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随堂练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21499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5.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随堂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随堂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随堂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随堂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随堂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随堂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随堂练习(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题1 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根底练习一、填空题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构造、以及的科学。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人的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是化学变化的根底。3.门捷列夫发现了和。4.1nm(纳米)=m5.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二、选择题1.以下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2.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 ) A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原料。B在无毒

2、无害的条件下进展反响,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C以生产绿色颜色的化学产品为主。D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E生产出可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产品。F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平安和人体安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3.以下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C.分子可以构成原子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再破裂4“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 )A.杜绝污染源 B.处理废弃物 C.治理污染点 D.减少有毒物5.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 )A.运动 B.实验 C.物质 D.物体三、连线题氢 O 钠 Al 磷 S 氧

3、N 镁 Na 硫 C氮 H 铝 Mg 碳 P. .word.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例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有无颜色变化B有无新物质生成C有无气体生成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例2】 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C镁条逐渐变短D放出大量的热【例3】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构造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知识点

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例4】 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以下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A纸X燃烧B冰雪融化C食物腐烂D铁钉生锈【例5】 以下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的现象,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B鸡蛋清受热后变成块状C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D面包发霉【例6】 以下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A消化食物B燃烧垃圾C冰块融化D西瓜腐烂【例7】 以下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

5、成铜绿【例8】 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B用苛性钠枯燥O2、H2C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例9】 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C汽油挥发D海水通过高分子别离膜制淡水【例10】 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烟花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海水晒盐D别离液态空气制氧气【例11】 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C将泥水进展静止沉淀D净水时用氯气消毒杀菌【例12】 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B自行车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C熔化玻璃吹制仪器D别离液态空气制氧气【例13】 以下变化属

6、于化学变化的是A双氧水制氧气B蜡烛燃烧C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D别离空气制氧气【例14】 以下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将胆矾晶体研碎至细末B铜丝在火焰上灼烧至黑色C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D人体组织消化葡萄糖【例15】 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以下表达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B人体的呼吸作用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例16】 2021XX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焰火表演B霓虹灯表演C音乐喷泉D气球升空【例17】 以下自然现象的过程一定为化学变化的是A形成酸雨B云雾消失C冰川融化D温室效应【例18】 以下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

7、是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蜡炬成灰D木已成舟【例19】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创造和创造。以下表达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制作石器B烧制陶瓷C粮食酿酒D使用火药【例20】 以下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例21】 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与对该变化的判断,不符合的是A沙里淘金-物理变化B滴水穿石-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化学变化D火树银花-化学变化【例22】 以下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用海水晒盐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牛奶变酸米酿成醋C矿石粉碎食物腐烂D蜡烛燃烧酒精挥发【例2

8、3】 加热某固体变成气体,那么该变化A一定是物理变化B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C一定是化学变化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例24】 当你站在电视机背后时,常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散发出这种气味的臭氧O3,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臭氧,以下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该物质是化学变化B氧气属于化合物C该物质是物理变化D臭氧是混合物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应用【例25】 以下俗语或成语所涉及内容,有一项与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有关,它是A铁杵成针B积沙成塔C烈火熊熊D滴水成冰【例26】 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以下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A马踏飞燕青铜器B龙

9、泉剑铁器C金缕衣D塑料器具【例27】 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以下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A雨后的彩虹B夜晚的霓虹灯C节日的礼花D彩色的图画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例28】 物质的以下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熔点、沸点C复原性、可燃性D密度、硬度【例29】 以下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导电性B可燃性C延展性D挥发性【例30】 以下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A颜色B硬度C可燃性D熔点【例31】 以下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浓盐酸易挥发C白磷在空气中能自燃D碳酸钙难溶于水【例32】 以下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

10、的是A铜是紫红色固体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C铝能与酸反响D钠的质地较软【例33】 对以下现象的表达,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水加热到100也不分解C高锰酸钾(俗名灰锰氧)被加热后可以放出氧气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水【例34】 某化工厂发生氯气爆炸事故后,抢险人员在疏散群众的同时,用喷雾水枪对现场喷射稀氢氧化钠溶液,隔日现场已闻不到氯气的气味、看不到氯气的黄绿色了。以下不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是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B有刺激性气味C黄绿色D通常状况下是气体【例35】 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以下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气体B着

11、火点为4500C,易燃C沸点为-42.10C,易液化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word.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 班级: 评价:知识要点 1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2通过实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3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探究活动或实验完成后应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根底练习一、填空题 1.化学是一门以为根底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成果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2.填写元素符号或名称:氦 、氖 、氩 ;Na 、Mg 、Al ;碳 、氢 、氧 ;Cu 、Fe 、Mn ;3.石蜡是色体状态,密度大于、等于、小于水。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为、 、 、共三层,其中温度最高。二、选择题1. 以下有关蜡烛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硬,不溶于水 B.蜡烛沉入水底,说明它的密度比水的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