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五千年历史.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9253899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陇南五千年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陇南五千年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陇南五千年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陇南五千年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陇南五千年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陇南五千年历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陇南五千年历史.doc(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陇南五千年是我为陇南文化建设奉献的一份薄礼。写陇南是我的一个心结,写陇南历史是我的一个梦想。十年前,我在兰州见到两本书,一本是甘肃古代史,一本是甘肃古代史话,这两本书很少提及陇南历史。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萌发了写一本陇南历史的想法。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努力,今天终于圆了这个梦。只有深入研究陇南历史,才能深刻理解陇南历史。陇南五千年就是在深入研究陇南历史的基础上完成的。谈点粗浅的认识。也是我编写陇南五千年的指导思想。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我出版的几本书都是夕阳之作,但对我人生的意义是重要的,因为它回报了我终生的追求,圆了我终生的文学梦。这些著作都有序,有的有跋,见之于报刊的读后感也不少。应该说,这些都是我

2、著作的组成部分。为了铭记这段难忘的经历,我选取了部分的序、跋和读后感,收入我的回忆录。我还选取了每部书中二至三篇文章,也随回忆录记载于此,便于我随时翻阅。一、陇南历史的发展轨迹中国的历史是由每个朝代的兴衰存亡组成的,而朝代的更迭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搞清楚了陇南的朝代更迭史,就搞清楚了陇南历史的发展轨迹。我国的朝代更迭是在腥风血雨中完成的。陇南也不例外。翻开陇南的历史,有一股血腥味扑鼻而来。西汉灭亡,东汉建立,陇南为地方豪强所控制。刘秀用兵十多年,陇南才归顺朝廷。三国时期,陇南是魏蜀交战的战场。魏晋南北朝,氐羌地方政权在陇南割踞300多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陇南全境为地方势力所统治。李世

3、民频频交战陇南,陇南始为唐朝所辖。五代时期,陇南是川蜀屏障,南北交战达60余年。赵匡胤建立宋朝,陇南西北屡为吐蕃所占,朝廷以力降蕃,以信服蕃,收复岷宕二州,战乱达数十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数十万大军屯集陇南抗金保蜀。蒙古兵灭亡南宋,发生在陇南的战争是残酷的,西和州、阶州、文州州城被毁,知州被战死。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颖川侯傅友德奇袭陇南,收复阶文,明朝大将汪兴祖战死在文县的五里关。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明末旧将和吴三桂兵战踞陇南,反叛朝廷,战争持续20多年。以东汉初年的战争为例。建武元年公孙述在成都自立为天子,完全占有益州之地。二年,天水人隗嚣自称西州大将军,割踞陇右伺机自立。武都郡为隗嚣所有

4、。建武七年,隗嚣被公孙述立为朔宁王。刘秀征讨隗嚣达十数年之久,发生在陇南的战争不断。西城一仗,隗嚣溃败而逃,忧愤而死。由此可知,陇南的朝代更迭不是平稳过渡的,非战争的,而是残酷的,血腥的,悲壮的。透过风云激荡的朝代更迭,我们清楚地看到陇南历史的发展脉络,发展轨迹。即从秦汉到明清,陇南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同源、同步,犹如滔滔江河的涓涓细流。换言之,陇南的历史不是静止的、孤立的,是中华民族发展史在陇南的折射。二、陇南历史的发展规律。演绎出最为璀璨,最为壮丽的历史画卷。出现了许多。一是伏羲降生仇池山。伏羲的降生拉开了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大幕,也揭开了陇南历史文明的序幕。二是秦人建国西汉水。秦人的

5、崛起,开辟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把陇南的历史文化推上了时代的顶峰。三是汉武帝设置武都郡。武都郡的设置是陇南历史转折的重要标志,陇南开始走进了中原文化的怀抱,并很快进入农耕社会。四是西狭摩崖石刻的建造。西狭颂见证着东汉时期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的构成,见证着陇南历史文化所达到的高峰。五是诸葛亮六出祁山。祁山是三国时魏蜀交战的古战场,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在这里交会,加速了陇南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六是氐羌民族的崛起。氐羌地方政权的频频建立,加速了东西文化的交融。仇池国是北魏附属国。北魏全面推崇汉文化,创立了石窟文化。仇池国最大的贡献是佛教文化的迅速传播。法镜寺石窟、八峰崖石窟、佛爷崖岩石造像,

6、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仅在陇南有划时代意义,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演进起了重要推进作用。唐代之后,我国政治中心东移,陇南发生的重大事件少,除了南宋抗金保蜀而外,大量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记录。它雄辩地说明,陇南的历史源远流长,开展较早;陇南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璀璨夺目。正式从此。进程。两千年间,精疲力尽。先后,吐蕃占领时期,达二三百年之久,对陇南经济社会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和限制。三、陇南历史的地域特色。诸葛亮北上陇南,与曹魏交战。留下无数险关要隘。最著名的如北部的仙人关、盐关、坦途关、白马关、望关、散关;南部的花石关、玉垒关、火烧关、五里关、柴门关等等。陇南,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复

7、兴演绎了一幕幕激越壮烈的战歌,也造就了无数叱咤风云的民族英杰,他们的骨魂就埋葬在陇南。这是陇南最壮丽的一幕。今天,我们仍可在宕昌国的残垣上行走,在吐谷浑、木令征踞守的羊马城散步。倾听仇池山的风雷激荡,重上家计寨,与氐人对话。无论走到那里,都能目睹氐羌民族留下的遗址。我们由衷地感受到,陇南的发展离不开汉民族,也离不开氐羌等少数民族。嘉陵江漕运持续了一千多年。今日的碧口,仍然是陇南发展链上的一颗明珠,是难得的江南重镇。你可知晓,朱元璋 “广积粮”的治国之策,给陇南带来的变化有多么巨大。明清两代的造田运动和兴修水渠的热潮,持续了数百年,不逊于农业学大寨期间的农田水利建设规模。今天,我们看到的石坎梯田

8、,灌溉渠系,绝大部分都是那个时期保留下来的。我们的先民在发展农业上所倾注的心血是惊人的,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尤其那些花灯戏、高山戏、陇南影子腔等散发着陇南泥土芳香的艺术之花,以及艳丽多姿的民俗文化,让我们看到了陇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碑石文化在陇南历史文化中的巨大魅力。碑石文化是陇南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刻在石头上的陇南历史。我用了很大精力,考察了陇南9县保存下来的碑石,那怕只有几个字,只要有史料价值,都如获至宝,把它们记录下来。我出版的石海觅踪陇南访碑记,就是这些碑文的记录。陇南五千年中,来源于碑石的资料占有很重要的比例,有些朝代的历史资料,多数是碑石提供的。这些碑石是当事人把当时发

9、生的事记录下来,刻在石头上,很真实,也很生动。有人问我,陇南的历史能不能说是璀璨的,我说为什么不能?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西狭颂摩崖石刻,有人对我说,东汉时的武都郡,政治上已经走向成熟,文化上可以与中原比美,经济上已经是完全的农耕社会,我会感到惊讶,会说那是吹牛。可是西狭颂明明那样写着:儒家思想已根深蒂固,成为统治者执政的最高思想准则;文学、书法、绘画,被推崇为汉代文化的典范,出现了仇靖、仇绋那样的国家级文学,书法大家,出现了一批架桥、修路、管理地方的郡府要员;民族团结,五谷丰登,社会太平。这就是碑石文化的巨大功用。碑石确实帮了我的大忙。史书中的吴挺传只有1700多字,而吴挺神道碑则多达7600多字

10、,是史书资料不能相比的。如果说大漠的历史是风沙雕成的,中原的历史是城堡铸成的,陇南的历史则是用石头刻成的。虽然有些夸张,但碑石文化可以称得上陇南最闪亮的一道风景。访碑是很辛苦的事。在徽县的古蜀道访碑,上青泥岭,下白水峡,发现了十多方碑。要识碑,要抄碑,一天下来腰酸腿痛,骨头散架了。访碑也是件很痛快的事。在岷江的阴平古道得到几方有价值的碑石,高兴得把什么都忘了。激情勃发,一连写了11首诗,高兴到了极点。可惜,陇南的碑石丢失太多。丢失一块碑,可能就是丢失陇南的一段历史资料。尽管为时过晚,我还是要说一声“救救碑石”。官德是指官员的政治品质。同时也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官员掌握着决策权和操作权,管理着一个

11、地方的人、财、物。官员的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的运行,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论语为政认为,“为政以德,就会像北极星一样,有群星环绕着它。”为政者缺德,就会导致“政息”。廉是官德的核心,勤是官德的基础,公是官德的前提,仆是官德的根本。廉能生威,勤能为民,公而无私,仆得民心。这是当今最大的政治。官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同时要用制度来制约和监督,用法制以法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把干部的精神振作起来,把党的形象树立起来,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附陇南日报刊登的一部宏大的陇南历史画卷(摘录)正值全民读书月活动期间,市委宣传部聘我为“陇南全民读书月形象代言人”。并在陇南日报刊登了我的个人简历和我写

12、的“读书感言”。我是拒绝充当这个“形象代言人”的,他们说已经上了文件,不能更改。我只好认了。个人简历是他们整理的,“读书感言”是我临时凑成的。附个人简历和“读书感言”。儿媳张文芹是个勤奋好学,勇于上进的人。大学毕业后被列为选调生进入地委机关。后来担任康县政府副县长,康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西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勤俭治家,关爱老人,婆媳之间亲如母女。我们有两个可爱的孙子。孙儿文旭弢,聪明憨直,重情义,有礼貌。有点文学方面的天赋,往往能出奇不意展示一下。他爸爸出了个作文题:“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立即出手写了一首诗。叫我惊讶。诗曰:孙女张元,有个性,有主见,学习勤奋,爱好多样。她的语文、英语

13、总是名列前茅。学校举办的作文和英语竞赛,她常常拿奖状。他(她)们俩就像正在绽放的花朵,朴实而灿漫。我们爱孙子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她)们都面临着高考的检验,但愿都能心随人愿,给我们一个惊喜。电信局副局长(陇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康县下乡时,偶然也记日记。不是工作日记,主要是记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给了我激情,给了我力量。选取了十数篇,录在这里,权当是我的工作情趣。也为我以后写绿色的梦积累了素材。随笔拾萃中年之后写了不少东西,比如序,碑文,读后感,散文,论文,乃至讲演稿。多为应时之作,也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选取若干篇,录在这里,作为纪念。1987年4月店子,在去店子的路上,我们被路旁的香椿树迷

14、住了。乔灌混生的丛林中,一棵棵香椿树,纵横交错地生长着,在我们的眼前闪动,伸伸手就能摸着。那嫩绿如翠的春芽,嫩得简直要流出水来,正在使劲地往上蹿。有了这许许多多的香椿树,那些高高矮矮的乔木丛灌,才显得更有生气,给这清静的山坡染上一层层青冥。环顾四周,青翠的香椿树在蓝天的沐浴下,踩着朵朵流云,一直向山顶攀去,开拓出一片香椿林的天地。这是一片真正的山珍。没有尘埃,没有污染,没有人间烟火的蒸腾,只有绝对的纯净。不仅是受人喜爱的野味,更成了发家致富的资本。1987年4月康南,初夏来临,走进康南的山山岭岭,最鲜艳,最繁茂,最动人的,是开满山坡的朵朵菌花,望不尽,赏不完。站在康南的每道山梁,每条沟壑,你会

15、被满目的青翠所倾倒。那是一色的青冈林。只要有一撮土,它们就会在荒坡上,道路旁,崖台上,石缝里,迅速地发芽,拼命地伸根。高高低低的杂灌林里也要播下自已的种子,没遮没拦地漫延伸展。从不谦让,从不满足。就是这些郁郁葱葱,绿染山川的青冈林,用自己呕心沥血的躯体营造了这花的圣殿,筑起了金光灿灿的花的丰碑。一段段青冈木截好了,有的点了耳菌,有的点了菇菌,铺开在一面面坡地上。到了雨后放晴天气,霞光如泻,大地如洗。载着一身菌种的菌棒,按捺不住清冷的寂寞。菌丝漫延开来,菌芽渐渐布满菌棒。经过一番春的骚动,菌芽迅速膨胀,奇迹般地开始鲜活起来。就在漫不经心的夜晚,一堆堆耳芽迅速地绽成了芽片,小片又拓展成大片,色泽也

16、由淡黑变成深黑。每一片展开的耳片,像人的一只耳朵,无数朵耳片连在一起,宛若一朵盛开的墨菊。这就是木耳。一架架香菇菌棒上也顶出一点点菇丁,菇丁渐渐地长成了菇盖,像撑起的美丽的伞。菌盖是黑色的,渐渐地又开裂出白色的花纹,又像是乌龟斑驳的背壳。这就是香菇。面对青冈树托起的辉煌,人们赞叹不已:为什么青绿色的青冈木,居然结出黑的木耳,花的香菇!青冈树不是涂丹抹青,挥洒翰墨的艺术家。正如桃花为什么那样鲜红,梨花为什么那样洁白一样,青冈树要用自己无瑕的生命托出一种光彩夺目的新的生命。黑色是美丽的,这是一种清丽的美,庄重的美,熠熠生辉的美。1987年5月铜钱,康南是野生枇杷的繁衍地。冬日,万木凋谢了,走进了长长的冬眠期。经过萧瑟秋风和严寒霜冻的洗礼,枇杷树却更加浓浓绿绿,绚丽滴翠。还在深秋时节,枇杷的花蕾已经缀满枝头了。惭惭地,绽裂出白白淡淡的小花。小花谢了就见到了果。那果真小,毛茸茸的,在烟霞堆 雪的广厦,很难辨别出它的玉姿,只闻见淡淡的果香。只有进入初冬的晴阳天气,那婀娜的果姿才在你的眼前闪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军事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