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教学设计[7].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18473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卫黄河》教学设计[7].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插花镇二学区黄庄小学 徐继松 教学年级:六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等。2、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保卫黄河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并通过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激励他们不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教学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用“身”去体验,用“情”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能比较有深度地去把握音乐作品,认识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歌唱乐曲的活动中接受一次形象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2、。体验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蕴含着的伟大艺术魅力,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将“聆听”贯穿课堂始终。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其塑造的形象相对于文字、绘画而言是非常抽象模糊的。只有通过聆听才能体验到音乐的艺术之美。正如音乐课程标准前言所指出的:音乐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音乐是体验艺术,而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该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由此可见,听觉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本课的设计中,我通过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录音、师生亲身演唱感受,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学会用音乐来解释音乐;学会用心来感受音乐。作品分析 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歌曲的齐唱为多

3、乐句的单乐段结构,后面采用卡农的形式写成轮唱,具有进行曲的风格。歌曲以跃动的、生机勃勃的音调,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生动地表现了游击健儿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这首歌采用了民间打击乐的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的旋律为素材,从而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在齐唱之后,采用二部、三部、四部轮唱的形式,形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浩大声势。在轮唱中,“龙格龙格”的衬词穿插其间,使音乐显得富有变化。这种艺术手法,很容易使人联想:革命的武装力量在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它犹如黄河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侵略者必将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轮唱之后,有一大段器乐的间奏。它不

4、仅进一步渲染了气氛,刻画了形象,还用逐步转调的方法为歌曲的最后部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转调后的合唱,更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保卫黄河,帮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及其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课堂氛围,图片导入1、看图片资料讨论: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谈谈你对该图片的了解。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知识拓展引入课题:保卫黄河三、感受音乐,欣赏歌曲 1、初听保卫黄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聆听,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同时让学生熟悉主题音乐,从欣赏中进一步体会音乐的情感。(1) 全曲的主题旋律共唱了几遍?整个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样的壮丽情景?学生思考、交流(2)教师评价激励为主(3)教师总结展示情绪:歌曲以雄伟,磅礴的,高亢激越振奋人心的情绪表达了作曲家的爱国之情。情景:生动的表现了抗日军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2、分段听赏(1) 听赏第一遍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有什么艺术效果?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总结:第一遍的演唱形式:齐唱:齐唱是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齐唱的艺术效果: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2)听赏第二遍歌曲

6、的演唱形式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有几个声部?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总结:第二遍演唱形式:二部轮唱:是有两个声部分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段旋律的轮唱形式。轮唱的音乐特点:此起彼伏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此起彼伏的抗日浪潮。(3)听赏第三遍这段音乐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作曲家运用三部轮唱呢?他想要表达什么样的心情呢?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总结:第三遍演唱形式:三部轮唱作曲家运用三部轮唱呢?他想要表达什么样的心情呢?: 随着人们不断的加入,声音不断的加强,表现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 (4)听赏第四遍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跟第一段的齐唱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总结:第四遍的演唱形式:齐唱音乐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7、使最后的齐唱成为全曲的高潮?力度加强,速度加快小结:随着速度的加快以及力度的加强等音乐要素的变化,表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最终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革命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3、复听保卫黄河 拓展与探究(1)黄河大合唱你有完整欣赏过吗?你最喜欢那一曲呢?为什么?(2)听一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跟合唱版的保卫黄河有什么异同?教师总结:合唱曲是声乐曲,有歌词,通俗易懂,可以根据歌词发挥自己的想象;协奏曲是器乐曲,没有歌词,理解难度大一点,但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论是合唱曲的保卫黄河还是钢琴协奏曲的保卫黄河,表达形式虽然变了,但音乐所表达的爱国精神是一致的。 四、课堂小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过去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着我们的母亲河,现在在座的各位同学,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将来实现我们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无愧的炎黄子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