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法测定农田灌溉水中的6种阴离子.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9194560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子色谱法测定农田灌溉水中的6种阴离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离子色谱法测定农田灌溉水中的6种阴离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离子色谱法测定农田灌溉水中的6种阴离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离子色谱法测定农田灌溉水中的6种阴离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离子色谱法测定农田灌溉水中的6种阴离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子色谱法测定农田灌溉水中的6种阴离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子色谱法测定农田灌溉水中的6种阴离子.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离子色谱法测定农田灌溉水中的6种阴离子摘要:建立了一种无需样品前处理,直接测定农田灌溉水中种阴离子的离子色谱法。分析柱为容量高、亲水性强的 1阴离子交换柱,在线产生淋洗液,等浓度泵作梯度淋洗。该方法对种阴离子的检出限为 ,线性范围高于个数量级。并将该方法用于武汉市南湖地区水样中阴离子的检测,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关键词:阴离子;离子色谱法;农田灌溉水 , , , ( (), , , ; , , ,): irrigation for , () : ; ; 农田灌溉水中盐浓度过高的危害已引起普遍关注,监测灌溉水中各种离子,特别是、等阴离子的含量,是衡量农田灌溉用水是否

2、达标的重要条件。因此,建立灌溉水中多种阴离子同时测定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测定阴离子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等。离子色谱法具有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精确度高,以及较好的选择性,能克服色泽干扰,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前报道的直接进样离子色谱法均以为淋洗液,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水负峰大,限制进样体积,从而限制了方法的灵敏度,而且方法受的干扰较大。有报道指出在淋洗液中加入,调节淋洗液的,可使的出峰位置后移,从而减小的干扰,同时相对降低背景电导,减小水负峰。 分析柱是公司发展的用于检测卤素离子、含氧酸盐的一种新型的离子交换柱,具有容量高、亲水性强等优点。选用该柱作为分析柱,自动在线产生作为淋

3、洗液, 的进样量,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建立了测定农田灌溉水中阴离子的新方法,并且应用于实际灌溉水样的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 材料和方法 仪器与试剂 型离子色谱仪(美国),配有淋洗液自动发生器、型电导检测器和 色谱工作站; 型分析柱( );型保护柱( );阴离子抑制器(外加水电抑制); 型超纯水系统(,美国)。阴离子标准溶液购自国家标准物质研究所,所有灌溉水均取自武汉市洪山区南湖地区农田,所用溶液均用电阻率为 超纯水配制。 色谱条件淋洗液为淋洗液,由自动发生器在线自动产生,其梯度程序列于表中。流速为 ;进样体积为 。 结果与分析 标准品的色谱分离在上述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取标准混合溶液( )进样,标准

4、色谱图。表明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种阴离子分离效果良好。 方法的检出限、线性范围和回归方程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将配制好的种阴离子混合标准系列溶液逐一进样,以进样浓度为横坐标,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根据倍信噪比()计算各离子的检出限。方法的线性范围、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见表。 精密度试验配制 、 和 的种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分别进样次,考察其精密度。结果表明,6种阴离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 加标回收试验在同一样品中加入不同量的阴离子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测量阴离子量的准确度较高。 小结与讨论农田灌溉水中常含有较高浓度的、和等,因此在测定农

5、田灌溉水中阴离子时,既需要选用柱容量较高的分析柱,同时需要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 阴离子交换柱是柱容量较高的分析柱,其固定相由新型超多接枝阴离子交换缩聚物组成,亲水性高,对型淋洗液具有选择性,因此本试验选用 作为分析柱。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可应用于实际农田灌溉水中多种阴离子的分析测定。参考文献: 牟世芬,刘克纳,丁晓静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霍 峰,鲍正荣,黄会林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南充西河水中的,和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李雪辉,段红丽,潘锦添,等离子交换色谱法检测离子液体中阴离子 分析化学,34(s):4 王永桔,叶 露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种阴离子污染防治技术,(): 刘 怡,唐 燕,许 涛,等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降水中的常见阴离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朱 岩离子色谱原理及其应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魏复盛空气和废气检测分析方法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 丁明玉,田松柏离子色谱原理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