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21711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利用分数乘法的计算;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教材加强了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重视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加强直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同时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小数;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小数;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经历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能力;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课时数:12课时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 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上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使用上;下;前;后;左;右和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

3、位词描述物体的大致位置;能够利用数对精确地表示平面内一个点或一个区域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利用方向与距离这两个参数确定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 重点:精确地描述位置与路线;以及两个点位置的相对性。 难点:精确地描述位置与路线;以及两个点位置的相对性。教学目标: 1、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 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观念。3、 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4、 通过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

4、活中活中应用数学。课时数:3课时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主要包括: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以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内容和学生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直接的联系。例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解方程的的技能有关。 重点: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难点: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目标: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2、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

5、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3、会解决一些和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并掌握模型;方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课时数:11课时第四单元 比 单元分析: 由于比与除法有着天然的联系;这部分内容过去一直编排在“分数除法”单元内。此次修订;把这部分内容分拆出来;另成单元;主要是为了突出“比和比例”的独立性;重要性;比不仅与分数除法有联系;还与分数;除法等知识有更重要的联系。比的知识是学习比例相关知识的必要基础;把比单独设单元;有利于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去认识比;而不仅仅从运算的角度去理解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重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

6、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课时数:9课时第五单元 圆 单元分析: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也直观地认识过圆。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开始正式学习圆的有关知识;这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认识平面图形的阶段。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直线图

7、形;而圆是曲线图形。从研究直线图形到研究曲线图形;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跨越。因此研究曲线图形的思想;方法与直线图形相比;是有变化和提升的。重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一些与圆有关的图案。 2、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扇形;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课时数:12

8、课时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 单元分析: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常用百分数对事物进行描述;分析;统计;比较。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其应用价值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本单元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正式认识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的分数;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都可以由分数的相关知识迁移过来。重点: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会运用百分数表述生活中

9、的一些现象。 2、掌握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互化的方法。 3、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课时数:9课时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单元分析:本单元主要包括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通过熟悉的事例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会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目的和各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描述。重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难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教学目标: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2、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作用。课时数:2课时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 单元分析: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问题变得更直观。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 2、会利用图形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课时数:2课时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