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9198768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习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伽利略实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课前准备:师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教学课时: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熟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2、,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在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做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着zho地 更gng正 的d 确)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同桌间互相听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注意将这些词语读正确:着地、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正确书写下列生字:释、妄;比较识别:辨、辩、

3、辫(一点一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找到丝线扎小辫。)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 (学习步骤:1、自读自悟2、小组交流。)、默读全文,想想这个试验是(1)在什么情况下做的、(2)怎样做的(3)?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4) 你对伽利略是怎样认识的?、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感受。、小组内初步交流。四、自主读书,诱导感悟、再一次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可自读,也可同桌间轮读。、把你还感到疑惑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

4、法。教学重、难点:理解伽利略实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合作研讨、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这就是意大利闻名世界的比萨斜塔,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要在这里做试验,楼下是想看他出丑和围观议论的人们,当然也有记者。在这个名垂千古的试验中,你是想扮演做试验的伽利略还是做见证现场的记者?(学生自由选择)、请大家认真研读课文,思考:如果你是记者,应向伽利略提什么问题?如果你是伽利略,有可能回答什么问题,怎样回答?在文中勾画重点语句,并在空白处进行批注。、同一组中扮演相同身份的同学互相交流: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回答才更加严密。二、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5、推选代表进行采访,同样身份的同学可以补充)教师重点引导:、您是怎样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话有错误的?我先假设他的话是正确的,但是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觉得无法解释,所以产生了怀疑,又经过反复的试验证明他确实错了。引导学生共同研读第三自然段,以公式法、图示法、描述法等进行说明一个事实,两个相反结论,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您的试验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要到比萨斜塔上来做公开试验呢?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了解当时人们是如何信奉亚里士多德,又是如何讥讽伽利略的;并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胆大妄为”和“固执”,学习伽利略不畏权威,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方法。、通过采访,你对伽利略有了怎样的认识?(不迷信权威,执著追求真理,为了科学勇于献身等)三、受到启示,延伸课外、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突出“才”字,人们原来一直信奉亚里士多德,直到伽利略登上斜塔,仍在说他“胆大妄为”,直到看试验后才恍然大悟;突出“大”和“全”,像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哲学家,也有说错话的时候,更何况常人。所以不要迷信任何人,应该追求的是真理。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课给自己的启示。附板书:禾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