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277412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金土地。关键词: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学生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越来越向信息化社会迈进,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络等各种信息渠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信息,学生简直置身于一个信息的海洋。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重要任

2、务。一、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目前全国大多数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笔者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评价认识上的“缺位”近几年来,信息技术虽然已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但对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信息技术目前仅是教学辅助课程,还不是主课的观念根深蒂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未给予足够重视,使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流于形式,成为“摆设”、“花瓶”。2、评价方法上的“越位”所谓越位,就是在评价中存在两种极端形式:一是忽视了信息技术课的根本特点实践性,而过多地强调信息技术原理,以传统的考试方式代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二是简单认为学习信息技

3、术入是学习计算机操作,进行单纯的上机操作考试,两种极端都忽视了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二、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呢?下面是具体的方法:(一)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也在逐步加快,以至于一些以前已经学过计算机的人还要从头学起。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教学生学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么也许学生还没有毕业,那些东西就早已过时了。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只有这

4、样,才能让学生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二)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每实践一步,都要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和自己的亲自操作,学生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计划、行动和方法,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落实在这些实践过程之中。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设计学生进行研究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获取、传输、处理、发布和应用信息的全过程,同时体验创新;在指导学生交流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交流作品,还要让学生交流完成作品的过程和方法;在对学生的学

5、习活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看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总之教师要从多方入手,使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学会创新。(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主体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毕竟多媒体教学活动中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演主角的。如在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中,制作环保小报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说一说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环保小报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下它的界面和版式,然后分小组合作完成,各小组成员要明确自己的分工是什么,这样分工明确,显得有条理,效率也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结意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四)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归纳知识、合作交流的能力实

6、践是创新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的集中表现,是训练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这种学习本身也有连续性的特点。例如,在教学“制作自己的幻灯片”这部分内容时,各小组通过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制作出以“环境保护”、“世界各地”、“知心朋友”等多种主题内容不同的幻灯片,同时各组有一名主持人解说本组所创主题的意义及创作方法,这样通过各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自由总结,同学们很容易掌握了新知识,从而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品质。(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热情 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巨大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动力因素。如在对指法的教学中,如

7、果仅仅是采用老师讲解指法的要点,学生听起来也索然无味,没有积极性,但我如果教师采用游戏激励法,利用“金山打字通”的打字游戏,比一比谁得第一,让他们知道指法的重要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指法的积极性,那么我认为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更重的是在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力的方面更加有效果。(七)融会贯通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概念上说,新与旧总是有区别和联系的,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找出新知识与已学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教学重点,也有利于突破难点。例如:在学习怎样删除文本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尝试,而后请几个学生集中进行演示,与全班同学分享创新成果。同样的删除,但几位学生采用的方法却不一样。一位是用删除键Delete进行删除,一位是用退格键Backspace进行删除,一位是作剪切按钮进行删除,还有一位是用空格键代替删除。这几种不同的方法让全班同不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