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综合物流产业园进出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27154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62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抚州综合物流产业园进出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抚州综合物流产业园进出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抚州综合物流产业园进出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抚州综合物流产业园进出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抚州综合物流产业园进出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抚州综合物流产业园进出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抚州综合物流产业园进出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抚州综合物流产业园进出道路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抚州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抚州市市直办公大楼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344100建设地点抚州市抚北镇展坪乡,向莆铁路以西,温泉大道以南,白鹭山油库以北位置立项审批部门抚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抚发改投资字201521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E4812公路工程建筑占地面积(m2)178400绿化率(%)/总投资(万元)123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39%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8年3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建设项目的由来抚州综合物流产业园位于抚州市临川区抚北镇,该产

2、业园占地面积933亩,是江西省及抚州市的重点项目。为了打通抚州综合物流产业园的快速通道,对接温泉大道高速连接线,建设单位抚州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决定投资12300万元,建设抚州综合物流产业园进出道路建设项目(以下称“本项目”)。起点起于纬七路与经二路交叉路口处,沿经二路向北至纬五路,再沿纬五路向西至经三路,后沿经三路向北终于已建成的温泉大道。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全长4.428km,红线宽40m。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排水、景观绿化、交通标志标线及地下管线工程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抚州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现正式委托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

3、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刻派人前往现场实地踏勘,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6)中的有关要求和技术规范,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作为项目建设的依据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依据。二、建设位置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抚州市抚北镇展坪乡,向莆铁路以西,温泉大道以南,白鹭山油库以北位置。道路起于纬七路与经二路交叉路口处,终于已建成的温泉大道。起点坐标1161658.60E、280016.27N,终点坐标1161524.82E、

4、280149.15N。项目地理位置及线路走向见附图1。三、工程建设内容1、项目组成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及相关给排水、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道路采用沥青路面,道路红线宽40m,全长4.428km。另外根据规划,交叉口均采用平交交叉,没有立交工程,也不含隧道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178400m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道路具体路线走向见表1。表1 道路情况一览表路段等级起点讫点长度宽度车道数路线走向起点-纬五路城市主干道纬七路与经二路交叉口纬五路1127.2m40m4车道东南-西北纬五路-经三路纬五路经三路618.4m40m4车道东北-西南经三路-终点经三路温泉大道2682.4m40m4

5、车道东南-西北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表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采用技术指标道路长度米4428红线宽度米40设计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Km/h40最大纵坡%1.340最小纵坡%0.300最大坡长米1127.687最小坡长米598.574凸形竖曲线最大竖曲线半径米/处15000/1最小竖曲线半径米/处12000/1凹形竖曲线最大竖曲线半径米/处25000/1最小竖曲线半径米/处20000/1竖曲线占路线总长%16.127变坡点个数个4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次0.8912、 道路工程道路工程包括路基和路面工程。(1)路基工程路基标准横断面:横断面布置为:3m人行道+5.5m非机

6、动车道+3.5m绿化带+16m行车道+3.5m 绿化带+5.5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道路总宽40米。图1 设计标准横断面图道路平面设计 道路全线占地均为农用地。起点起于纬七路与经二路交叉路口处,沿经二路向北至纬五路,再沿纬五路向西至经三路,后沿经三路向北终于已建成的温泉大道。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全长4.428km,红线宽40m,设计行车速度40km/h。道路纵断面设计本工程所处区域地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为平缓。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主要根据道路两侧地势、现有道路标高、两侧建成区地坪标高、 城市防洪标高及相交道路等控制性标高来确定,并结合地下管线、排水要求综合考虑。(2)路面工程根据道路等级

7、、交通量,沥青路面以轴载100kN的双轮组单轴为标准轴载,设计使用年限15年。设计道路面结构方案如下:行车道路面结构4cm 细粒式沥青砼上面层6cm 中粒式沥青砼中面层8cm 柔性基层1cm沥青砂下封层20cm 水稳上基层20cm 水稳下基层20cm 未筛分碎石垫层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4cm 细粒式沥青砼上面层6cm 中粒式沥青砼中面层1cm 沥青砂下封层18cm 水稳上基层18cm 水稳下基层20cm 未筛分碎石垫层人行道结构型式6m 荷兰砖3cm 厚1:2水泥砂浆15cm 水泥稳定砂砾3、 道路排水工程道路排水采用分流制。道路左右两侧分别布置雨、污水管,雨水管道布于非机动车道下,距道路中线1

8、3.5米。雨水管道流向基本与道路纵坡方向一致。污水管道布于非机动车道下,距道路中线15.5米。污水管道流向基本与道路纵坡方向一致。(1) 雨水工程1) 雨水管线流向及排出雨水流向:雨水管基本流向与道路纵坡一致。雨水排出口:该道路雨水排入K0+000处4.53米箱涵、K1+853处4米宽明盖板涵、K3+137处2.52.5米暗盖板、K3+250处42.5米暗盖板涵、K4+428处32.5米暗盖板涵。2) 雨水管线平面布置雨水管布于道路左右两侧非机动车道内距道路中线13.5米处,雨水管主管管径为DN600-DN2000mm,预留管支管管径为DN600mm。K0+000-K1+840段雨水排入K0+

9、000处4.53米箱涵,雨水主管管径为DN600-DN2000mm;K1+840-K2+080段雨水排入K1+853处4米宽明盖板涵,雨水主管管径为DN600mm-DN800mm;K2+080-K3+220段雨水排入K3+137处2.52.5米暗盖板,雨水主管管径为DN600-DN1800mm;K3+220-K4+040段雨水排入K3+250处42.5米暗盖板涵,雨水主管管径为DN600-DN1800mm;K4+040-K4+428段雨水排入K4+428处32.5米暗盖板涵,雨水主管管径为DN600-DN1200mm;说明:部分穿过盖板涵的检查井,仅为示意,方便排水纵断面图的绘制,施工时只需将

10、管道通过盖板涵墙身穿洞接入盖板涵内即可,不需设置检查井。(2) 污水工程1) 污水管线流向及排出污水流向:污水规划滞后于本次道路排水设计,根据业主意见及规划部门意见暂排入就近水体,远期接入污水处理厂内。污水排出口:该道路污水排入排入K0+040处4.53米箱涵、K1+853处4米宽明盖板涵、K3+137处2.52.5米暗盖板、K3+250处42.5米暗盖板涵、K4+428处32.5米暗盖板涵。2) 污水管线平面布置污水管布于道路右侧行车道内距道路中线15.5米处,污水管主管管径为DN400-DN800mm,预留管支管管径为DN400mm。K0+000-K1+840段污水排入K0+000处4.5

11、3米箱涵,污水主管管径为DN400-DN800mm;K1+840-K2+080段雨水排入K1+853处4米宽明盖板涵,污水主管管径为DN400mm-DN500mm;K2+080-K3+220段污水排入K3+137处2.52.5米暗盖板,污水主管管径为DN400-DN800mm;K3+220-K4+040段污水排入K3+250处42.5米暗盖板涵,污水主管管径为DN400-DN600mm;K4+040-K4+428段污水排入K4+428处32.5米暗盖板涵,污水主管管径为DN400-DN500mm;说明:部分穿过盖板涵的检查井,仅为示意,方便排水纵断面图的绘制,施工时只需将管道通过盖板涵墙身穿洞

12、接入盖板涵内即可,不需设置检查井。4、照明工程本次设计照明光源选用新型LED节能路灯作为本工程,灯具选用半截光型防水防尘灯。拟采用单杆高低臂路灯,杆高9米,悬臂1.5米,双侧布置,间距30米。灯具采用LED灯具,功率为120+80W。6、工程占地道路起于纬七路与经二路交叉路口处,终于已建成的温泉大道,设计行车速度40km/h,全长4428m。道路全线占地面积约178400m2,均为农用地(其中耕地46466.7m2),见附件5。四、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预计工期为3个月(2017年12月-2018年3月),施工期高峰人数约为15人。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无原有环境污

13、染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抚州市辖区位于江西省东部,市政府驻临川区。东邻福建省,南接赣州地区,西连吉安、宜春,北毗南昌、上饶。南起北纬26度29分,北抵北纬28度30分,南北全长约222公里。东起东经117度18 分,西自东经115度35分,东西宽近169公里。临川区主城区以燕归路为界,北面大致为老城区,南面为新建成区。根据抚州市城市总规划(20012020),抚州市中期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是建设新城区和工业园区,改造旧城区。未来抚州市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将向迎宾大道、赣东大道、金巢大道

14、相交区域迁移,新旧城区通过即将改造的赣东大道、金巢大道、钟岭大道西延伸段、燕归路相联,将集中体现抚州市城市风貌。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抚州市抚北镇展坪乡,向莆铁路以西,温泉大道以南,白鹭山油库以北位置。起点坐标1161658.60E、280016.27N,终点坐标1161524.82E、280149.15N,全长4428km。项目地理位置及线路走向见附图1。2、地貌抚州市城区地势大致自南向北逐渐倾斜,南高北低,南部为红壤低岗,东、西、北临抚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本工程所涉及的道路改造工程均为于抚州市城区南部。城区地面高程在3952米之间,南部和北部相对高差在1020米之间,坡度和缓,一般在10度以下,城区地形形态和地貌类型比较简单。抚州市城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3、地质抚州市地质以第四系松散堆积和白垩系上统南维群红色物为主;白垩系下统赣州组见于深部;南部钟岭乡还有侏罗系,上统打鼓顶组的凝灰岩出露。抚州市城区处于抚州盆地中部,为大片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其岩零星露出,构造简单;主要是走向东北、倾向西北的单极构造,市区南部为红土丘陵,东、西、北沿河地带为广阔的冲积平原。抚州市新城区地处沿河西侧,为一级堆积阶地,构成河床冲积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