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嘴立交桥交通疏解方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920455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邱家嘴立交桥交通疏解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邱家嘴立交桥交通疏解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邱家嘴立交桥交通疏解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邱家嘴立交桥交通疏解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邱家嘴立交桥交通疏解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邱家嘴立交桥交通疏解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邱家嘴立交桥交通疏解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邱家嘴立交桥交通疏解方案一、 工程概况内江市邱家嘴立交桥建设工程位于内江市市中区邱家嘴,是从成渝高速公路方向入城车辆的必经之路,也是市中区车辆驶往东兴区的重要路段。本立交桥为三层分离式全桥梁+环向匝道,包括地面层、桐梓坝大桥至规划路方向第一层高架桥、双洞路至玉溪路(环城路)方向第二层高架桥,另增设东桐路往玉溪路方向的左转匝道。第一层高架桥:从桐梓坝大桥至规划路,依次采用(33米+45米+33米)连续钢箱梁及(1726米)简支小箱梁,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实心墩、挖(钻)孔桩基础。其中1726米简支小箱梁为二期工程实施部分。第二层高架桥:从双洞路至玉溪路,上跨桥,依次采用(28米+228.5米)

2、简支小箱梁+(221米)现浇梁+(30米+45米+34米)连续钢箱梁+(28米+28.5米+28米)小箱梁+(22米+226米+22米)现浇梁+(426米)现浇梁,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实心墩、挖(钻)孔桩基础。左转匝道:从东桐路往玉溪路,采用626米现浇连续梁,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实心墩、挖(钻)孔桩基础。二、 交通疏解方案1、 交通疏解布置原则本次交通疏解方案按实施区域划分为外围交通节点和施工区域两大部分。外围节点:在主要干道和施工区域的远端交通节点,提前进行告知、绕行分流,禁止或减少车辆进入施工区域,缓解施工区域的交通组织压力。施工区域:现场打设围挡,设置交通标志、分流设施并安排专人在

3、施工区域进行交通疏导,使车辆有序行驶,提高通行能力。2、 交通疏解总体方案外围交通节点分流:(1) 沱江南北岸过江车辆a. 原通过桐梓坝大桥前往市中区的车辆请在北岸绕行西林大桥过江;b. 原通过桐梓坝大桥前往松山路或高速收费站的车辆请由新坝大桥绕行甜城大道;c. 原玉溪路方向经由桐梓坝大桥过江的车辆通过西林大桥绕行。(2) 火车站进出城车辆火车站进出城车辆均提示经由民族路通行。(3) 环城路方向通过车辆原环城路方向经由东桐路前往北岸或火车站方向车辆可提前绕行新江路、沿江路。施工区域交通疏解:为最大限度减低施工期间对原有交通影响,重点做好施工区域东西两侧Y型交叉路口及施工区域中心T型交叉路口的交

4、通疏解,同时结合施工组织,拟分阶段实施施工区域内的围挡、分流,具体交通疏解示意图附后。邱家嘴立交桥施工及交通疏解时间计划表序号作业内容时间计划备注1管网、人行道改迁、部分桩基、承台、桥墩2015年3月16日2015年4月10日2桩基、承台、桥墩、桥梁上部、桥面系等2015年4月11日2015年9月10日3附属、路面改造及剩余工程等2015年9月11日2015年10月31日3、交通导改准备施工前,积极与建设局、交警部门等沟通协调,将交通疏解方案上报审批。备足交通导改需要的安全设施及标志标牌,如隔离墩、水马、锥形筒、隔离栅及各类指示、禁令标志等。详见附表。请各相关单位(部门)发布或张贴施工公告。我

5、部计划在正式施工前10天,提请交警部门在各媒体及施工区域附近发布施工公告,三、交通疏解区域的划分及区内安全标志、设施布置1、交通疏解区域的基本区划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规定,交通导改区域划分为(1)警示区 (2)前渐变区 (3)缓冲区 (4)作业区 (5)后渐变区(6)终止区2、交通疏解区内安全标志、设施布设:交通疏解区安全设施的布设应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有关规定执行,布设图例见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所示。其中限速标志的设置,应报交警部门审批确定。(1)警示区 作用:提示前方道路施工,使行车者注意交通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本工程警示区设置长度1500m。在该区段前,应设立施工预告标志,用于

6、通告道路的交通阻断、绕行情况,使司机有时间调整其行车速度。施工预告标志采用固定方式设置在行车方向右侧醒目的地方。警示区内每隔一定距离应设置有关标志,第一个警告标志到下一个标志的间距不得超过300m。最后一个标志离前渐变区的第一个渠化装置的间距不得小于150m,其余各标志的间距在100300之间。 警示区内统一设置“前方施工”标志、“禁止超车”标志、“前方车道变窄”标志、“禁止通行”标志、“导向”标志及“限制速度”标志等。(2)前渐变区 作用:起导流作用,引导车辆改变行驶方向,变换车道。 该区长度本工程设置为l00m。在前渐变区前应设置“禁止驶入、变道等”标志。若需在夜间施工,应在该区内每5米安

7、装一个黄色频闪警视信号灯,警视信号灯具要反映渐变区轮廓。(3)缓冲区 作用:引导车流有序行进。 缓冲区的长度应大于100米,在缓冲区内应设置路障、混凝土隔离墩或用防撞水马进行隔离。缓冲区内不准停放器具、车辆、材料,禁止工作人员停留,以避免由于车辆失控出现的事故。(4)作业区 作用:作业区是施工人员活动和工作的地方,在车道与作业区之间必须设置隔离装置(围挡),作业区还应为工程车辆提供安全的进出口。根据施工作业的需要设置作业区长度。在该区域内全部打围,将作业区与通行道路有效隔离。(5)后渐变区 作用:起导流作用,引导车辆改变行驶方向,变换车道,进入正常的行驶车道。 该区域长度本工程设置为30m,车

8、辆驶过施工区后,应利用锥形交通标志设置后渐变区,引导车辆进入正常车道。(6)终止区 作用:表示施工区的结束和施工限制的解除,位于施工区的末端。终止区的设置长度大于30m。终止区的末端应设置解除限速标志。3、施工安全设施的布设(1)作业区标志:作业区标志根据规范及实际需要,按组进行设置,重复使用。 施工现场标志支撑结构采用支架结构形式;标志板采用1mm厚镀锌钢板,反光材料为二级反光膜;字高30cm。标志尺寸应符合国标要求,并用沙袋等重物压稳。(2)隔离设施:包括彩钢板、隔离墩、水马、锥形筒、防撞桶等。 作业区与通行车道的隔离,主要采用隔离墩或水马;锥形路标、防撞桶配合施工标志使用,或作为简易隔离

9、设施单独使用。 各类标志,均应符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的规范要求,并具有夜间反光功能。其中隔离墩及钢管须有红白相间反光标记;防撞标志桶内要适当填充,防止倒伏;锥型交通标必须采取内部填充或压砂袋圈等方法防止倒伏,严禁用砖头、石块等有棱角物体压制,以免引发交通事故;警示标志牌除支架底部采用铸铁支座外,可视情况采取压沙袋等方法防止倒伏。施工现场的标志要有专人负责,必要时要采用信号或旗手管制指挥交通,严禁因施工标志摆放不规范而引发交通事故。(3)作业控制区内设置交通标志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作业区在右半幅车道时,应将交通标志设在公路右侧路肩上和作业区边界的左侧;(b)作业区在左半幅车道时,除施工

10、预告标志设在右侧硬路肩上外,其他交通标志应设在施工区边界的右侧或中央分隔带上。(c)禁令标志:禁止通行标志设在上游过度区的前方;禁止超车标志设在禁止超车路段的起点处,解除禁止超车标志设在禁止超车路段的终点处,限制速度标志,设在限制车速路段的起点,标志牌上标明所限制的速度;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设在限制车速路段的终点处。(d)警告标志:前方施工标志设在警示区的起点处;前方车道变窄标志应设在车道变窄处前方至少200米处;双向通行标志应设在双向通行路段前至少400米处。(e)指示标志:前方绕行标志设在需要绕行的车辆进出处前至少200米处起点处; 直行和单向行驶标志,应设在需要直行、转弯和单向行驶路段前方2

11、00米处。(f)渠化装置:渠化用的锥行路标应从上方过渡区开始,顺车流方向布置,间距5-20米,作业完成后,必须逆着车流方向拆除;交通安全带经常与锥行路标一起使用,主要用于分隔车辆与作业区或双向车流的车道;导向标设在车流方向改变的地方;路栏设在需要隔离车流的地方;应根据作业时间长短,设置与交通标志相吻合的临时性路面标线。(g)安全设施布设顺序:安全设施的布设必须从上游开始顺车流方向布置;撤除应从施工区的末端开始逆车流方向撤除。半幅封闭施工的,则应先开放施工封闭区交通后再进行安全设施的撤除。(h)施工现场安全布控临时交通安全防护设施摆放完成后,首先自检,合格报监理、项目业主及交警部门联合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施工材料、设备方可进场。验收程序: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验收交通组织管理部联合验收。施工期间,现场安全设施、标志和警示牌未经施工负责人同意,不得擅自拆动。中国五冶内江市邱家嘴立交桥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2015年3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