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9279569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5.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ERIN (N3324)工程 XX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XX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目 录1总论1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2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和地点21.3 主要编制依据和设计标准、规范31.4 建设条件41.5 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51.6 设计范围和建设规模71.7 一期工程主要设计方案81.8 投资及贷款11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1.10 工程进度计划142 处理处置规模和工程总体规划152.1危险废物产生量的调查152.2 服务范围危险废物产生量的预测202.3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规模论证202.4 工程设施内容规划233 厂址选择263.1 厂址选择原则26

2、3.2 厂址选择273.3 厂址合理性分析284 总图运输324.1 区域概况324.2 总体布置324.3 总图技术经济指标:344.4 外部运输344.5 工厂运输374.6道路设计375 废物鉴定及暂存395.1 废物鉴定、化验和试验研究395.2 废物暂存426 物化处理446.1 废物种类、数量、成分和处理规模446.2 处理工艺456.3 工作制度、设备选择496.4 车间配置507 危险废物焚烧517.1 设计规模和物料性质517.2 焚烧处理工艺527.3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617.4 主要设备选择647.5 热能动力667.6 车间配置708 稳定化/固化处理728.1 废物种

3、类和处理规模728.2 稳定化/固化处理工艺728.3 稳定化/固化处理工艺主要设备选择和技术经济指标798.4 车间配置819 安全填埋场829.1 填埋处置废物进场要求829.2 填埋处置规模和作业制度839.3 填埋工艺839.4 分期建设计划849.5 填埋场作业管理技术要求849.6 填埋场设计859.7 主坝909.8 防洪及清污分流设计919.9 封场设计939.10 监测井设置939.11 填埋作业区周围风沙及安全防护措施939.15 填埋设备的选择9410 废水处理9510.1废水来源及处理规模9510.2 处理工艺方案9710.3 废水处理效果9810.4 处理设施与设备9

4、910.4.2处理设施与设备选择9910.5 中水回用10111 公用设施10311.1 给排水和消防10311.2 电力10711.3 电信10911.4 采暖通风11111.5 建筑与结构11112 辅助设施11812.1 机修车间11812.2供油站11812.3 计量站11912.4 停车场和洗车台11912.5 仪表自动化12012.6 计算机管理系统12713 环境保护13513.1设计依据13513.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3513.3采用的环境标准13513.4 一期工程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13513.5 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13813.6营运期污染控制措施13813.7 水土

5、保持14013.8 环境管理与监测14113.9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14214 节能14314.1能耗分析14314.1 设计依据14314.2 能耗指标及能耗分析14314.3节能措施14414.4 节水措施14514.5 建筑节能措施14515 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14715.1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执行的标准、规范14715.2 设计原则14815.3 生产过程影响职业安全的有害因素分析14815.4 采取的主要安全卫生防范措施14915.5 安全与卫生管理15216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15416.1组织机构15416.2工作制度15416.3劳动定员15416.4工资及福利费15416.

6、5劳动生产率15416.6职工培训15417 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分析15518.1 投资估算15518.2 资金筹措及资金使用计划16018.3 财务评价16118.4 综合经济评价16618 应急处理预案17519 项目招标方案17820 结 论18020.1 综合评价18020.2 可研报告结论18020.3 建议181附 表 主要设备一览表附 件附 图 N3324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1 总论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危险废物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危险废物具有有毒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等危险特性,对人类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由于危险废物的危害性以及伴随其越境

7、转移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198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其污染控制问题列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我国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也都把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理处置列入了重要工作内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9年3月通过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并于1992年生效,我国是该公约最早缔约国之一。据统计,2003年,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1171万吨,贮存量约为423万吨,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为375万多吨。由此可见,还有相当数量的危险废物没有得到妥善地处理,易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如不严格控制和管理、加快处理处置进度,必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据不完全

8、统计,XX及周边地区危险废物年产生量约30万吨,以冶炼、机械、化工、制药、交通运输业为主,这些行业也正是产生危险废物较多的行业。随着安徽东部地区XX市、芜湖市、滁州市和宣城市工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固体废物尤其是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随之增加。据调查,XX市、芜湖市、滁州市和宣城市所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较多、成分复杂,引起诸多的环境问题:1)企业将难以回收利用或难处理的危险废物随意堆存、堆放、乱丢乱弃,或混入生活垃圾中填埋,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2)大多数企业在进行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时,设施陈旧,技术落后,操作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善,易造成二次污染。3)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将本

9、应进行安全填埋处置的危险废物用于制作建筑材料,造成环境污染。4)少数环保意识较强的企业为避免所产生的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在厂区内暂时保存危险废物,但因最终无处置出路而导致废物堆积过多,使企业的生产受到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企业自身投资建设单一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规模小,投资高,利用率低,成本高,易造成设备闲置、资源浪费。(2)特殊地理环境要求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80年代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和监管体系,实现了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在20世纪8090年代已经对常见性危险废物进行了严格的鉴别和安全处置,目前正致力于具有更长期潜在危险的危险废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我国目

10、前有许多省区已经建设或正在筹建危险废物或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包括对危险废物进行焚烧、物/化处理、综合利用、稳定化/固化、安全填埋等处理处置,并已积累了一定的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经验。XX、芜湖等市位于安徽省东部,从运输成本和环境风险角度均不宜将危废送合肥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而目前XX还没有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这与XX市及其周边地区必需的环境保护配套设施要求是极不相称的,也不利于XX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投资环境的要求我国已经加入WTO,为适应市场竞争,企业不仅需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而且需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以保护环境和增加企业的

11、品牌效应,提高竞争优势。企业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企业确立环境方针,规范工业废物的排放、处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减少潜在的环境风险,树立企业形象。在这一形势下,有必要按国际标准建设大型的综合性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基地,为各企业排忧解难。XX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的建设,将为XX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处置危险废物的基础设施,减轻费用负担。项目建设有利于XX地区企业取得ISO14000证书,打破绿色贸易壁垒,加强国际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03128号文),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

12、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环发200416号文),基于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规定及要求,为规范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处置,从根本上改变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现状,在XX市建设XX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十分紧迫。1.2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和地点项目名称:XX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单位:XX市益生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XX市区东南向山镇陶村1.3 主要编制依据和设计标准、规范 1.3.1 设计采用的有关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

13、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89号);(7)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8)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等五部委 发改价格20031874号文件);(9)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10)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03128号文)。(11)关于印发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环发200416号文)。(12)关于严禁建设简易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的紧急通知。1.3.2 设计采用的

14、主要技术标准与规范(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3)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4)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5)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176-2005);(6)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环发200475号);(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GB50160-92);(9)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