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育儿心得体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217247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育儿心得体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培养宝宝的心得和体会南河小学 一年级一班 刘铭轩 爸爸:刘如曦刘铭轩的生日是2008.04.07,也正是从这天开始,让我们对父母两个字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这一天开始,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有辛苦、有付出,但是更多的是幸福和快乐!为了能够宝给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我们不断的通过网络、书籍、幼儿园举办的各种讲座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家在幼儿期的一些心得体会。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身教胜于言传,小孩子在模拟能力是非常强的,同时对事物好坏的分辨能力基本是没有的。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因此想要求小孩子怎么样,首先父母

2、必须按照自己交给孩子的方式方法去做。以前,宝宝回家后总是先找东西吃,让他洗手很不乐意,为了让他养成好习惯,我们回家后先去洗手间洗手,而且特意做给他看。这样几次之后,现在他回到家就自己跑去洗手间了。二、充分理解、有效沟通孩子的思想意识还不健全,有些行为在我们看来可能比较幼稚,所以父母务必把孩子真正放在这个年龄群体的背景上去认知他的行为表现。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下起了小雨,我就跟宝宝说:“我们快点走,一会就下大了”。宝宝说:“不会的!”。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小雨没吃饭就不会变成大雨的。”在笑过之余,也不免感叹孩子的跳跃性思维。但是这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我们教育他的时候就是“多吃饭,吃

3、饭就会快快长大的”。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要注意和孩子交流的目的。目的不是强制性地让孩子听从父母的安排,而是理解孩子的行为,明晰孩子的想法,发现孩子的目的,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制定方案。三、相信孩子能行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更多的时候他们愿意自己动手做事情,这时候作父母的要鼓励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而不能一味的代劳,觉得孩子做不好,或者有危险。其实学会做一件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你不让孩子去做,去试,孩子永远也学不会。家长只需在旁边看着,在孩子请求你的时候再出手相助,或者事先指导或示范一下。四、培养孩子兴趣从他的好奇心开始刘铭轩4岁的时候,有个口头禅是“为什么”。他这个年龄阶段对新鲜事物

4、感到好奇,有时对我们来说不存在“为什么”的问题他们也会问,比如:他妈妈说:“今天我们出去玩”。宝宝就会来一句:“为什么?”。这个在我们看来没有疑问的问题,宝宝也会问出来,因为他不能理解今天怎么不去上幼儿园了,今天怎么不在家里玩。那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告诉他:“不为什么”还是耐心的给他做出解释:“妈妈今天休息,宝宝也放假了可以不用上幼儿园,所以妈妈要带宝宝出去玩,晒太阳!”。显然是后者。因为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父母如果嫌孩子缠人,敷衍的回答会扼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下去,孩子会因为怕父母嫌烦而不敢再提问题,失去了对事物的好奇心,也就失去了培养各种兴趣的基础。孩子的思维简单,解决问题后很难

5、触类旁通。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联想,以减少同类问题的反复提出。如上面的例子,我们还可以继续告诉他:“今天周末,我们通常周末休息,周一到周五上班或上学”这样既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又加深了孩子对问题的理解。 当我们不能正确解答孩子的问题时,不能不懂装懂,要向孩子说清楚“这个问题我现在不会回答,等我看过书后就告诉你”。这样做,孩子不会认为你是敷衍他,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为人父母者应该保护孩子爱提问的天性,并多加鼓励,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五、营造和谐的家庭精神环境孩子对我们的情绪十分敏感,他们甚至能感受到父母之间的冷战。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愤怒、争吵。既使在看电视的时候

6、,也不能选择场面激烈的画面。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祥和的生长环境。光荫如梭,在这不经意的日子里,刘铭轩从曾经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宝宝变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也不在是你眼中曾经的那个宝宝了,他有时也会抓住大人的缺提出意见,或是在心里质疑大人的心里了。 面对这个“小大人”我们要知道,孩子是大人的“复印件”,所以我们平常 也要注意什么样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做父母的可能都喜欢给孩子设计一个雄心壮志的计划,一但教育偏离了设计的轨道,就会认为孩子“笨”、“没有出息”,等一系列影响家庭气氛等不开心的问题也会急驰而来。首先我们做父母的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把自己

7、父母曾经给自己设计的未曾完成宏伟蓝图拿过来让孩子来替你去完成。曾经犯错改了就不是问题,相同的错误重演就是问题了。少年的时光是金色的、自由的、和快乐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和“鼓励”。我们认为嘟嘟只是个平凡的小男孩,我们没有给他设计任何的远大理想,我们只是希望他开开心心上学,开开心心生活,健康的成长。所以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更多的是要帮助他找出差错的原因,而不是开口就责骂他,对于因粗心大意的小毛病偶尔提提,不是揪住不放。尊重他自己兴趣爱好的学习选择,但也要监督他对自己的选择不要随便更改或后悔,培养他自己独立决定的意识是不可以冲动和随意的。要统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和规则,由于家庭结构问题,老人都会

8、把孩子当做“宝”来喜欢或讨孩子开心。如果祖辈和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孩子对大人们的洞察力也是很强的,时间一久,在家长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就会利用家长的意见分歧而“投机取巧”,家庭和睦联盟,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纪律感的最好教材。所以我们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有意见分歧时,都要采用背靠着孩子的沟通方式,而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前争执不休。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步增长,孩子开始学会独立思考,不再盲目服从;平时我们多采用沟通办法,口气婉转,放下架子,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减少居高临下的家长制批评作风。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

9、心就会被树立起来,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的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比如说看电视、玩电脑时间长了,我们采用“提醒制”,告诉他再过几分钟该休息了,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等等。有一种饱和原则,就是孩子们惯有的厌烦心情。虽然强烈的想拥有目的,也能够体会把事情做完的乐趣,但是因为课程繁多在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份量减少,继续培养孩子在低潮时的活力,那么他们在低潮过后,又会升起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学

10、习本身就是一种模式化的过程,甚至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不管孩子对学习有兴趣还是没兴趣,都得坐在书桌前把课本一遍又遍地看,这也是一个让孩子产生倦意的起因我们提出四个建议:1、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或典故。 2、用近期的学习目标来鼓舞孩子。3、改掉孩子三分钟热度的习惯。4、鼓励孩子暂时落后是为最后的冲刺保存实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应该注意平时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做好榜样,带好头。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偶尔也以向孩子“请教”的方式培养孩子多读书学习、做一个有知识的人的自豪感。别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和他人,多和其他孩子的家长学习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经验,做一个有爱心、包容心的家长。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