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927979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团结心得体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国内作为一种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考虑到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五十六个民族的人们庭需要我们每个人均有一颗宽容的心,用自己的包容心态去解决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去解决好各民族的关系。民族团结是一种国家能稳定及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历史的镜子告诉我们,由于民族矛盾,民族歧视所引起的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冲突给与了我们最佳的忠告;各民族之间的和谐交流,互相学习则在一定限度上增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和谐交往成为贯穿历史的主流。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获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正是由于我们的民族能紧紧的融合在一起,我们能解决好各民族之间的关

2、系,是爱国力量的凝聚,是所有中华子女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解决好民族之间的关系,规定我们的每一位成员均有一颗爱国的心,需要一种爱国的强力支撑。我们伟大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风风雨雨,遇到了重重困难,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但是她们历来没有屈服,她们从没放弃和困难作斗争,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指引下,她们树立了明确的方向,各民族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压迫,人民成了真正的主人。民族是我们做一切事的基本,是我们获得胜利的最坚实的保障,是新中国诞生的先决条件。 然而,随着着新中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了国内在解决民族之间关系中核心的一步,

3、各民族在统一的领导下,维持个民族的特点,风俗习惯,组织有力的力量壮大自己,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在社会主义人们庭里,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间交往与合伙的密切限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增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国内的综合国力。民族的联合和国家的统一,符合国内各族人民的主线利益。尽管在新中国建立此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也许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存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

4、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发明了条件,从而有助于增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体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斗争。 国内发展到现阶段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但是在这样的国度,我们也得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感,某些分裂势力仍然在秘密的进行破坏人民团结的活动,她们企图破坏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也竭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人们庭。新疆地区作为多民族汇集地区域,合理的解决民族关系成为更好的、和谐发展新疆的核心因素。新疆地区也存在某些民族分裂分子,“三股势力”是我们维护新疆地区民族团结的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作为一名公务人员,我们应当

5、清晰地结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我们要用先进得思想去和一切的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矛盾的极端分子作坚决的斗争,用我们先进的思想去教导那些思想狭隘的民众,让她们结识到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要发展的必要前提。民族的分裂只能带来流血牺牲,给人们带来的是劫难,是经济的衰退,是历史的倒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主线利益出发,从维护国内多民族统一的老式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r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ttp:/ end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时刻保持清晰地思维,明白什么事是该做的,什么事是坚决不能做的,什么事又是我们要奋力制止的,由于一种责任,一种爱国的情怀深深地埋在了我们心中,给了我们迈进的动力。 民族,贯穿了整个时代,实践证明民族团结给我们带来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步民族团结也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发展。 在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要努力做好民族团结,解决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用每个人的努力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在新疆这块民族大汇集的地方,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思想,敢于和一切的反分裂势力作斗争,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和谐新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