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之我见.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9276307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学后教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先学后教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先学后教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先学后教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先学后教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学后教之我见.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学后教”之我见学习洋思经验的体会“先学后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的引导、指正。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着要领,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因此,先学后教的效果有多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有多高。“先学”是“指导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和关键,是指导学生课前独立学习,尝试练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通过对学生“先学”的培养,追求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启发思考,留心观察,广泛答疑,有重点地辅导差生。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尽量不大声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

2、总结出的几点“先学”的方法: 1、常规性先学:所谓常规性先学,我们重点把它放在阅读和双基的学习上。如一些数学概念的学习,这种方法最实用。我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时就是先请学生自读教材,然后回答相关问题:“你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等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2、引导性先学:所谓引导性先学,在“指导自主学习”中我们针对教材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作为先学指南或拐杖。在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及

3、细沙,并故意不让各组互相打听。课堂上又以带大家玩儿的形式引入,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在操作中去发现、去领悟。3、拓展性先学:所谓拓展性先学,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参阅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了解社会、历史背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教材。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着重抓好教师“备”的针对性指导,全面了解有关参阅材料,以提升自主学习效果。在讲“圆的周长”一课时我就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求同学们查找有关圆周率的资料,课堂汇报时那个热闹!说的听的都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圆 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而且印象深刻。落实“先学”,使问题形成、提出,使矛盾、困惑碰撞,逼近最近发展区,逼迫学生思考,使学生带着

4、问题走进课堂,走近同学、小组和教师。进入了“教”这个环节,也就到了课堂教学的高潮。“教”也是有讲究的。教什么?怎样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这是洋思总结出来的教学策略。留心一下洋思的课堂,就会发现教师绝不就题讲题,或只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教的方式,都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在洋思中学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兵”教“兵”的动人景象。这是洋思人在“后教”这个环节上,通过长期实

5、践摸索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兵”教“兵”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更多地体现在课后。洋思的学困生比较多,在课堂上,这些学习的“困难户”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很不充分。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在课后都要进行单独辅导。这样一来,教师的负担和压力都比较大。而学生多半是寄宿的,平时都生活在一起,洋思人正是利用这一点,开展了“一帮一”的活动,让优秀生和后进生搭配坐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兵”教“兵”、“一帮一”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学困生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学优生的提高。学优生要想帮助他人,自己就得要充分

6、地理解,学习上也有了紧迫感。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地表述出来,本身就是一种提高。教的过程,是学生自学环节的延续和深化,是学生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当堂作业”中不出错或少出错的保证。在“教”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我在教学中发现:后教的“教”一定要体现以下3个特点:一是 针对性。必须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要力求全面系统,但是教师的教一定不能全面系统,而是要有针对性,针对性的“教”才能实现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二是参与性。先学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表现欲进课堂,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不仅参与学习,也参与教学,还参与评价,全过程地实质性地参与课堂。三是开放性。以前,课堂重点、难点、关键点都是根据教材确定的,现在学生先学了,课堂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就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确定。所以课堂里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课堂真正开放,更加注重学生的质疑、交流、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