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上的演讲.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176976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上的演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在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上的演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在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上的演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在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上的演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在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上的演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上的演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上的演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的“三农”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农业人口太多、农民占有资源太少、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切实做强做大“打工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现场会、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精神,总结实施“打工经济”战略两年以来的工作经验,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大张旗鼓地表彰一批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2、优秀带工人员和优秀务工人员,努力开创我县劳务输出工作新局面。 首先,我代表县委、政府向荣获0x2xx年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带工人员和优秀务工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劳务输出工作作出艰辛努力和积极贡献的全县广大干部职工以及在外务工的乡亲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必须认真总结经验,解决困难,进一步坚定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自县委十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打工经济”战略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县小康社会和建设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扶持“打工经济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3、专业管理、人本服务”的原则,坚持“引导自发输出为主渠道,政府有组织输送为重要补充”的方针,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创新激励机制、搭建信息平台、组织规模输出和完善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全县掀起了“走出山门天地宽,打工创业致富快”的务工热潮,使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局面。20xx年,全县共向外转移劳动力2134人,完成任务数20xx0人的1,其中有组织培训转移4208人,完成任务数4000人的05;20x年,共向外转移劳动力220人,完成任务数20x0人的10,其中有组织培训转移6208人,完成任务数00人的4.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在外务工人员累计达。7

4、万人,20x20xx年共向家乡汇款2。余亿元;按全县农村人口计算,人均实现务工收入38元,比上两年同期增加100元,增长38;务工收入在农民现金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28。5,超额实现了劳务经济收入占农村经济总量20和全县农民年人均增收060元的预定目标,大部分打工农民家庭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增收脱贫和增收致富,务工收入真正成为实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回顾两年来的劳务输出工作,我们有五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 一抓组织领导.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扶贫、劳动保障、农业等1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输出领导小组,组建了劳务输出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和组织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从农业、扶贫

5、、妇联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充实到劳务办,并在全县个乡(镇)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新成立了*个乡(镇)劳动保障所和*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抓好本辖区内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配置了微机网络设备,基本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协调一致、配合有力的劳务输出工作管理网络,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乡镇行动”的劳务输出工作新格局。有力的组织措施、健全的组织机构为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抓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宣传资料、用工信息等载体,形式多样地向农民广泛宣传劳务输出政策、就业信息、打工致富和返乡创业的先进

6、典型,使县委、政府提出的“打工经济战略深入人心。两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7万余份、劳务输出知识问答6万余册,开展咨询活动130(场)次,发布用工信息143期,制作各种布标和标语65幅、劳务输出宣传录音带0套,摆摊设场开展咨询服务,解答了4。5万余人次人民群众反映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引导,在全县上下营造出了“外出务工光荣、劳务输出致富的良好氛围,有效地转变了群众外出务工的观念,增强了群众“打工致富”的意识,提高了群众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过去被动地“要我去”转变成为今天主动地“我要去。 三抓长效机制。认真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工作,对全县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到“三

7、清”,即清楚全县适合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7。56万人、清楚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7万人、清楚有外出务工意向的劳动力为9。61万人.先后研究制定了县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实施方案、县2x2x年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在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第2页 出台有关劳务输出的优惠政策,鼓励公务员带薪带领农民外出务工。将劳务输出效益纳入全县综合经济目标管理,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年度劳务输出工作目标责任书;县人大、县政协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八宝、阿科等10个乡(镇)对全县“打工经济”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多次组织工作组深入20个乡(镇)对劳务输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形

8、成了机构健全,措施有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抓培训服务.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在乡(镇)所在地和村民委开展以基本权益保护、择业观念、职业道德、基本法律知识为主的输出前引导培训,参训率达到9以上,提高了外出务工农民的综合素质;整合职业教学资源,由县民职中组织了3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外出就业的竞争实力;推行“订单劳务培训”,根据厂家需要进行具体业务培训。不断完善服务和保障工作,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加强劳动执法检查,为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环境;进一步规范和清理各种非法职介机构,严厉打击各种坑蒙拐骗的违法行为,有效

9、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问效管理,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外出务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逐步实现了输出人员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近距离打工向远距离打工转变、由打零散工向专业型打工转变、由分散打工向集体型打工转变、由输出短期工向输出长期工转变,逐步形成了“输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抓输出渠道。切实加强对外协作,与福建、广东等县(市)建立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引入社会信誉度较好的职业介绍所、劳务大市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等社会职介机构共同开发我县劳动力资源,积极探索出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输出模式,多方搭建稳定的输出平台

10、,创新措施加快劳务输出步伐.这包括:开展合作式输出,与、等职介机构合作,将务工人员送往输入地后,由职介机构负责安置;开展定单式输出,根据、等输入地用工需求,与用工单位签订用工协议,完成岗前培训后直接输送到用工单位;开展定向式输出,对用工需求量大、用工信誉好的企业,采取定向直接输出方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输出效率;开展带动式输出,充分发挥在外务工带头人的宣传带动作用,形成“输出一个、带走几个、带动一片的带动效应,有效扩大输出覆盖面和输出成果。 总的说来,我县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全县上下对实施“打工经济”战略认识统一,组织到位,机制健全,措施有力,劳务输出工作成效显著。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经验和

11、成绩,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发扬成绩,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同时,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的劳务输出工作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与其他地方的工作效果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数量上,我县20xx年转移22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49万人的5.1,而县转移2。06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3。5万人的5。;质量上,目前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进入品牌时代,如省整合40个县的家政人力资源,着力打造全国第一劳务品牌“”,引领国内家政业的发展.市整合全市劳工的品牌力量,把“师傅”确定为全市统一的劳务品牌,有力地提升了劳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县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却没有形成劳动力品牌,劳务输出仍处于低水平、低层次、

12、低效益的“三低阶段。目前,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十分紧缺,很多地方出现了“民工荒”、“技工荒、“保姆荒,而我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却转移不出去,即使转移了,要么“稳不住,要么收入水平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制约我县劳务输出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不够。2x年以来,县委、政府多次下发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文件,大部分乡(镇)、部门十分重视,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工作进展快,起色大,效果好,农民增收明显。但仍有一些乡(镇)、部门对实施“打工经济战略不够重视,认为抓“打工经济”不容易出“政绩,导致工作机构有名无实,工作经费没有保障,工作措施落实不力,劳务输出工作长期处于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

13、 二是培训不够。我县少数民族众多,群众文化程度低,“小富即安、故土难离”的守旧思想根深蒂固,加之宣传发动和组织培训的工作力度不够,全县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5,与发达地区相差近30个百分点,致使全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很大一部分群众外出务工的意识不强,不敢或没有能力“走出去打工。 三是措施不力。部分乡(镇)劳动保障所没有配备专职人员,兼职工作人员又无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劳务输出的宣传、发动、组织和服务上;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通报联席会议制度尚未建立,部门之间交流、协调不畅;社会职介机构少,市场化运作程度低;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有待完善;服务不到位,有的乡(镇)、部门没有按照培训、转移

14、、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开展全程服务,影响了劳务输出的稳定率;跟踪服务工作滞后,农民在外务工维权难。 四是投入不足。由于财政困难,具体工作部门经费紧张,乡(镇)劳动保障所运转艰难,宣传发动、技能培训等工作难以全面开展;扶持农民外出务工的小额信贷担保机制不完善,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筹集不到路费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说到底就是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我们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用创新谋变的办法切实解决好. 二、必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县最大的矛盾是农业人口和农业资源严重失衡的矛盾,县最大的困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困难.县有多万人口在农村,有近30万适合外出务工的农村劳

15、动力。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县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最大的决心、最高的认识、最有力的举措,坚定不移地实施“打工经济”战略,最大程度地向外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体来讲,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充分认识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是破解“三农”难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从现阶段看,“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本质是就业问题。就我县而言,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就是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建设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希望和困难都集中在农民增收的焦点上.当前,影响我县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因素就是农村人口多,农业资源少,农民就业门路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业产业效益,也很难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还将进一步增多,围绕土地实现农民增收将变得更加困难。而实践表明,劳务输出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解决我县“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