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197765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河北远洋希望学校 高景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是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一、教学内容:本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 ,位置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 ,数学乐

2、园,认识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总复习。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

3、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材分析: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九个单元:准备课 ,位置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 ,数学乐园,认识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总复习。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

4、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还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能分清上下、前后

5、、左右的位置关系,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8.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

6、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9.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二)数学思考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

7、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7.能正确区分位置关系。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10. 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三)解决问题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

8、时的长短。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四)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 、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

9、惯。 四、方法与措施: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

10、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时数备注1期初工作 准备课32位置431-5的认识34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5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认识图形56国庆放假国庆放假76、7的认识和加减法588、9的认识和加减法59期中复习考试510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机动51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机动512整理和复习、机动4131120各数的认识、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减法514数学乐园、认识钟表4159加几4168、7、6加几5175、4、3、2加几418整理和复习、总复习519期末复习4教学进度安排:周次 教学内容 课 时1 数一数 1课时2 比一比、1至5的认识

11、4课时3 1至5的认识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4课时4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课时5 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 4课时6 分类、6、7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7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8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9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10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复习 4课时11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4课时12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认识钟表、9加几 4课时13 9加几、8、7、6加几 4课时14 8、7、6加几、5、4、3、2、加几 4课时15 5、4、3、2、加几、整理和复习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总复习 4课时16 总复习、期末复习 4课时17 期末复习 4课时18 期末复习 4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