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关爱老人)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9178068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关爱老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实践(关爱老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会实践(关爱老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关爱老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关爱老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社会的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了。 子女们由于工作 压力的加重而无法来照顾家中的年迈的老人。 老人,在许多人的眼里已经不再重 要,甚至成为了负担。在他们眼里老人是曾经盛开的花朵 , 现在已经凋零,曾经 茂盛的大树, 现在已经落叶。 所以养老也就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么敬老院也 就成了代替他们来照顾老人唯一选择。 虽然这样, 年轻人难得会去一趟敬老院看 望自己的父母, 老人正想好好的跟许久不见的孩子聊聊天, 可没说上几句话就要 走,留下了一叠钱和父母失望的眼神 , 可是他们不会知道, 当人踏入暮年, 常 会碰到一些令人沮丧的事情, 如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 收入减少、身体机能

2、减退、 丧偶、被孩子们嫌弃等等,致使老年人容易产生抑郁。关爱老人, 仅有物质当然远远不够, 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 请读读下面的 事例:据报载,今年9月1日晚上7时许,甘肃省永登县树屏乡一位7 8岁的老 人在家中用菜刀割喉自杀,后在医院的努力抢救下,老人终于脱离危险。事后, 据其家人讲, 老人是因为孤独、 心情压抑, 才导致他做出了这样的举动。 有数据 统计表明:在老年人所有的精神疾患中,由于孤独闭塞而导致的比例高达6 7%!6 7%,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它说明,除了物质还要给予老年人更多 情感上的关爱。 江门市是广东省长寿人口较多的地级市之一。 近几年来, 老年人 数逐步上升,据统计,6

3、0岁以上人口年均以4. 2%的速度递增,每年至少净 增1. 4万人,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人已超过50万人。 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 化的国家, 65岁以上的人占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且还有上升的趋势。面对这 样已超过老龄化标准的城市, 如何让老人们更加愉快地安享晚年, 这是一个摆在 子女和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但是,在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作为子女, 我 们也有很多的无奈, 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即使是这样, 我们还是应该站在我 们这一个角度来关心和爱护老人。到底要怎么来关心和爱护老人呢?老人在物质上是不缺什么东西的,而他 们所缺的是是孩子们的一句问侯, 是孩子们围坐在自己身边那种温馨的气氛。

4、 国 家提出的“精神赡养”是我们必须做到的,因为老人的精神是脆弱的,人老了, 退休了, 如果连子女都不去关心他们, 那么他们真的就一无所有了, 所以他们渴 望被关心,渴望团圆,渴望精神上的关心。但是他们怕影响子女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就选择去敬老院, 其实他们的心理是很矛盾的。 就是这样, 他们将心事堆积 在心理, 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老年抑郁症。 与其它年龄阶段的抑郁表现一样, 老 年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 了无生趣, 丧失了享受日常乐趣的能力; 精神差, 就是 简单的差事,也没有动力去做;食欲减低,体重下降;失眠或早醒;缺乏自信, 自责自疚; 有自杀念头等。 但老年抑郁症还有其自己的特点: 首

5、先, 身体疾病的 症状与抑郁症的症状相似, 如抑郁症食欲减低、 失眠,而某些疾病如心脏病或关 节炎等也会食欲减低、失眠;其次,老年人担心身体的疾病,多于埋怨,情绪低 落。常常老年人认识不到身体不适是由于情绪而起。 人老了, 身体内的各种器官 会渐渐地衰老, 这痛那痛、 这病那病也比较多, 像一台磨蚀了的机器, 需要经常 呵护;人老了, 难免会产生孤独感, 经常抽时间陪老人散步, 分享他们的喜怒哀 乐,让老人感到亲情和温暖, 也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平日里,一个会心的微笑, 一句亲切的问候, 过马路时轻轻的搀扶, 冬日里的一条围巾、 一个热水袋, 行动 不便时的一条拐杖、 一个改装的坐厕, 车厢

6、里的礼让等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平凡 而又简单的小事,都体现着我们对老人的关心。作为我们年轻人, 纵使工作再忙碌, 宁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也要尽可能的 尽一份孝心。有一首歌唱的好“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这首歌之所以 能在全国流行, 就是因为它代表了伦理的呐喊和道义的心声: 关心父母是不可推 卸的责任。 或许我们一句贴心的话或一次不经意的举动, 带给父母的都是极大的 安慰。百事“孝”为先,这是一种美德,一种高尚的品质。现在在求职时很多人 都受到“孝”的考验,有人会认为这与工作毫不相干,是多此一举,可这非但不 多余,恰恰是应放在头等位置的。 试想,一个人连给与他生命对自己又养育之恩 的父母都不在乎

7、的话, 他又如何会在乎周围的人, 在乎一份工作呢?这是社会在 考验一个人的责任心。在敬老院中我们看见了这么一位老人,沧桑的老人。老人的脸上写滿岁月的 痕迹,写滿无耐的叹息,老人的脸上又是满足的憨态。因岁月,他已沧桑,因沧 桑,他已是老人。他经历的悲与乐,愁与喜,已足已诠释人生,他已无所求。他 说他已经是 92 岁了,无儿无女,孤身一人,老人现在就坐在屋子里,他眼前, 人头攒动, 但他却身如在沙漠中, 又如一叶扁舟孤寂在江上。 这个情景是多么的 令人揪心, 试想如果他有个儿子或是女儿, 那么他的晚年是不是就不会这样, 是 不是就会有人来每天和他来谈心。 老人还是规规矩矩地坐在椅子上, 规矩的就像

8、 照全家福一样,两只手放在膝上。其实他是在紧紧抓着裤子,忍受着那些痛苦。 他告诉我们他胸口很闷, 他说这是老了, 没办法的,孤零零的, 没人能知道那种 痛。可是他很高兴,高兴有人去看他,高兴有人关心他。老人!你好像春天的和风一样温暖,夏天的阳光一样灿烂,秋天的枫叶一样 火红,冬天的雪花一样纯洁。 他紧紧的握住我们的手, 很激动, 像是要告诉我们 一个很长的故事,也许那是他的一生。而我们应该让敬老院中的一幕不要再发生, 用心来体会,要“精神赡养”老人。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尊敬老 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一个不尊敬老人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老人不 是累赘,而是聚宝盆,我们社会大

9、家都应该来爱护和关心老人。“孝”并不是说一定要挣大钱给父母花,而是要让他们懂得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 孩子并没有让他们失望。孔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说:现在的人以为养活父母就是孝顺了;而人们也养 有狗和马这些牲畜, 如果对父母没有心存敬意的话, 那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又有什 么不同呢?的确有这样的人, 父母养育了她, 可是,她不但不懂得回报, 还认为父母养她是 理所当然的, 甚至到了十几岁都没有帮父母做过一件家务, 反而还是 “衣来身手, 饭来张口 ”,这种人,即使你成绩再好,学问再多,也只能使父母担心。 孝敬孝敬,既要孝,也要敬。作为新一代的小

10、学生,祖国未来的花朵,让我们一 起努力,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吧! 孝敬父母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做人的本分, 是天经地义的美德, 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 试想, 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 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 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 愿意和他打交道呢?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 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流千古的好儿童。 他九岁时,不幸丧母, 小小年 纪便懂得孝敬父亲。 每当夏天炎热时, 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 赶走蚊子, 放 好帐子, 让父亲能睡的舒服: 在寒冷的冬天, 床席冰冷如

11、铁, 他就先睡在父亲的 床席上, 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 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 小黄香不仅以孝 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有 “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的赞誉。 在人的一生中, 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 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 诉说不完的: 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 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 在甜 甜的儿歌声中入睡, 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 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 之夜;读书升学费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 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这种恩情比天高, 比地厚, 是人世间 最伟大的力量。 如果人类应该有爱, 那么首先爱

12、自己的父母, 其次才能谈到爱他 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 孝敬父母, 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 养义务, 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 感情方面的需求。 特别对年迈的 父母,更要精心照顾, 耐心安慰。就说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 虽然儿孙满堂, 在生活上不愁吃穿, 不缺钱花, 但是孩子以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 平时 恐怕很少见面, 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 不是有 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 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只求个平平安安, 团团圆圆”。 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 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