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材新课标湘教版二年级(上)第五课《古诗二首》教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271506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材新课标湘教版二年级(上)第五课《古诗二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教材新课标湘教版二年级(上)第五课《古诗二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教材新课标湘教版二年级(上)第五课《古诗二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教材新课标湘教版二年级(上)第五课《古诗二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材新课标湘教版二年级(上)第五课《古诗二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材新课标湘教版二年级(上)第五课《古诗二首》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古诗二首一、本课重难点:本课重点:1、认识本课6个生字(能、浪、万、斜、渔、舟)。学会新笔画,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受风的威力和渔者的辛劳。本课难点:在朗读中感悟风的威力和渔者的辛劳。二、本课学法:首先学会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其次配合插图和关于风的知识、捕鱼知识,能够自主理解、体会风的威力和捕鱼的辛劳;然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激发对大自然和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最后背诵课文。三、概括主题:风作者通过写风表现出来的不同情形,把风人格化了,进而表达出作者对风的喜爱与敬仰之情。江上渔者作者通过对观者和渔者的行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从而激发对

2、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四、多音字:没小辉站在高处,没(mi)有没(m)入洪水中。五、解疑难:想象渔者捕鱼的情形,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茫茫的江面上波涛汹涌,渔民驾着一叶小舟在风浪中捕鱼。从中可以看出渔民生活的艰辛,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点拔:朗读课文时要注意用饱满的感情。朗读第一首诗时要把对风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朗读第二首诗时要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读出来。要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背诵下来,深入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风教学目标: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体会风的特点,扩展想象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仿编诗歌。 3、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验诗歌中蕴含的美感。教学重点

3、:学习并理解作品风及其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体会风的特点,扩展想象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仿编诗歌,锻炼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过程:1、听记(关于风的词语或古诗)2、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风”的诗歌。(屏幕出示)3、学习诗歌(1)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你们喜欢这首诗吗?那就用你最喜欢的方式用心读读吧?读不少于三次,希望你读出风的调皮、可爱、稳重。(2)再指名读、齐读(3)读了这么多次,你有什么发现?4、拓展想象(1)展开你丰富的想象,“风”还会像什么?它还会做些什么?(2)生想象说话。5、仿写诗歌(1)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如果把你说的写下来就是一一节很美的诗,请同学们学着这首诗的写法,你也来

4、当一回小诗人吧!(2)出示写话要求:当回小诗人吧!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学用比喻、拟人的方法,以风为题仿写一首小诗。有难度的同学可以在原文上续写一两节诗。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3)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4)展示学生作品。板书: 三秋叶 二月花风万竿斜 千尺浪江上渔者教学目标:1、学习江上渔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渔民的劳动辛苦。2、根据诗句内容结合实际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解诗题。(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锄禾这首古诗,谁来背诵一遍。(学生背诵)教师结合古

5、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内容,说一说,诗中讲了些什么?(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你可读得真好。但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背古诗,教师抓重点词语进行绘画,进步说出自己对农民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深切感受。(2)你们可真了不起,知道他人劳动的辛苦,出示下面这段话,听老师讲故事。(多媒体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于是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鱼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

6、诗。)(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2、读诗解意。(1)解诗题:同学们,你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学生:江上打鱼的人。(教师引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理解: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2)介绍作者:范仲淹 (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3)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识读词语“鲈鱼”一种头大嘴大,背部青色,腹部白色,鱼鳞上带有黑色斑点。它生性凶猛,爱吃小鱼、小虾.生活在渤海湾、黄海、长江流域。(4)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谁会读这首诗。指名读全诗

7、,注意读准字音。(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 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各别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5)自由朗读:请同学们在高山流水音乐中,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接下来,让学生个别朗读,互相做出评价。学生齐读。(6)解词连句知大意。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

8、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板书)注释:往来:来来往往。但:只。美:鲜美。一叶舟:像树叶一样的小船。(加强比喻句训练,让学生说出几个句子。)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风浪。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7)学生交流: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抒发自己对渔民的感受。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捕鱼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渔民为了捕鱼随时都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8)教师小结: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江上渔者也很辛苦,真是“谁知盘中鱼,条条皆辛苦。”板书:江上渔者出没风浪(艰辛) 爱 往来人 鲈鱼 (鲜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