企业主项施工总承包能力要很强,相应的设计能力也要强,在其它建设领域也能占

4、有一席之地,从而引导建筑企业具有先进的经营模式. 特级企业要具备工程建设领域技术创新和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能力,信息化应用管理能力位居行业内先进水平,从而引导建筑企业具有先进的发展模式。 (一)资金能力和融资能力 资金运作和融资能力是建筑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很强的资金能力和融资能力,将很难承接对资金和融资能力要求较高、竞争相对不激烈、收益较大的“技术型、融资型”项目,只能去竞争低盈利项目。因此,新特级标准增加了银行授信额度的要求。调研显示,146家特级企业的平均银行授信额度为24。74亿元,其中高于平均值的企业有41家,在100亿以上的有9家。 (二)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能力

5、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推行信息化建设,它给企业带来的是“革命性”的管理变化,促进建筑企业的管理从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的转变,是大势所趋。新特级标准强化了科技进步方面的工法、行标、技术中心、科技经费等指标,并增加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要求。调研显示,有106家企业参加过省部级行业标准的编制或近五年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 有70家企业具有国家级工法,有31家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营业额的1%,有33家企业具有省部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有104家企业已建立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和项目管理信息平台. (三)施工与设计一体化能力 施工与设计本身就是价值链中上下游关系,把两者结合起来,资源融为一体,施工与设计互动,使得建筑企业形成一个整体,显现竞争高端市场、价值放大、抗风险能力增强等作用,国外大企业已普遍采用。新特级标准增加了设计人员的要求。调研显示,有61家企业曾经承接过合同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bt/bot项目,有34家企业自身或其全资子公司具备甲级设计资质。 系统部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