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政治考点解析 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20099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政治考点解析 在实践中锻炼成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1高考政治考点解析 在实践中锻炼成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1高考政治考点解析 在实践中锻炼成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高考政治考点解析 在实践中锻炼成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政治考点解析 在实践中锻炼成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实践中锻炼成才考点突破1人民群众的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第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没有群众的实践,任何个人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第三,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

2、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一切社会矛盾都是人与人的矛盾,社会矛盾只能通过人的活动去解决。历史上一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变革时期。误区警示杰出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解析: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杰出人物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总是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为基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产生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源泉,杰出人物只有自始至终地依靠群众,才能有所作为。所以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3、错在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把杰出人物的作用凌驾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之上。真题再现例题1(2009上海春季,3,3分)“群策为之则无不成,群力举之则无不胜。”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赢得发展新优势的思路、破解前进中难题的办法存在于丰富多彩的群众创造性实践活动之中。这是因为()人民群众的认识就是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AB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点的理解。此题难度不大,可采用排除法。人民群众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说法错误。故选C。例题2(2008全国)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

4、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答案:(1)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科学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2)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3)人民群众是

5、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解决好吃穿住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点评:本题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的必要性。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范畴。其次要从政府重视粮食生产,找出对应的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起决定作用这一知识要点,从我国政府重视粮食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的生活,找出其对应的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这一知识点,解答时还要注意结合材料和原理分析重视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考点突破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两个方面。2改

6、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3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在改造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的地位。在主观世界中,“三观”是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世界观。4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互相作用之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的目的。5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

7、实践,我们必须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 误区警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的关系解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相比,世界观的外延最大,具有统帅的意义。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人生观是在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思考人自身的问题。人生观的基本内容是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对象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人们的价值观以价值追求为核心,以价值标准为主要表现,其最深刻的根源和实质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1)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

8、础,它给人生观提供一般观点和方法论指导,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应用和贯彻。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指导人生的科学理论和根本指南。人生观对世界观也有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人生观正确的人容易接受科学的世界观,而人生观不正确,则容易受错误的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正确认识人生问题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关系:世界观是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不同,价值观也就不同,因为怎样进行价值评价首先是一个世界观问题,价值本身反映的是主体人的需要和客体事物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所以,一个科学的合

9、理的价值评价、价值认识,必须符合两项要求:一是对客观事物属性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人的需要的正确认识。前者是形成正确评价的基础,后者是必备的条件。无论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是对人的需要的认识,都首先是世界观问题,只有对世界、对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可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样,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世界观更丰富、更完善。(3)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是统一的。价值观是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人生观内在地包含着价值观,正确地人生观有利于指导人们从集体、从社会整体需要出发,去看待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从而把人生价值的真正意义看作对社会的贡献,以形成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客观地分析人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综上所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然各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但三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真题再现例题(2009上海单科,11,2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我们的主观世界可以得到磨炼和提高。我们的主观世界不断得到改造,就可以推动我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这表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之间是()A相互作用的关系B彼此分离的关系C相互对立的关系D完全一致的关系点评:胡锦涛总书记的话,前一句表明的是改造客观世界对改造主观世界的作用;后一句表明的是改造主观世界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