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175219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重大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是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攻坚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根据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更好地发挥重大建设项目对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更加均衡、更高水平迈进的牵引作用,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本规划是对“十三五”时期我省重大建设项目作出的总体部署,是政府开展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以及合理配置土地、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参考。一、总体要求(一)“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回顾。“十二五”时期,我省围绕稳

2、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推进以“411”工程为主体的重大建设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为我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十二五”期间,全省重大建设项目规模明显扩大,累计完成投资288万亿元,占同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284%,较“十一五”时期提高了122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更趋合理,基础设施投资比重占455%,产业投资比重占216%;投资重点更加突出,重点投向发展平台、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基础设施、社会发展设施、城乡功能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六大领域。同时,“十二五”期间我省重大建设项目推进中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带动性

3、强的特大产业项目不多,投资额百亿元以上规模的项目偏少,对形成优势主导产业的支撑保障不强;二是对区域投资整体布局引导不够,在项目整体谋划和布局、招商引资管理上缺乏统筹安排,导致空间分布散乱、集聚度不高;三是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力度不足,“项目等指标”“指标等项目”矛盾并存,相对平均的要素配置方式使得大项目、好项目难以及时落地实施。(二)总体思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补齐科技创新、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改革落地六大短板,突出高质量、均衡性,谋划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

4、带动性强的重大建设项目,大力推动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促进投资合理、高效、可持续增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两富”“两美”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提升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战略地位。(三)基本原则。突出五大发展理念。聚焦转型发展,始终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驱动列为首位战略;坚持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四大都市区和“小县大城”三大空间结构优化战略;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坚持开放发展,着重打造重大开放平台;坚持共享发展,全面增进人民福祉。突出全面补齐短板。全面查找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和薄弱环节,坚持靶向治疗、精准发力,

5、通过推进重大建设项目,着重补齐科技创新、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三大发展短板,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两大民生短板,以及改革落地这一制度供给短板。突出结构布局优化。根据发展新要求,适度提高产业升级、生态环保等领域重大建设项目占比,提高社会资本在重大建设项目中的投资比重,不断优化重大建设项目结构。注重重大建设项目差异协同布局,发挥好省级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区域协作共建。突出地域优势与特色,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更合理、更高效的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突出积极主动谋划。立足时代背景和形势任务,突出重大建设项目规划的前瞻性,强化主动系统谋划。注重项目能级、领域创新,积极谋划一批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

6、有战略性、引领性和示性的重大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分类、分级、分区域、分时序精准实施。(四)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谋划推进重大建设项目599个,力争完成省重大建设项目投资约536万亿元,带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18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2分类目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投入稳步增长,到2020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8%左右。重点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区、城西科创大走廊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以及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等一批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一批科创中心和科技城,创建若干个国家级高新园区。高标准建成100个左右省级特色

7、小镇,建成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平台。综合交通体系全面建成。实施万亿综合交通工程,到2020年,全省新增轨道交通营运里程1500公里,其中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营运里程250公里;建成高速公路1000公里,新增沿海港口吞吐能力3亿吨,新增高等级河航道里程150公里,新增民用机场旅客吞吐能力2400万人次,建成、运输机场,新增综合客运枢纽8个,努力打造省会至各设区市高铁1小时交通圈和全省空中1小时交通圈。产业转型升级走在前列。工业化和信息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型升级走在全国前列。信息经济、节能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等七大万

8、亿级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全省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00万亩以上,建设2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市县、110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区,培育1000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主体。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基本实现城市和重点镇所在防洪闭合圈全封闭,90%的县级以上城市建立“一源一备”供水安全保障体系,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8%。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330万立方米/日,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28万吨/日以上,全面消除黑臭河和地表水劣V类水质。设区市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400万千瓦,天然气接收能力达到1000

9、万吨。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镇品质显著提升。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和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均超过95%,城乡供水、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00万人,新增城镇保障性安居房333万套,实现扶贫异地搬迁20万人。全省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群众在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安排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规划“十三五”期间全省重大建设项目599个,总投资约84万亿元。按推进层次分为“实施项目”“预备项目”两类,其中实施项目522个,总投资约779万亿元,“十三

10、五”计划投资约536万亿元;预备项目77个,总投资6503亿元。围绕补齐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的根本性、关键性短板要求,实施项目主要分为创新发展、交通设施、产业转型、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五大领域。(一)创新发展领域。围绕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必须补齐的第一短板,重点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区、城西科创大走廊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特色小镇、各类众创平台等项目建设。围绕科创平台、开放平台、重大科技专项、省级特色小镇等,安排重大建设项目35个,“十三五”计划投资6771亿元,其中创新平台投资842亿元、开放平台投资694亿元、重大科技专项

11、投资185亿元、省级特色小镇和众创平台投资5050亿元。1创新平台。全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区,加快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支持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区。提升已建高新园区的发展水平,推动滨江、国家高新区创建一流高科技园区,支持、和创建国家级高新园区,支持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转型创建高新园区。加快西溪谷、新材料科技城和海洋科技城建设,支持、规划建设科技城。在高新园区和科技城规划建设一批科技小镇、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良好环境。到2020年,实现工业强县和产业集聚区创建省级高新园区全覆盖。2开放平台。突出开放引领,围绕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部署,在对外开放前沿地区和优势领

12、域,着力谋划打造一批高能级开放平台。重点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自由贸易港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梅山新区、海峡两岸()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区等。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搭建国际化创新平台,更好利用国际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实施中意()生态园、中德()产业合作园、中()经济合作园、中澳()现代产业园等重大建设项目。3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科技基础研究、科技攻关、科技示应用等3个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形成先发优势。重点聚焦网络空间安全主动防御、大数据计算、传感材料与器件等7个领域的科技基础研究;石墨烯应用及高性能产品、新一代集成电路关键技术及高端芯片、3D打印技术材料及控制部

13、件、智能机器人及核心功能部件等15个领域的科技攻关;以及移动互联技术在车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材料基因组技术在能源材料、新药创制、高性能催化材料等方面,大数据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工业制造、农业和交通等行业共8个方面的科技示应用。4省级特色小镇及众创平台。注重科学规划布局,着力建设余杭梦想小镇、梅山海洋金融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黄岩智能模具小镇等100个左右高端要素集聚、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动力强劲、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省级特色小镇,打造全省经济新的增长极。着力建成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平台。(二)交通设施领域。围绕构建“三纵四横、对角贯通”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支撑都市经济、海洋经济、开放

14、经济、美丽经济发展的四大交通走廊,统筹谋划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大物流重大建设项目,努力打造省会至各设区市高铁1小时交通圈和全省空中1小时交通圈,全力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围绕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安排重大建设项目81个,“十三五”计划投资10554亿元,其中铁路和轨道交通投资6062亿元、公路投资3612亿元、水运投资660亿元、机场投资220亿元。1铁路和轨道交通。深入实施轨道交通“54321”工程,加快推进省际省域干线铁路、都市圈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省投入5000多亿元,轨道交通营运总里程达4000公里以上,建成投产杭绍台铁路、杭温高铁、九景衢铁路、杭黄铁路等3

15、0多个重大建设项目,进一步支撑强化、2个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沪昆、沿海2个国家级高铁主通道,构建多层次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努力打造至各设区市1小时高铁交通圈。重点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建设,完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快推进、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升城市部通勤效率。加快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重点实施都市圈、都市圈、浙中城市群和温台城市群城际铁路工程。加快全省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重点推进城西立体综合交通枢纽、综合客运枢纽等项目,到2020年,全省综合客运枢纽数量达到18个以上。2公路。紧扣重要疏港路、省际“断头路”、国高扩容路、省联网路抓公路建设,实施高速公路“双十双千”工程,续建甬台温

16、高速公路复线、绕城高速公路、湾跨海大桥北接线二期等项目,新建临金高速、杭绍台高速、千黄高速等公路工程,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实施普通国省道“三个两千”工程,投入2000亿元,建成普通国省道2000公里,开工建设普通国省道2000公里以上,实现普通国省道全面覆盖县级节点和省级中心镇。3水运。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全省港口一体化发展,加快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形成现代港口经济圈发展新格局。重点加快港梅山、大榭、金塘、衢山、岱山、洋山、六横等港区建设,有序推进港乐清湾港区、港独山港区、港头门港区等重点港区开发。谋划研究自由贸易港区建设、港开发、湾综合开发等项目。积极推动江海河联运航道网络建设,重点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