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偏振色散激光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212794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偏振色散激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光的偏振色散激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光的偏振色散激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光的偏振色散激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光的偏振色散激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的偏振色散激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偏振色散激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的偏振光的颜色色散激光过偏振片,这个方向叫 ,偏振片对光波的作用就像狭缝对于机械波的作用一样。三、光的分类1 自然光:由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 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 ,这样的光叫 .2 .偏振光:能通过。也就是说,光通过偏振片后,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只沿着 的方向振动。和折射光都是 ,入射角变化时 的程度也有变化。四、偏振现象的应用1. 照相机镜头前常装一偏振滤光片,让它的透振方向与水面和玻璃面的反射光的偏振方向 ,就可 反射光而使水下和玻璃后景物清晰。2. 立体电影、照相机的镜头、消除车灯的眩光、带有液晶显示的物品,它们的液晶显示器

2、都用到了偏 振现象。五、激光1. 激光的特点: ; ; .(1 )激光是一种人工相干光,两束相同的激光在相遇区域叠加时,产生非常明显的 ;(2) 激光具有非常好的 ,激光在传播很远的距离后仍然保持一定的强度;(3) 激光具有很强的亮度,激光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很大的能量2. 激光的重要应用:(1) 由于激光是相干光,便于调制,光纤通信就是激光和光导纤维相结合的产物;(2) 激光测距雷达、激光刻录光盘等都是根据激光的 好的原理制成的;(3 )禾9用激光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很大的 的性质,用激光来切割各种物体、焊接金属及在硬质材料上打孔、医学上用激光做“光刀”来切开皮肤、切除肿瘤、“焊

3、接”剥落的视网膜等,利用激光产生的高温高压引起核聚变六、光的色散1. 三棱镜:横截面为三角形的三棱柱透明体称三棱镜(1 )三棱镜对光线的作用: 光密三棱镜:当光线从一侧面射入,从另一侧面射出时,光线两次均向 偏折.物体经棱镜成像向偏移 光疏三棱镜:当光线从一侧面射入,从另一侧面射出时,光线两次均向 偏折. 全反射棱镜(等腰直角棱镜):当光线从一直角边垂直射入时,在 发生全反射,从另一直角边垂直射出当光线垂直于斜边射入时,在 都发生全反射后又垂直于斜边射出 (2)三棱镜成像:当物体发出的光线从三棱镜的一侧面射入, 从另一侧面射出时,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物体的 .2. 光的色散:(1)白光通过三棱

4、镜后,出射光束变为 、橙、绿、蓝、靛、七色光束 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各种色光按其波长的有序排列叫做(2 )各种色光性质比较:可见光的折射率n最小,频率最,在同种介质中(除真空外)中传播速度v最,波长入最,从同种介质射向真空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最,以相同入射角在介质间发生折射时的偏折角最小注意区分偏折角和折射角).后,在P处将看到光亮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A.光屏上仍有干涉条纹,但亮条纹的亮度减小B .光屏上仍有干涉条纹,但亮条纹的亮度增大练习1如图所示,电灯S发出的光先后经过偏振片A和B,人眼在P处迎着入射光方向,看不到光亮,则().图中b光为偏振光A图中a光为偏振

5、光BC以 SP为轴将B转过180。后,在P处将看到光亮D.以 SP为轴将B转过90 2 .如图所示,P是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A太阳光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 .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3 .关于立体电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观众戴上特制眼镜是为了防止伤害眼睛B. 这副眼镜其实就是一对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C. 戴上特制眼镜的观众若只用一只眼睛看,则银幕上只是一片光亮而无图像D. 产生立体视觉是因为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时,形成的在视网膜上的像并不完全相同4. 在拍摄日落时的水面下的

6、景物时,应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个偏振片,其目的是()A.减少阳光在水面上反射光B阻止阳光在水面的反射光进入照相机镜头C.增强光由水面射入空气中的折射光强度D .减弱光由水面射入空气中的折射光强度5. 如图所示,让自然光照射到p、Q两振片上,当p、Q两偏振片的透振_方向夹角为以下哪些度数,透射光的强度最弱 ()A. 0B . 30C. 60D. 906. 在杨氏干涉实验装置的双缝后面各放置一偏振片,若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相互垂直,则()用的哪几种条射消时能在屏上一片侧观察到透射光(干涉条纹消失,但仍有光射到光屏上A太如光所示,P是一扁振片,P沿竖直方向辰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

7、射光束中,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 .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两个偏振片紧靠在一起,将它们放在一盏灯的前面以致没有光通过。如果将其中的一片旋转180,在旋转过程中,将会产生下述的哪一种现象 ()C.透过的光强在整个过程中都增强DB .透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减少到非零的最小值A. 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又减少到零.透过的光强先增强,再减弱,然后又增强9.在如图所示中,A B为两偏振片,一束自然光沿00方向射向A,此时在光屏C上,透射光的强度最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AB的偏振方向平行B.只有将B绕00轴顺时针旋转90 ,屏上透射光的强度最弱,几乎为C.D.不论将A或B绕00

8、轴旋转90时,屏上透射光的强度最弱,几乎为零将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180。时,屏上透射光的强度最弱,几乎为零10下列现象中可以用薄膜干涉来解释的是A.雨后的彩虹B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呈彩色C透过昆虫的翅膀看阳光呈彩色D 荷叶上的水珠在阳光下晶莹透亮11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随着波长入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n = A+孕+C半其中A、 BC是正的常量。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图所示。则A.屏上c处是紫光B.屏上d处是红光C屏上b处是紫光D. 屏上a处是红光12以下关于偏振片和增透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 拍摄水下景物时,为减小光在水面处的反射,使景物更加清晰,可在

9、照相机镜头前加一增透膜B. 为减小光在照相机镜面处的反射,使景物更加清晰,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偏振片C.照相机的增透膜厚度通常为入/2D. 3D立体电影充分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13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的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A.向旋转当金属丝圈旋转3030B.向旋转当金属丝圈旋转9045C.向旋转当金属丝圈旋转3060时干涉条纹同方时干涉条纹同方时干涉条纹同方图D. 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14. 如图所示,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三棱镜,里

10、面是空气,一束光A从棱镜的左边射入,从棱镜的右边射出时发生了色散,射出的可见光分 布在a点和b点之间,贝U (A.从a点射出的是红光,从b点射出的是紫光B.从a点射出的是紫光,从b点射出的是红光图hC.D.从a点和b点射出的都是红光,从ab中点射出的是紫光 从a点和b点射出的都是紫光,从ab中点射出的是红光15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三棱镜如图放置,相邻两侧面相互平行,一束白光从棱镜A的左面入射,从B的右面出射,则出射光线是 ()A.束白光B.白光带C .散射彩色带D .平行彩色带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增透膜的厚度应为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B.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了同一介质对不同色

11、光的折射率不同,各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光速也不同C. 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相邻条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D. 光的衍射为光的波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7如图所示,水盆中盛有一定浓度的水,盆底处水平放置一个平面镜。平行的红光束和蓝光束斜射入水中,经平面镜反射后,从水面射出并分别投射到屏 A.射出的两束光彼此平行,红光投射点靠近MN士两点,则有()从水面M端B.从水面M端从水射出的两束光彼此平行,蓝光投射点靠近C.面8如出的一个此不平源 红光SS射点靠近 经三棱镜分光M端人沿着折射光线的反故Jt fLJtN方向观察,通过棱镜可以看到()从水面射光点两束光彼此不平B行蓝光投射点靠上部红色,下部紫色C光点上部紫

12、色,下部红色D 看不到光源的像19.复色光中只含有a、b两种单色光,用该复色光照射一竖直理想透明薄膜厚度从零开始,上薄下厚)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若用此复色光通过玻璃半 球射向空气,下列四个光路图中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是()(膜层Q20.激光器发光功率为P,发出的激光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波长为入c表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n入B该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入/nC该光的频率为c/入D.该光的频率为c/n入21.如图14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光屏PQ置于直径的右端并与直径垂直,一复色光与竖直方向成a = 30角射入玻璃砖的圆心,由于复色光中含有两种单色光,故在光屏上出现了两个光斑,玻璃对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分别为m=2和n2=3,求:(1)这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为使光屏上的光斑消失,复色光的入射角至少为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