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193230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来源: 作者:唐灵芳 【大 中 小】 浏览:1030次 评论:0条 低年级上课时老师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说一个话题或问一个问题,教室里顿时像是炸开了锅,举手如林,目光齐唰唰地投向了老师,嘴里不停地冲你喊:“老师,我”、“老师,我来说”、“我知道”,孩子们表现得十分踊跃。我们老师往往只能指名让一位孩子来作答,想不到的是,其余孩子会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根本顾不了听别人讲。这争先恐后的发言,本来是一件好事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但在这热闹的背后,老师又会发现另一种现象:许多孩子为了抢到下一个发言机会,别人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说得

2、怎样,他似乎根本没有认真去听、去思考。发言的学生讲得绘声绘色,别的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课堂中比比皆是,凡此种种,不由得使人深思。长此以往,学生的倾听得不到培养,他们也就不会倾听老师、同学的发言,更不可能对别人的发言作出思考、判断、整理了。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好奇喜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要他们养成学会倾听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我在实践中摸索并向其他老师请教到了一些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方法,还真有效。 一、调动孩子的情绪,耐心地倾听 倾听,是学生深入课堂学习的一大重要前提,没有耐心的倾听,学生的学

3、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小学生因为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课堂上很难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去倾听,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指导他们学会耐心倾听。 1、适时提醒 在学习过程中,对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往往容易冲动,常常还没有听清楚或想清楚就开始争辩。这个时候就要引导学生不断自我提醒:“我应该听清别人的意见,否则就没有发言权。”“我必须明确自己的观点,否则就没有说服力。”“我再思考一下,说不定能有不同的发现。”我在教语文园地三中的我的发现时,我把要学的两行字写在黑板上后,我让学生自己去比较,以此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大部分孩子都知道说出第一行中的字,前一个字是后一个字的一部分,第二行中的字后一个

4、字是前一个字的一部分。但是我们班陆芃这孩子很灵活,通过观察后,还能说出第一行字和第二行字的区别,第一行字的读音只是声调不同,而第二行的字,它们的读音就不一样。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自我发现促进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学会深入思考。 2、在提问中有意等待 对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或者内容,大部分学生既不愿意思考,也无耐心倾听,只有少数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发言。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有意等待,促使发言学生自觉地重复自己的观点,一遍又一遍,以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从而耐心倾听,直到明白意思。在上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们弄清楚每一种动物的尾巴都是自己特有的,除了文中提到的向燕子、小鱼、黄牛借尾巴以外,我

5、还要学生展开想象:小壁虎还会向哪些动物借尾巴呢?他能借到吗?刚开始学生并不会说,我就找口语较好的夏铁木、王雅茹、陆芃、钟若文等孩子先说,其他的孩子在慢慢地等待过程中听明白了,也纷纷发言。课堂上没时间让所有的孩子说,我就让他们写在口语本上,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 二、耐心倾听 听中想象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听”中想象的能力,方式方法是丰富多彩的。如听诗歌诵读,让学生听想画面或补足画面。通过听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听想感觉,并把感觉形象化,也不失为培养“听”想能力的有效方法。我在向同事学习和与我们班钟若文的家长的交流中,我发现音乐能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于是每天下午广播后,我便在音乐中为孩子们讲一些经典的故事给他们听,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睁得大大的眼睛,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现在孩子们的注意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 一个人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准,还关系到能否与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因而,我们教师应有前瞻性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只要我们重视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善于捕捉教学契机进行引导,相信,我们的学生定会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变得更有智慧,更有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