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273841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我国出生缺陷的现状 2010年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9.9/万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畸形发生率基本保持在3-4,日本的出生畸形率最低,不足3。基本概念 神经管 神经管(英文:neuraltube)亦称髓管.在脊椎动物和原索动物的胚胎发育早期,神经板闭合而形成的管状物,它沿着脊索纵行位于脊索的背面。神经管就是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管的形成时间 在胚胎的第15-17日开始,神经系统开始发育,至胚胎22日左右,神经褶的两侧开始互相靠拢,形成1个管道,称为神经管,它的前端称为神经管前孔,尾端称为神经管后孔,胚胎在24-25日及26日时,前孔及后相继关闭。神经管前段膨大,衍

2、化为脑,后段较细,衍化为脊髓。 神经管缺陷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因神经管关闭受阻所致的一组严重的先天畸形. 根据神经组织暴露与否分为开放性和闭全性神经管缺陷.神经管头端不能正常闭合可能发生无脑畸形、脑膨出,尾端不能正常闭合可能发生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理体制 发病率 全国出生缺陷监测资料显示,我国各地区的发病率差异较大,北方地区的发病率高达千分之六,占胎儿畸形总数的4050,有些省份甚至高达千分之十以上,而南方地区的发病率仅为千分之一左右。 我国总的神经管畸形约占全部畸形的25,是农村地区排名第二的出生缺陷 .神经管缺陷发生原因 环境因

3、素 包括叶酸缺乏、服用抗癫痫药、糖尿病、高热等。(叶酸缺乏是目前认为很明确的一个原因) 遗传因素 基因发生突变或缺失 叶酸缺乏占:85% 某些染色体病(13三体、18三体等) 某些药物(抗痉挛药物、维生素A等) 母亲的疾病(糖尿病等) 后三种因素占15%发生时间 神经管缺陷发生在受精后的1630天左右,大约是末次月经第一天后的3044天,是神经管形成与闭合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间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将发生神经管缺陷。神经管缺陷的治疗费用 我国每年因神经管缺陷而造成的经济负担达2亿元; 美国每例脊柱裂患儿一生的平均花费大约是53.5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00万)。 对许多严重脊柱裂的小孩来说,整个

4、花费可能大大超过1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00万)。流行病学特征 性别差异:男少于女,1:24; 地区差异:农村发生率高于城市; 季节关系:冬春季节出生的无脑畸形多于其它季节; 文化程度:低者高于文化程度高者诊断和预防 诊断: 超声波诊断可靠准确。 可通过测定母体血清AFP进行筛查。 羊水AchE测定可将99%以上的开放性神经缺损诊断出来。预防:服用叶酸可有效地预防神经管缺损的发生。无脑畸形( 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管缺损,无脑儿通常为死产或产后一周内死亡。发病率国内为0.072%,再发风险35%,在某一家族中,同样畸形可能重复出现。病因尚不清楚。具有特殊的面部外貌,呈“蛙样”面容。 产前诊断 早期

5、宫内诊断有利提前终止妊娠。对有家族史者,在妊娠14-20w,行超声显像检查或/和羊膜腔穿刺。 羊水和母亲血中甲胎蛋白水平明显增高。 B超检查:颅骨穹隆缺如。 超声波对无脑儿检出率可高达100%。脊柱裂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发育畸形。这些畸形可致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脑积水、痴呆或合并其他四肢畸形。病因尚不清楚。临床上绝大多数发生在脊柱背侧,常发生在腰部或腰骶部分 类 根据膨出物内容不同可分为:脊膜膨出; 脊膜脊髓膨出; 脊髓外翻。 脊髓外翻为严重畸形,常伴有下肢麻痹、大小便失禁及脑积水。到目前为止,本病常无治疗方法,绝大部分在生后一周内死亡 。 诊 断 产前根据B超检查,主要发现软组织和骨特征。结合

6、母血或羊水AFP测定即可诊断。生后根据临床表现,一般诊断并不困难,同时应注意检查有无合并症 。 MRI检查:是目前对神经系统最直观的检查,可发现脊髓、脊神经及脊膜的膨出情况。 脑膨出 以脑膜和(或)脑组织通过颅骨裂向外膨出为特征的先天畸形,该畸形常位于颅骨中线,枕部最常见,根据膨出内容物分为:脑膜膨出;脑膜脑膨出。 病 因 神经管在胚胎第4周时尾端未闭合,神经管闭合不全因素很多很复杂,除部分原因是家族遗传性胚浆缺陷者外,多数发育异常与胚胎时期最初的数周内孕妇受外伤、感染、代谢性疾病、中毒和气候因素有关。 诊断和治疗 诊断:产前B超可发现颅骨旁突出团块。临床表现及囊肿生来具有,位于正中线,CT及

7、MRI的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治疗:诊断明确后,应及早手术治疗,有人主张生后一周黄疸期过后施行手术。 先天性脑积水(congenital hydrocephalus) 我国先天性脑积水发生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市,但城市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据统计,高龄产妇的小儿发病率高。 产前诊断对降低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 提高产前诊断仍是降低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诊断和治疗 诊断:产前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出生后:头围增大超过35cm;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检查其前囟、骨缝、颅骨等临床表现;B超或CT、MRI发现脑室明显扩大;动态监测颅内压可作出诊断。 治疗:先天性脑积水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叶 酸1、定义 叶酸是一种不耐热

8、、低密度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它最初是从菠菜叶子中分离提取出来的,并因此得名。人类细胞不能合成叶酸, 叶酸的化学名为“碟酰谷氨酸”,系由喋啶、对氨基苯甲酸与谷氨酸结合而成叶酸的分解微溶于水,磺胺药剂、阳光、雌激素、食品加工(特别是煮沸)、高温、紫外线可使叶酸溶液失去活性,碱性溶液容易被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对热不稳定,故应遮光,密封保存叶酸在体内过程叶酸经口服给药,在胃肠道(主要是十二指肠上部)几乎完全被吸收,520分钟后可出现在血中,1小时后可达最高血药浓度。大部分主要贮存在肝内,血浆半衰期约为40分钟。由胆汁排至肠道中的叶酸可再被吸收,形成肝肠循环叶酸的作用及功能 叶酸是合成核酸时所需的辅酶,叶

9、酸不足,影响核酸合成,影响正常细胞分裂与复制。 帮助调节胚胎神经细胞发育,防止先天性神经管缺陷。 制造红血球不可缺少物质(与B12),预防治疗叶酸贫血症。 保护粘膜;粘膜是细胞分裂、衰亡、再生的十分活跃部位。 抗癌作用;叶酸和烟酸一道能阻止自由基对染色体破坏。叶酸的其他好处 有研究提示增补叶酸可以预防部分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缺陷、肢体缺陷和泌尿道缺陷。 叶酸可以降低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而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脏病和脑卒中(中风)的风险增加有关。 叶酸可能在预防乳腺癌、宫颈癌、直肠癌和肺癌方面起作用。 叶酸可能预防老年痴呆症和抑郁症的发生。影响叶酸吸收的原因 某些抗惊厥药、口服避孕药能降低叶酸

10、的血浆浓度,严重时能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还有在妊娠,哺乳期间,都可导致体内叶酸需求增多,是叶酸补充的指征。 叶酸的不良反应 正常量的叶酸补充对准妈妈来说是必须的,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很少发生中毒反应。 偶可见过敏反应。 个别病人长期大剂量服用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 严重者影响锌的吸收而导致锌缺乏、腹中的宝宝发育迟缓、出生时体重偏低等情况 此外,大剂量的摄入叶酸,还会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从而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 大量服用叶酸时,可出现黄色尿。 服用叶酸的注意事项 维生素C与叶酸同服,可抑制叶酸在胃肠中吸收, 大量的维生素C会加速叶酸的排出,所以,摄取维生素

11、C在2g以上的人必须增加叶酸的量; 抗生素类药物可影响微生物法测定血清或红细胞中叶酸的浓度,出现浓度偏低的现象。 服用苯妥英(抗癫痫药),或服用雌激素、磺胺类药物、苯巴比妥(安眠药与镇定剂)、阿司匹林时,应该增加叶酸的摄取量准爸爸也不能忽略叶酸 叶酸是提高精子质量的重要物质。当叶酸在男性体内呈现不足时,精液的浓度及精子活动能力下降,会使受孕机会减少。 由于叶酸参与了体内遗传物质DNA和RNA的合成,所以传递着遗传信息的“种子”也离不开叶酸。富含叶酸的食物n 深绿叶蔬菜n 水果及橙汁n 干果和坚果n 动物肝脏和鸡蛋等n (注意:烹调和储存会破坏食物中的部分叶酸,人体吸收利用度较低)n 合成叶酸比

12、食物中天然叶酸更容易吸收n 食物中天然叶酸吸收率是50%n 强化食品中叶酸吸收率是85%n 合成叶酸的可吸收率是100%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叶酸 人体不能合成叶酸,也不能大量在体内储存叶酸,体内的总量仅5mg-6mg,完全依赖外源性物质供给,所以我们必须每天摄入满足几天功能需要的叶酸量。增补小剂量叶酸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l 研究显示,在怀孕前3个月到怀孕后头3个月,通过服用0.4mg叶酸,以及摄入富含叶酸的健康食物或叶酸强化食品,可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风险50%-70%。预防NTD发生的叶酸剂量 所有育龄妇女每天应补充0.4mg(1片)的叶酸。这个建议同样适用于青少年的女孩。 生育NTD儿的高危妇女,如果计划再次妊娠,从怀孕前3个月开始至怀孕后头3个月,每天需要服用4mg(10片)叶酸。叶酸最大摄入量 正常育龄妇女每天服用不要超过1mg。 目前尚未发现叶酸的毒性剂量。 不要以服用大量含有叶酸的多种维生素来补充叶酸,因为这样可能导致其他维生素的摄入过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