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导学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201097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导学案.doc(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2.2点和线2.3线段的长短2.4线段的和与差2.5角以及角的度量2.6角的大小2.7角的和与差2.8平面图形的旋转教 师: 沈 文 明 学 校: 第三中学 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几何图形的过程,概括出几何研究的对象。(2)在实物与几何图形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建立几何图形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等活动,

2、让学生会辨识几何体。教学难点: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体的概念。教学方法:自学引导法一、前置性作业1.观察下面的图形,每个图形的各部分都在一个_内.【归纳】平面图形:各部分都在_内的几何图形是平面图形. 2.观察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几何图形(1)图中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有_个面,它们的所有面_同一个平面内.(2)圆柱有_个平面和_个曲面,圆锥有_个平面和_个曲面,球有1个_.它们的所有面_同一个平面内.【归纳】立体图形:各部分不都在_内的几何图形是立体图形. 二、教学过程:(一)观察与思考:1、学生看书62页图片,并回答(1、2)小题。2、呈现生活中的一些物体:水杯、书、铅笔、笔筒、乒乓球、苹果、跳棋

3、、冰激凌筒。提问:这些物体中哪些形状类似但大小不一样?引导学生简述自己的理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3、师生归纳:几何图形的概念。我们的生活中有类似形状的许多物体,而对于这些物体如果不考虑他们的颜色、材料、质量,而只注意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就得到我们今后要学习的几何图形。几何研究的主要内容:图形的形状、大小和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二)做一做:见书63页1、2题(感受事物和几何图形的对应关系)(三)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概念:看书63页。(四)理解几何体是由面围成的,认识平面、曲面。(五)看书64页,理解点、线、面,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六)练习:书64页三、

4、达标检测1.判断正误(打“”或“”)(1)球与圆都是平面图形.( )(2)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有3个立体图形.( ) 2.2点和线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来源:学科网ZXXK1. 会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线段,会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来源:学科网2. 能在现实情境中,经历画图的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并掌握“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这一事实,体会这一基本事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源:学科网ZXXK基本技能:(1)能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抽象的数学思考,提高抽象概括能力(2)经历画图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基本思想方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获得数学知识情感与态度

5、体验通过实验获得数学猜想,得到直线性质的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直线性质,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和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教学难点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教具资料准备教师准备:一把直尺,木条,小钉学生准备:课本,直尺教 学 过 程自备补充集备补 充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会感叹,现实生活中的图案是多么奇妙,其实不管它是什么样的图形,它都是由一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各种各样的图形都是由基本的元素点、线、面所围成的.线段、射线、直线都是由点运动而成的.请同学们自学教材66,67页,相信大家感悟快!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66页67页三、知识点的梳理要点感知一: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

6、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要点感知二:线段有2个端点,射线有1个端点,直线0个端点.要点感知三:把线段向一个方向延长,得到的是射线 ;把线段向两个方向延长,得到的是直线.练习:如图,其中共有线段 条,射线 条,直线 条,其中以B为端点的线段有 条.要点感知四: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与联系图形表示法延伸性端点个数图叙述直线直线AB、直线BA或直线l向两方无限延伸无过点A和点B直线AB射线射线OC由一端向一方无限延伸一个以O为端点作直线OC线段线段BA、线段AB或线段a不延伸两个连接AB四典题剖析:知识点一:直线、射线、线段的有关概念例题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直线AB和

7、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线段AB和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图中有两条射线A.0个 B.1个 C.2个 D.3个对应练习1. 天安门广场升旗用的旗杆可近似地看做 ;数学上常用的数轴是 ;汽车车灯发射出的光线给我们的形象是一条 .2.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种,它们是 .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线段AB可表示为线段BA射线AB可表示为射线BA直线AB可表示为直线BAA. B. C. D.知识点二:直线的性质例题二:在平面上有任意四点A、B、C、D,过其中每两点画一条直线,你认为可以画几条直线?对应练习4.在墙上要钉稳一根木条,至少要钉 枚钉子,这里因为5.过一点的直线有

8、条;过两点的直线有 条.6.经过任意三点中的两点共可以画出的直线条数是( )A.1或3 B.3 C.2 D.17.下列说法:直线AB、CD相交于点M;直线L、M相交于点N;直线ab、cd相交于点M;直线a、b相交于点m.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知识点三:几何画图例题三:读下列语句,画出相应图形读下列语句,画出相应图形.(1)直线m与直线n相交于点P,点A在直线m上,但不在直线n上;(2)在直线l的两侧分别取A、B两点,直线AB与直线l交于点D;(3)直线a、b、c两两相交.对应练习8.如图所示,给出的分别有直线、射线、线段,能相交的图形的个数是( )A.1个 B

9、.2个 C.3个 D.4个9.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下列图形五、达标检测。(一)、填空题1在墙上钉一根木条需_个钉子,其根据是_2如下图(1)所示,点A在直线L_,点B在直线L_3如下图(2)所示,直线_和直线_相交于点P;直线AB和直线EF相交于点_;点R是直线_和直线_的交点4如下图(3)所示,图中共有_条线段,它们是_;共有_条射线,它们是_(二)、选择题5下面几种表示直线的写法中,错误的是( )A直线a B直线Ma C直线MN D直线MO( 三)、解答题6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1)直线L经过A、B、C三点,点C在点A与点B之间;(2)两条直线m与n相交于点P;(3)线段a、b相交于点O,与

10、线段c分别交于点P、Q7探索规律:(1)若直线L上有2个点,则射线有_条,线段有_条;(2)若直线L上有3个点,则射线有_条,线段有_条;(3)若直线L上有4个点,则射线有_条,线段有_条;(4)若直线L上有n个点,则射线有_条,线段有_条注此题若将直线上有点变为线段上有点结论有何变化?六、知识小结与活动经验1提问:直线的性质是什么?如何表示直线、射线、线段?2本节课还学习了根据语句画图,知道了每一个语句都对应着一个几何图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画出图形语言表述从实物引出直线便于学生理解先让学生自己画小组讨论研究规律学生总结本节内容理解语句画出几何图形优生展示探寻规律七、

11、作业布置:同步练习册2.2点和线2.3线段的长短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节选自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3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一节线段、射线和直线数学概念后,进一步认识线段的特性,即通过“目测法” 、“度量法”、“叠合法”对线段进行长短的比较,用数形结合的观点加深对线段的认识,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的基础性知识,也为今后几何的计算,作图等知识的学习提供方法和依据。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 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同时他们爱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线

12、段及其应用有了一 定的认识,但对于几何工具的运用和几何语言的表达理 解可能会产生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指导。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多种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目测法、度量法、叠合法,并学会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两条线段长短比较的结果。2 掌握用圆规进行叠合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以及尺规作图法。3理解“两点间的距离”的概念并能运用“两点之间线(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度量、叠合等活动,采用多种方法比较线段长短。2、自主探究使用圆规进行线段长短比较及用尺规进行尺规作图的方法。3、通过对比了解度量法和叠合法分别从数和形的角度进行线段长短的比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线段长短比较的方法及运用尺规作图法进行相关作图五、教学难点:尺规作图六、教学方法:启发式七、教具学具:直尺、圆规、多媒体八、教学过程前置作业1、线段长短比较的方法有: 、 等。2、利用圆规和直尺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m的方法为:画射线AM;以 点为圆心, 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M于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