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学案人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184554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学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学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学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学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学案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导学目标】1写作文时用词要恰当、妥帖,符合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2句与句之间要顺从、畅达,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连贯通顺。教法指导: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践写作奠定基础。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5学生自主修改。6教师批阅。学法指导:选取恰当的叙述顺序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交代清楚倒叙的起止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理有明显的界限或必要的

2、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我们在读个别同学的作文时,常常有种如坠雾里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有的同学只顾自己写自己的,并没有想过要把一个清楚的想法传达给读者。这就需要我们在写作时,要语言连贯、立意清楚。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做到文从字顺。自主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一、“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对作文用语进行推敲。1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要做到用语准确,应注意的是:(1)在关键的地方尽量不用“歧义”语。在表达中,凡属关键的地方,

3、为避免误解,尽量不要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言辞。比如“骄傲”一词,就有两种用法,一为“看不起别人”,二为“自豪”,前者含有贬义,后者则不含贬义。这样的词语如果直接运用说:“他因此很骄傲。”这就不知道是在“褒”他还是“贬”他。(2)运用多义词时,一定要加上限制性词语,以消“歧义”。2连贯,指句与句之间要连接得上。文章要连贯,应做到:(1)人称清楚。一般来讲,一篇文章所使用的人称是固定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称。因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所指只有一个人,比较清楚,第三人称的“他”可指的人就多了,所以行文中一定要弄清“他”是谁。“他”的所指不清,就会影响上下文的连贯。(2)立足点清楚。立足点就是说话、写文

4、章的人所占的位置。这包括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的内容如果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没有表达清楚,也会影响文章的连贯。3分寸,能掌握好用语的“分寸”,是语言运用能力强的表现。“分寸”主要体现在:(1)褒贬恰当。汉语中,许多词语都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在写作文时,应注意恰当选用褒义贬义,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2)得体。得体,就是讲话、写文章因时、因地、因对方情况的不同而变化,使之与环境相适合,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到镇江金山游览。当地的方丈派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小和尚做向导。当乾隆皇帝上山时,小和尚边走边说:“万岁爷步步高升。”乾隆听了很高兴。一会儿下山了。乾隆皇帝有意试试小和尚的

5、口才,便问:“你在上山时说我步步高升,现在你看我怎样?”小和尚不假思索,立即答道:“万岁爷后步更比前步高!”下山时后面脚步的位置当然比前一只脚要高,所以仍然暗含着“步步高升”的意思。二、俗话说,“三分文,七分改”。这句话点明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方法呢?1.读。写完作文后,至少读两遍。如果是平日习作,最好不要马上读。通过朗读,你会感觉到自己作文语言“上口不上口”,一般来说,读起来不上口,“别扭”,那一定有毛病。朗读之后还要默读,体会自己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各方面的“滋味”,有没有不对味的地方,尽量按照自己的语文水平挑作文的毛病,然后按照下面所说的办法删、增、改。2删。需

6、要删的一般有四种情况:与主题无关,或与主题有关实则损害主题的内容,应当删除。空洞的议论或抒情也应当删去。内容重复的,哪怕再好,也应删除。开头离题太远或结尾画蛇添足的内容应当删除。3增。需要增的大致有三种情况:能突出或深化主题的,要增。内容单薄的,可以增加内容,适当扩展。记叙文不具体的地方,可增加描写,使之生动。4改。需要改的主要有四种情况:改动不大,就能对明确主题或突出中心有好处的,应当改。上下文脱节或缺乏照应的,必须改。记叙文中一个人的过长说话应当改。议论文中过详的事例论据也应当改。主要方法是删去描写性词句,把长篇叙述概括成简洁的交代。步骤二活学活用实践说练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帮助我们的

7、人,而我们都不懂得珍惜,请以“我懂得了珍惜”为题写一篇作文。1要做到文从字顺。2字数不少于500字。我懂得了珍惜夜晚的医院走廊,输液袋里的点滴在滴答作响,窗外呼呼作响的北风和走廊里时不时传来的咳嗽声,以及不甚明朗的灯光,都让人心情低落。“头还疼吗?我去给你打点儿开水,发烧就得多喝水。”爸爸熟悉的声音在耳边传来,让已经被39度的高烧折磨得昏昏沉沉的我有了一丝清醒。“嗯。打了点滴感觉好点儿了,我想吃点儿东西。”像往常一样,打点滴的时候陪在我身边的人总是爸爸,妈妈则负责留守在家。所以,诸如打水、买东西这类的事情我总是习以为常地交给爸爸,就像小时候走累了就趴在爸爸的肩头一样自然。而爸爸也同样只是应了声

8、“好”就转身离去,这一切似乎平常到了不值一提的程度。“咳咳咳”走廊里响起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随后是一个有些佝偻的身影,一个看上去三四十岁的中年女子一只手的手背正扎着针,另一只高举着点滴瓶。高举着的那只手还挂着一只小号保温瓶。只见她走到座位前,小心翼翼地努力伸长胳膊想把点滴挂到架子上,无奈挂钩太高,挂了好几次都没有挂上,其间挂在手腕处的保温瓶不停晃荡,甚是狼狈。最后,还是旁边座位上的一位家属站起来,帮她挂好了点滴。坐下没多久,女子的手机响了,我看到她接起手机的刹那眼里分明闪过一丝喜悦,但是听了没一会儿,那喜悦的光似乎又黯淡了下去。“这样啊,那你就别过来了,我自己打完点滴打车回家吧。嗯,还有两袋儿”

9、“婷婷,我给你买了豆浆和鸡蛋灌饼,豆浆太烫,等会儿再喝,先吃灌饼吧,能吃多少吃多少,凉了就不好吃了。还是先喝点儿水?”爸爸带着一身凉气回来了。我抬头看着爸爸和他手里的豆浆、灌饼,心里似乎涌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温暖。在我的凝视中,爸爸似乎有些不知所措,焦急地问道:“怎么了?又头疼了?还是不舒服?”“没,没事儿。”我笑着摇了摇头,只是轻轻地叫了一声:“爸。”这一刻,我只能悄悄地低下头去,掩藏我眼里的泪光。这一刻,我的心里充满庆幸,也同样充满愧疚。因为就在这一刻我才发现,那些我曾经认为理所应当的东西,那些长久以来被我忽略的东西,原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拥有。而幸运的我,却差点儿忘了去珍惜这世间

10、最珍贵的幸福。而直到此刻,我才终于懂得了珍惜的意义。无数人曾经追问,幸福是什么?其实呢?幸福不过就是当你病痛缠身时,有人为你嘘寒问暖;幸福不过就是当你彷徨无助时,有人为你指点迷津;幸福不过就是当你伸出双手时,有人握紧;幸福不过就是当你开口呼唤时,有人回应。但又有几个人记得,在我们生命的最初,给予我们这份幸福的人?所以,珍惜那个在你幼时为你嘘寒问暖、指点迷津的人吧,珍惜那个永远会握紧你的双手,回应你的呼唤的人吧。因为,在生命的道路上,你终将与他们渐行渐远。而如果你懂得珍惜,请不必大声道谢,也不必精心包装,只要记得永远用最真挚最虔诚的声音呼唤他们:爸爸!妈妈!【名师点评】这篇文章有三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在叙事过程中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突出中心。小作者在描写父亲悉心照顾“我”的主情节中,插入“中年女子”无人照顾的情景描写,两相对照,凸显了“我”所拥有的幸福。二是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明确道出对亲情的感悟。三是叙事之后,综合运用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亲情和幸福的理解和认识。对叙事进行有力补充,使主题得到升华。交流展示生成能力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步骤二活学活用,实践说练。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