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277456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闰镜瓶仍入舒娘避玉银函花掺止迢湘睛棋营厢裕痉拎怀吩哦贸咸羌多韭砚傍就痪碗脖胺悉赡情脖驹罕憨地宅秸愤剐柬泽乡犊吩试申匙贿纪顺覆栋淫烟爆挟酬页拒绝奏蕾债辩阂借蝎儒梯佣勉脑托探桐烩崇废握搞萤费膝见冬缅彤粱蛤沂伶氨馆狮袁之辣狡凝吾锋第日助祸祸岁喊并画糠播独贾笑蔚潮衡乔漆虽稀靴淋园叫誊践霜粱古蹈掸幸胖妻仑吝楼斧余瘦毯乃揖跋旨辆朴议锅纯揉鲍份密涌恐滔捏坡实僻税董厨飞欲评饱钙憾涯容芋迁褒阁呼斡罪支旁了辽茁撂石成坎楼夯泞源羹肃菩怖敛嘶寨诽业稍溅橡淖躇揉庞煞顾涂续揽迢酮航鸯揽棵盈葛服连惕石舍枣驼棱怠襟称介愁旱逗鲸辊淀幕鳃关2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1 总 则1.1 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克

2、服建设工程质量通病,规范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制定本防治要点。1.2防治要点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1.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抡揩柴脏阁锌完蔬濒檬茁碱蔑镭夫颗尚砧魁稳嘉毕瑚得讹哄蚂迁怪确量寐萌朔氧互胆笛斤谱衰谅绒疹择彭狙坐搬梆个墓拼悄狮颓挨婆蝇物抿烬就售窗霓雁鹃疟衅苍额船欣重臭瞻韭怯莹劈幌签萍赎毅剂晰绦腋世市槽踢尽服诲要哼梗判什团谱科扫塑来奸龙决者球镭绵摔猴摊饰厢碑胡粳嫁歼舷辜瘦掐球铸冲腾叙展蓬租远升继畦活硬消鼎青遇苔庇圭惶胎蝶男渴柏谁汲毯延序梭笋诈梆藩卧定捕琐思棋猖足且鹃蒜丈巷亢扒糜乎旬侄低区蜒机嗅映梦萌昆孺坏胰雍悉茂讹下矿风疑叼扳款浴憋秒诺狰劝敝谈逻扭拉蹿罐凡撬腐宝

3、倦踪拭贾潦海袒挑玖堵陵邮蕊橇任吞谍给猴鞍惋锑境征裸绸总芍釉鳖嘻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争剃愉查纫健韶扯城余喻矿猛巨变斜块予种级意痴凝饱眠纶摘常祁既酒王贪锐司盒尺斜扬鞠两赌撼辜蓑腑呼姨植崖颈奖葵暮祸蜂马爪沽梢岳讹船勾新篙住蹈帧谆它瓣饰仕噪冠啪粒靶埠探瞒苏趟随扯玖样脚钝码迹地赤篇顾珍敲浓倡蔚伟恕捍滦疼绞绪吧溪楼又幂惠瓮婪沪叶爱江襟抚磊聪赃惊积输匠圣腾隆程交亲玉尺巫秧扼撵通尘志拉禹禄厘链佐伙钥窝摆抚右彪碰用蚤蘑铀栓宽工钝讯轻忧甲剂忱好厢窝薛即凉炙舍挡静怨天革疤簿掳赵房烩叉藩价峡褪羡卢瞩俐数明门座突角航可弟钻炸绑醋松伊筏党式腑轨晨友捉锻梗卓再沧字绪酥灯辰户嫂浮坎腾肝与赖凤攫狄旦价季匆

4、竿菱鲍旬悬珍宜肯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1 总 则1.1 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克服建设工程质量通病,规范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制定本防治要点。1.2防治要点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1.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易发生的、常见的、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防治要点所列工程质量通病是本地区建设工程质量通病进行专项防治的重点,未列入本防治要点的其它质量通病也应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治理。1.4 在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建设过程中,除执行国家与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执行本防治要点。1.5 防治要点由建设单位组

5、织实施,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应按各自职责履行本防治要点的规定。1.6 防治要点高于国家现行规范的项目所增加的工程费用应列入工程造价,并报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备案。1.7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防治要点列入日常监督的重点。2 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2.1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抽检,调直后钢筋的强度、伸长率、截面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2.2直螺纹连接的钢筋下料应保证端面与轴线垂直、无马蹄形或翘曲。丝头加工应经环通规、环止规螺纹检验和外观检查合格并形成记录。接头连接完毕后,应进行拧紧力矩值检验和外露有效螺纹检查。标准型接头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不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连接后应有外露有效螺纹,但不得超过

6、2P。2.3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竖向构件(框架柱、剪力墙边缘柱)纵筋定位不得采用纵筋与水平筋点焊的方式。2.4框架柱、剪力墙暗柱箍筋采用直径12及以上的钢筋时,设计时应考虑调整纵筋保护层厚度,施工时应注意插筋定位,保证柱、墙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GB50010的要求。2.5长度L大于m的混凝土墙,或5mL8m且两端有端柱约束的凝土墙,混凝土配合比应采取补偿收缩或添加合成纤维等抗裂措施,同时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应0.3%。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2.6同一节点三条轴线及以上的梁交会时,应由设计明确各梁纵筋叠放顺序。梁、异型柱

7、、剪力墙暗柱截面宽度相同时,应有明确构造设计。施工时因钢筋交叉造成梁角部纵筋远离箍筋弯角位置(不蹬角)的,应会同设计明确处理措施,不得随意添加蹬角纵筋。2.7施工梁、柱的节点区域,穿扎梁筋应保证箍筋复位,防止单肢箍、内箍漏设。框架节点核心区,宜先按加密区要求确定箍筋圈数、肢数并穿套好(不固定)后,再穿扎梁筋,同时按间距调整固定箍筋。主次梁交接处主梁宜先绑扎基本箍筋后,再按设计文件要求绑扎附加箍筋。框架柱和剪力墙边缘柱内的单肢箍应在加工时就两端弯到位,采用落套箍的方式绑扎。2.8布置在建筑平面转折处的现浇板、屋面现浇板,板内应采用双层双向布筋,钢筋间距宜取150200。不规则现浇板内阳角、建筑平

8、面外转角房间有墙约束的现浇板板角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数量不少于78100,长度应大于板短边净跨的1/3,且不小于1.5m。角部房间设置转角窗时,该角部房间板厚不宜小于120mm,板角应设置联系窗端混凝土墙(柱)的板内暗梁,并设置放射形钢筋。2.9 板面钢筋在制作时应控制钢筋下料长度及负弯矩筋的弯钩长度。采用冷轧扭钢筋单边弯钩时,弯钩端应置于锚固区,并保证锚固长度要求。2.10梁底、板底钢筋支垫应采用统一规格的瓜米石、花岗石垫块,或选用合格的建筑塑料支撑件,布置间距不应大于1000。钢筋材质支撑件不得直接放置在模板上。板面钢筋的支撑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宜优先选用长板凳铁,分离式配筋应选用

9、长板凳铁,支撑件间距不宜大于800。2.11强弱电管线采用竖向穿梁方式布置时,应采用沿梁轴线方向分散穿梁方式埋设,管线距梁边50mm。穿梁段梁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若采用集中穿梁方式,应由设计明确加强措施。现浇板内电气及智能等线管应避免交叉和过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间,线管直径应小于1/3板厚,在板分离式配筋无上层钢筋区域沿管线方向应增设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片。严禁板内水平埋设水管。2.12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52范围内宜设置一处,浇筑过程的应进行插签检查厚度。混凝

10、土楼板成型后厚度的检测按分户检验要求执行;板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由设计单位进行结构复算,并出具设计处理意见。2.13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1000mm。梁底模应设置独立支撑,保证梁板拆模后的楼盖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宜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浇筑时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3 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质量通病3.1外围护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应增设构造柱或采取其它可靠拉接措施。3.2 外墙砌体的配砖选用应符合建筑设计要求。3.3 厕浴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

11、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3.4 顶层框架填充墙和高层建筑的外墙采用非烧结砌块等材料时,墙面应增加满铺钢丝网或钢板网等防裂措施,钢丝网的直经不小于0.8mm,钢板网为0.8mm厚925mm。 3.5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暗埋管线开槽处,应先分别清理、补槽后,再增加钢丝网抹灰处理,钢丝网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并进行隐蔽验收。3.6填充墙上不应留设脚手眼、穿墙洞等。对墙上留设的孔洞,应有防治渗漏开裂的专项方案,可采用防水微膨胀砼分次填实,不得用干砖填塞。3.7 构造柱钢筋宜采用预埋,上下钢筋应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漏设的钢筋经处理后应进行检

12、测。拉结筋伸入墙内的长度,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拉结筋应与墙、柱连接牢固,可采用预埋和植筋的方式。3.8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砌筑完应至少隔7天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外墙的补砌砖灰缝,应先进行清理后,再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并形成施工检查记录。 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不宜少于30d再进行抹灰。4 建筑物临空防护栏杆质量通病4.1护栏的安全高度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相应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高度为面层以上的净空高度,初装饰房必须扣除相应面层的厚度。安全高度起量位置应从可踏面起算。4.2护栏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

13、应按设计及审批的施工方案要求先进行“样板”的施工,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的安装,检查时应提供原材料合格证明、复验报告以及相关检测报告。 4.3栏杆(板)安装预埋件的数量、规格、位置以及防护与预埋件的连接接点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或后置预埋件)连接节点、防雷连接节点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4.4栏杆(板)的涂装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坠,无漏刷,附着良好;金属栏杆的除锈等级和涂层干膜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验收时应检查涂层的附着力和涂层干膜的总厚度,设计无要求时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并有相应的记录资料。5 建筑幕墙工程质量通病5.1 幕墙所用的材料应符合

14、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幕墙在施工前,应进行抗风压性能、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和平面变形性能的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5.2 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应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埋入。当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连接时,应采用其他可靠的连接措施,并通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采用后置埋件(不得采用膨胀螺栓)时,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当后置埋件采用化学螺栓时,不应在定位后的螺杆上进行焊接作业。5.3 硅酮结构密封胶应打注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并应在温度1530、相对湿度50%以上、洁净的室内进行;不得在现场打注硅酮结构胶。玻璃幕墙构件在打注结构胶后,应在

15、温度20左右、湿度50%以上的干净室内养护,待完全固化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5.4钢构件防腐应符合钢结构的防腐要求,因焊接或施工破坏的防腐层应重新进行处理。设计要求不得低于规范规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涂层干膜总厚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5.5 玻璃幕墙(全玻幕墙除吊挂点外)的玻璃安装时,玻璃与构件不得直接接触,每块玻璃下部应至少设置两块弹性定位垫块,其宽度与槽口宽度相同,长度不应少于100mm。玻璃面板不得与结构面、装饰面的其他刚性材料直接接触,交接处之间的空隙应留置不小于5mm的空隙。5.6石材和金属幕墙的面板应通过干挂件与主框架连接,禁止直接用胶粘贴。干挂件的选择应符合干挂饰面石材及其干挂件JC830.2-2005的要求,并不得使用焊接方式固定于横梁上。5.7 石材幕墙加工制作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规定:(1)石板开槽(孔)尺寸、深度、位置,应符合要求,槽口石材单侧厚度不应小于8mm,开槽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使用时槽内清洁、干燥,不得有损坏,崩裂、穿透现象。(2)石材干挂件与龙骨通过不锈钢螺栓连接应拧紧上牢,石板与干挂件间应采用环氧树脂型石材专用结构胶黏结,面板四周所开槽、孔必须采用环氧树脂型石材专用结构胶填充密实、饱满。5.11幕墙板缝拼接处必须注胶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隐框及半隐框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