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271855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漏教学设计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香雪小学 钟柳静 邮编:510530 电话:13580498619【教材内容分析】漏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三课。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围绕“漏”展开,老虎和贼因做贼心虚对“漏”极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故事读来幽默有趣。故事行文很有规律,基本上采取“甲怎么样,乙怎么样”的形式展开,抓住规律,品味人物心理活动、语言描写的奥秘,为复述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认识“贼、脊”等8个字,会写“漏、贼、驴”等13个生字,会写“飞虫、决定”等8个词语。2.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知道悬念、巧合等在

2、这篇文章中的运用,知道文章的构思。3.阅读课文,能根据示意图讲故事。【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学重、难点】发现故事的结构和行文规律,学习复述故事。【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小时候,我最喜欢听爷爷讲故事了!什么七仙女、过海八仙、济公传奇,都让老师特别着迷。课前,老师也给大家带来几个故事,请根据图片说出它们的名字。2.出示课件,包括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3.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民间故事(板书)。民间故事是人们从生活出发,在口口相传中加以改编创作,甚至加上超自然的情节流传开来的故事。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

3、一篇有趣的民间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特别,只有一个字漏,但是这篇故事却很长。5.范写课题,学生跟着书空。观察字形引导推测“漏”的意思。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从“民间故事”切入,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体裁。再以标题为切入点,引导写字、理解字意,为全文的理解奠定基础。】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1.出示要求,初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课前预习过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思考:(1)故事的主要角色有哪些?(2)老虎和贼认为“漏”是指什么?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又是指什么?2.检查预习,读准字音出示生字词语:漏雨 喂养 小胖驴 做贼 恶狼 莫非 厉害 抱住 骨头架 粘胶 脊背 甘心(1)同桌互读,检查。(2

4、)指名读,正音。(3)去掉拼音,读给同桌听。(4)齐读。3.理清脉络,随文识字(1)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谁?(2)指导书写“贼”。左边一个贝,宝贝的贝,贼要偷的是值钱的东西。右边是个戎,是武器的意思,贼随身带着武器,是因为做贼心虚。(板书)(3)“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会让贼如此害怕?出示课件。知道老虎和贼认为的“漏”是指一种可怕的怪物,引导学生从心理活动、语言描写中概括内容,理解“走南闯北”、“翻山越岭”的内涵。(4)然而,老婆婆和老爷爷指的“漏”是屋顶漏雨。【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程度,并通过多次巩固积累下来。再从“漏”入手,理解老虎和贼、老公公老婆婆所说的“漏”的不同内涵,体会“做贼

5、心虚”为推动故事情节起到的作用。】三、再读课文,初涉写法1.留个悬念让读者挂念你是从哪里知道老婆婆和老爷爷指的“漏”是屋顶漏雨的?作者为什么不一开头就告诉读者老公公老婆婆就怕屋顶漏雨呢?原来,这是要设置悬念。(板书:悬念)2.无巧不成书(1)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接力读。这是一头怎样的驴?指导书写:驴、脊。左边一个马,右边一个户,个头比马小,耳朵比马大,这就是驴。积累运用有关“驴”的食物、成语、俗语、人物等。(2)喜欢这头驴吗?还有谁惦记着这头驴。师引读:一天晚上,下着蒙蒙小雨。老虎来了,贼也来了。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抓关键词“蒙蒙小雨”、“也”体会故事情节的巧合。(3)发现文章巧合之处(板书:巧

6、合),引导了解故事的写法。3.谁先谁后有顺序(1)看,山上住着一只老虎,山下住着一个贼。老师把其中的人物去掉,你能把文章内容填完整吗?课件出示:山上住着一只( 老虎 ),山下住着一个( 贼 )。( )嘴馋,一心想着吃这头小胖驴;( )手痒,一心想着偷这头小胖驴。 一天晚上,下着蒙蒙小雨。( )来了,( )也来了。( )用爪在墙壁上抓,( )用手在屋顶上挖,不一会儿,墙被( )抓了个窟窿,屋顶被( )挖了个窟窿。( )钻进驴圈,( )也正想往下跳。忽然,老爷爷和老婆婆在里屋说起话来,( )和( )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老爷爷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

7、怕,就怕漏!”( )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2) 学生填空。指名说,找规律,发现人物出现的顺序是老虎贼老虎贼。(板书:顺序)(3) 再次出示填空,了解除了按照顺序来写,文章也有变化,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4.反反复复有奥秘 出示句子,回顾蜘蛛开店的内容,发现文章句子表达上反反复复的特点。(板书:反复)【设计意图:这是一篇民间故事,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故事开头就设置了悬念,到文章结尾才揭示秘密,且情节巧合,按一定顺序来写,耐人寻味。教学中,引导孩子进入文本,发现文章

8、的写作奥秘,并将识字、语言积累、表达贯穿其中,使课堂灵动起来。】四、梳理内容,复述故事1.提炼小标题(1)出示“虎驮着贼,贼骑着虎”这一片段,用简短的话概括内容,提炼小标题。(2)抓住语言、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内容,体会理解,为复述打下基础。(3)尝试复述这一部分内容。2.梳理概括(1)出示插图。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仿照刚才的方法,根据这两幅图把围绕老虎和贼发生的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2)概括内容。串联全文脉络,分别是“虎驮着贼,贼骑着虎”、“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虎贼对视,吓昏过去”,提示文章也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3)出示示意图,四人小组演练轮流复述故事。(4)推荐小组复述

9、故事。3.引导讲故事根据示意图,引导学生尝试完整地讲故事。【设计意图:本单元共选了4篇故事,“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讲故事,是本课的教学突破口。以第一个故事情节为引子,教师指导师范方法,接着用上同样的方法梳理概括内容,并引导学生借助提示,搭建支架,理清通篇脉络,讲好一个个故事,再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训练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五、拓展延伸,主题阅读1.推荐阅读地主和雇农的故事济公活佛等。2.读中国民间故事老虎外婆,并思考:(1)四姐妹是怎样“虎口脱险”的?(2)故事里有哪些“巧合”之处?(3)尝试复述故事。【设计意图:通过一篇文章带出一类民间故事,这是群文阅读的好方法。教师明确引导推荐书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从这个故事的写法出发,借“巧合”为思考的切入点,紧密贴近课文,又巩固了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用上课上学习的方法,再次搭建支架,学会复述文章。】27 漏【板书设计】民间故事:怪物悬念做贼心虚漏雨巧合顺序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