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湖心亭教案设计 语文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180606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湖心亭教案设计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湖心亭教案设计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湖心亭教案设计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湖心亭教案设计 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湖心亭教案设计 语文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心亭看雪(张岱)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3、积累重点文言词语。4、背诵课文。(2)过程和方法目标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 :1、雪后奇景的赏析。 2、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学生充分预习课文(正音、停顿、了解作者、试译课文)。教学方法:1、 诵读法。2、 赏析法。3、 合作学习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 杭州西湖名扬天下,文人墨客纷纷慕名而来,留下许多赞颂的诗文

2、。杨万里慕名而来,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白居易慕名而来,留下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苏轼慕名而来,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张岱慕名而来,留下了什么呢?(湖心亭看雪)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湖心亭看雪,走进张岱。(板书课题和作者)二、检查预习。1、简介作者。2、请一生朗读,其余学生听读后评价,注意字音和停顿。3、展示字音:崇祯(chng zhn) 毳(cu)衣 雾凇(sng)沆(hng)砀(dng) 铺毡(zhn) 4、指导停顿:一童子/烧酒炉正沸。5、齐读全文。三、整体感知。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知识存储)2、复习翻译方法六字。3、运用

3、翻译方法六字试译重点文句。4、两人一组合作翻译全文。四、品读赏析。(一)思考:1、文章写谁做什么? (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 追问:作者仅仅看到雪景吗?(板书“奇景”“奇遇”)2、文中哪些句子写雪景?请找出来并体会其妙处。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二)赏雪景:1、写景角度:实写与虚写(在想象中变换观察点)交融。虚写舟、人,作者是站在整个大自然的角度来看待自身。2、量词: 写出了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表现了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一粟”的深沉感慨。在这一刻,作者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完全忘记了人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心灵得

4、到了宁静和解脱。3、白描:(1)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 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它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2)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三)品雅趣:1、提问:舟子是如何评价张岱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字概括呢?(“痴”)(板书“痴”)2、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是:(1)“是日更定”。(2)“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3)“独往湖心亭看雪”。3、“痴”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内心世界?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板书“山水之乐”“高雅之趣”)五、总结全文。 课件展示。六、布置作业。1、背诵和默写课文。2、体会本文和江雪(柳宗元)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3、利用白描手法写人或物片段。七、板书设计。湖心亭看雪张岱 奇景: 山水之乐 痴奇遇 : 高雅之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