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教案.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920431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教案 第 19 课 兴盛的秦汉文化 一、学习目标: 内容标准:说出史记的和体例。 学习目标: 1、学问与力量: 能够知道史记的、体裁和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培育学生的艺术鉴赏力量。 2、过程与方法:借助实例,分析佛教、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司马迁与史记学习,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品行。 二、要点分析: 1、重点:佛教的传入、司马迁和史记 2、难点:宗教的本质及其简单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导学法;学法:识图学习法、争论法、史料分析法。 四、教学手段: 佛教传入路线图等图片资料、多媒体演示文稿、

2、专题网站学习。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你听说过佛陀入梦和白马驮经的故事吗?让我们在故事的沟通中走进那段历史吧,由此引入教学。 教材分析: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是秦汉文化史中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在宗教学问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1、佛教的传入: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创立的。佛教是经丝绸之路传入的。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识读插图白马寺: 学习方式:问题识图与阅读。通过多媒体展现沟通相关的图片、图画和视频资料;演出课本剧,等等。使学生了解:汉明帝派人到印度取经求佛是佛教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大事。白马寺被誉为中国第一佛寺。 其次、佛教宣传的

3、根本思想: 争论:佛教为什么能够进入思想相对封闭的中国?本质是什么? 借助详细事例,对佛教的思想进展争论分析,形成熟悉:佛教宣扬忍耐服从的消极的人生观,在当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比拟有利,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因此,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和扶植佛教。极度的社会苦难,使广阔 民众方面看不到解脱的盼望,只能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来世的幸福。所以,佛教对于广阔民众也产生了吸引力。所以,佛教的本质是麻痹广阔民众的精神鸦片。 佛教对中国文化进展的影响:(作分层学习) A级:知道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进展有深远影响。B级:举出一两个典型事例,如闻名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说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进展有深远影

4、响。 2、道教的兴起: 了解思想源泉主要是黄老学说和巫术,兴起于东汉时期唯一植根于中国外乡的民族宗教。 二、司马迁和史记: 1、补偿教学:教师进展史书体例讲解,帮忙学生了解纪传体与编年体、通史与断代史的含义。 2、活动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司马迁的生平材料;查找教材及相关书籍中有关史记的材料。 3、争论沟通:司马迁撰写史记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我们应当学习他怎样的治学和治史态度?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为什么?!其重要价值的在哪里? 学生分小组进展问题争论,形成初步熟悉;每一小组派出代表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进展观点沟通,形成共同熟悉: 4、观点熟悉: 我们应当学习司马迁实事

5、求是的治史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品行。 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结论:司马迁是我国古代宏大的史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与史学著作。 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1、学生讲解: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觉状况。说明它的发觉轰动了全 国,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学生自己沟通世界 七大奇迹的资料。) 2、资料展现:展现秦始皇陵兵马俑,使学生感受到地下军阵的壮丽,并通过语言描述出来,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稳固小节: 对教材中的动脑筋问题:刘邦夫人逃入尼姑庵躲避战乱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时间作辨析: 刘邦夫人逃入尼姑庵躲避战乱:约在秦末农夫起义时,

6、 (前209年前202年);尼姑庵的消失:最早应在张骞通西域后 (约前138年前119年)二者相距近1个世纪,是电视剧编导 人员弄错了。 学习检测: 选择:佛教和道教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其共同的特点是 A.其宣传的内容都麻醉人民的思想 B.都认为忍受苦难就能进入不生不灭的最高境地 C.都主见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 D.都宣扬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 名言赏析: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谁的名言?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怎样?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我们应向他学习什么? 请你讲解: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请作一日讲解员,请你把自己设计的讲解词写出。 六、参考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板书设计 一、佛教的传入: 1、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2、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经,并在洛阳建成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 二、道教的消失:道教源于中国,在东汉时兴起。 三、王充论衡:王充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说,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存在。 四、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表达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 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