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巴彦淖尔市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20340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巴彦淖尔市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9年巴彦淖尔市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9年巴彦淖尔市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9年巴彦淖尔市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9年巴彦淖尔市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巴彦淖尔市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巴彦淖尔市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巴彦淖尔市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试题语 文试卷结构:本试卷分为第卷(单项选择题)和第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4页,第卷5-10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第卷 单项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和姓名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颤动(chn) 哺育(b)

2、 味同嚼蜡(jio)B差事(chi) 蟠龙(pn) 隐姓埋名(mi)C菜畦(q) 栖息(q) 眼花缭乱(lio)D分外(fn) 绯红(fi) 不屑置辩(xi)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我国自己研制的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若是我们一连几晚,每晚都 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可以知道它们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 只要抓住机遇,机会就会永存, 失败了也不必计较,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A标志 观看 虽然 B标明 观察 虽然 C标明 观看 即使 D标志 观察 即使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河套大道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两旁高楼鳞次栉比,好一派现

3、代城市景象。B小品不差钱,小沈阳绝妙的表演,令电视观众触目伤怀、激动不已。C李明激动地说:“不是我妄自菲薄,你们能做的,我也能。”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活动,使我进一步提高了认识。B李欣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他大概是参加别的兴趣小组活动了。C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能否取得中考好成绩的关键。D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5从句式搭配的角度看,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我迷惘徘徊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就应坚如磐石;在我骄傲的时候,你呼唤我: ;在我怯懦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就应勇

4、敢如山。 A是山的儿女怎能居功自傲 B是山的儿女就应虚怀若谷 C谦虚谨慎是山的儿女的优秀品质 D是山的儿女就不能自满自足6以下作品和后面相关内容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2分)A故乡闰土呐喊鲁迅B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莫泊桑法国 C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明朝 D鲁宾逊漂流记笛福英国长篇小说二、阅读下面说明文选段,完成7-9题。(8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

5、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

6、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7选文第段说明的对象,正确的一项是(2分)A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B大自然的语言是指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唱歌了这类自然现象。C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决定农事的安排。D要

7、注意观察气候与自然现象的关系。8对第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段文字,句与句之间是由特殊到一般的顺序。B逆温层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高处的冷空气便向低处流,低处的暖空气则上升到高处。 C逆温层出现的时间及气候条件有:秋冬之交,尤其是早晨,天气晴朗,没有风。 D第段中加点词“后者”指的是:1921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9下面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的意思是一个接一个,它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B第段中画线句子举的三个例子,说明的道理是: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C“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影响物候的因素是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D第段中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准确的数字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有古今的差异,令人信服。三、古诗文阅读(10分)10对春望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草木深”表面上是写春天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B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木到花鸟。C这首诗的第五句和第六句写诗人在战火连绵的时期收到家书,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作

9、者读家书时无比喜悦的心情。D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阅读马说,完成1113题。(7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1选出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学而时习之 B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10、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委而去之12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2分) A不以千里称也 称:扬名,著称。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相等。 D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鞭子。13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3分)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B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C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第卷 非单项选择题(9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时,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不准用两种笔或两

11、种颜色的笔答卷;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四、翻译、默写、写字、综合性学习(共20分)14翻译(6分)执策而临之【译句】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句】 15默写(5分)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 ”的诗句,充满了对友人的真挚的情意。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16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用楷书为拼音加汉字,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3分) 家j 狼j 全神惯注17综合性学习(6分)学校征集能体现办学理念、学校特色以及切合学生实际的校训(如北京师范大学校训:

12、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九年级(1)班同学经过认真准备,召开“校训交流主题班会”。作为班级一员,请把你收集或拟写的校训写在下面,与同学交流。(不少于两个词语)(2分) 请你仿照下面句子,在父亲节为父亲拟一条祝福的短信。(4分)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您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您是 , ;您是 ,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823题。(20分)路吴冠中在异地,我曾向陌生人问路,陌生人随便一指:往那边。我就向“那边”走去,结果误入歧途,上了当。这类上当的事远远不止两三次。学艺以后领教过许多教授的指引,其中多数很平庸,混饭吃而已。大量的学生就这样在艺术院校毕业了,再去蒙骗别人。茫茫艺海中

13、真有远见卓识的启发性的老师寥若晨星,他们理当被尊为恩师。我已是八九十岁的人了,有不少青年诚恳地拿作品请我看,要求指点他们将怎样往前走。他们中间有谁想走向艺术的天堂,有谁想走向经济主宰的市场,难说,可能两方面的情况都有。问道于黄宾虹老先生,黄老先生根据自己的学养、见闻,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提携后辈的话,听话的朝圣者于是沿着羊肠小道走进了黄宾虹之家。去问齐白石,齐老先生“似与不似”的高见令多少人拜服,师白者何止千百人。抄袭,是中华民族美术最显眼的景观。鲁迅先生认为,本来无所谓路,路是鞋底造成的。有一位年轻雕刻家的作品引我注视,功力扎实,造型感觉好。但他到处发表雷同的作品,甚至包下一个刊物的扉页,几年来期期扉页只发表他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