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业务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271546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业务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医院业务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医院业务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医院业务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医院业务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业务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业务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doc(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业务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概要11.2 项目业主简介21.3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2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5 简要结论4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62.1 项目建设背景62.2 项目建设原由7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2.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0第三章 卫生资源现状及需求量133.1 卫生资源现状133.2 卫生资源需求量15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164.1 建筑工程164.2 建安工程164.3 装饰工程174.4 配套设施工程17第五章 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185.1 建设地址185.2 建设条件18第六章 建设方案设计246.1 建

2、设目标246.2 建设原则246.3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256.4 建安工程设计296.5 装饰工程方案设计426.6 配套设施工程设计43第七章 节能设计467.1 节能设计依据467.2 节能措施467.3 节能效果53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548.1 环境质量标准548.2 项目场址环境现状558.3 建设期与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558.4 环境保护措施558.5 环境影响评价60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629.1 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629.2 劳动安全设施639.3 消防设施64第十章 医院机构及人员配置6710.1 中医院组织机构6710.2 中医院人力资源配置6810.3 人员培训

3、68第十一章 项目工程管理7011.1 项目工程管理7011.2 工程建设监理7111.3 工程建设合同管理7111.4 工程质量管理72第十二章 项目进度及招标方案7312.1 建设实施进度7312.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7312.3 招标方案74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813.1 投资估算7813.2 资金筹措81第十四章 效益分析与社会评价8214.1 财务评价分析8214.2 不确定性分析8514.3 社会评价87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9015.1 风险因素识别9015.2 风险评估9115.3 风险防范对策92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9316.1 结论9316.2 建议93附表、附图95

4、附表1 项目总投资汇总表96附表2 建设投资估算表97附表3 建筑工程投资估算表99附表4 配套设施投资估算表101附表5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明细表102附表6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103附表7 经营(销售)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测算表104附表9 成本费用支出估算表107附表10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8附表11 银行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0附图111附图1 在重庆的区位关系图111附图2 中医院业务综合楼平面图112附图3 中医院业务综合大楼效果图113附件附件1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件2 建设用地批准书中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名称:中医院

5、业务综合大楼建设项目1.1.2 项目性质:新建1.1.3 主管部门:卫生局1.1.4 项目业主:中医院1.1.5 法人代表:周全昌1.1.6 项目建设地点:重庆平都大道东段198号 1.1.7 项目建设规模:该项目建设用地2XXX.Xxm2,配套绿地面积173 m2,建筑面积2X&m2的门诊及住院综合大楼。使中医院新增病床床位360张,达到5#0张床位。 1.1.8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为建筑工程、建安工程、装饰工程和辅助设施工程。具体包括:门诊部2427m2、住院部14625m2 、手术室1210 m2 ,培训及会议用房500m2、地下车库2927 m2(停车位156个)、辅助用房55

6、2m2 ;建安工程包括:建筑面积2X&m2 的电气、给排水、空调与通风和消防;装饰工程包括:、外墙装饰19473m2 (其中玻璃幕墙1680m2)、室内装饰102159 m2(手术室流程装饰1210m2);配套设施工程包括:5部电梯及1套中央空调购置安装和供氧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的购置安装等。1.1.9 建设周期:38个月,即2010年10月2013年12月1.1.10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7XXx0.4&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6374.84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69.33 万元、基本预备费357.21 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299.04万元。1.1.11 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总投资7XXx

7、0.4& 万元,资金来源为国家补助22#&.00万元,银行贷款5000.00万元,单位自筹资金600.42 万元。1.2 项目业主简介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重庆市示范中医院。占地31亩,编制床位2#&张,现住院部只能安置床位116张,有在岗职工247人。拥有的先进大中型医疗设备能完全满足临床诊治需求。医院年门诊近9万人次,住院8000余人次,手术近2#&0台次。是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等多家大中专院校临床教学和定点实习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质量监测网点。 医院设有内科、儿科、普外、骨科、妇产科、急诊科、五官科、口腔科、针灸科、肛肠科等20余个

8、临床及职能科室,能开展各种疾病的诊治。&中医院正在向三甲中医院目标迈进。1.3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3.1 编制依据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2.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3.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5-2020)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5.关于农村卫生改革和发展指导意见国办发【2#&1】39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7.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8.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8)(建标【2#&8】164号)9.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改经体【2#&7】1248号)1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9、计划纲要11.城总体规划(2#&3-2020年)12.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06一2#&8)1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6-2020年)14. 国家颁布与本项目相关的设计规程、规范;15. 业主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1.3.2 研究范围本报告研究范围包括中医院业务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的建筑工程、建安工程、装饰工程及配套设施工程。本可行性报告以项目业主单位提供的基本资料、国家有关政策及编制单位的市场调研数据为依据,重点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工程建设方案、投资估算、运行费用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项目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 位指标备 注1总用地面积

10、m2 4X2配套绿地面积m21733新增床位床3604总建筑面积m2 2X&4.1门诊部m2 24274.2住院部m2 146254.3手术室m2 12104.4培训及会议用房m2 5004.5辅助设施用房m2 5524.6地下车库m2 2927停车位156个5容积率4.396建筑密度%54.167绿地率%4.058总投资万元7XXx0.4&8.1工程建设费用万元6374.84 8.2工程其他费用万元769.33 8.3基本预备费万元357.21 8.4建设期贷款利息 万元299.049资金筹措万元7XXx0.4&9.1国家补助万元22#&.009.2银行贷款万元5000.009.3单位自筹万

11、元600.42 10总投资收益率 %18.71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13.212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 万元2637.28 13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年8.5914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年8.5715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53.31.5 简要结论本项目作为公益性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和要求,其建设极好地弥补中医院业务用房紧张的局面,有助于完善医院功能,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使中医院在医、教、研、保等方面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项目建设不但可提高及周边区域的整体医疗水平,而且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利于

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项目选址适宜,建设规模适当,建设方案合理,技术经济上可行,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本项目建设可行。2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2.1 项目建设背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注重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卫生队伍已具规模,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药生产供给能力显著改善,中医药

13、事业得到继承发扬。卫生改革取得成效并逐步深化,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部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已得到控制或基本消灭。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70岁,婴儿死亡率由千分之二百下降为千分之三十一点四。四十多年来,卫生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卫生人员为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应该看到,当前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地区间卫生发展不平衡,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卫生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存在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现象,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卫生工作尚未得到全社会的充分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领导需要进一步加强,卫生改革亟待深化。今后一段时间卫生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卫生服务和提高生活质量将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