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174979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泸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泸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泸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泸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泸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2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ABCD3近期微

2、博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是一系列苯的衍生物配以相应的文字形成的,如图所示的六氯苯,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六氯苯属于有机化合物B六氯苯是由碳和氯气组成的C六氯苯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的D六氯苯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6:174规范的操作是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C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D依据节约原则,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5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

3、前质量(g)414210反应后质量(g)X20631A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9:21B该反应的表达式为:甲+乙丙+丁CX的数值为0D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4:96在化学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味B取用液体C点酒精灯D液体加热7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8 “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K2Cr2O7,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 2价B5价C6价D7价9制作蛋糕的人造奶油中含

4、有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C18H34O2),下列关于反式脂肪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B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C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7:1D该物质是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10小明在厨房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可能是食盐”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问题 B假设 C实验 D结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1)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_(填字母代号)(2)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治水资源污染的是_(填序号)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

5、肥和农药 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_。(2)集气瓶内预先加少量水,主要作用是_写一条(3)若某同学实验后时发现:最终倒流的水高于1刻度处,则可能的原因是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试验,请回答;用A图测定的结果是天平不平

6、衡,其原因是_图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该实验前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某同学利用C图进行探究实验,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他依据的现象是_14某小组以“水”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水的作用无处不在,做“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加 少量水的目的是_。 (2)自来水来之不易,在生产过程中,可用_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自来水大多为硬水,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通过

7、_来降低水的硬度,该过程中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化学式为Ca(HCO3)2)分解生成碳酸钙沉淀、水和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来消毒杀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化学式HClO中标出氯元素的化合价_。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水中制成:,X的化学式为_。 (4)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的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 A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配置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若在量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置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7% D将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称量,所称氯化钠质量会偏小 (5)水还可

8、制取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试计算电解36g水可得到氢气的质量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加热,完全反应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10.7克。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_(2)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16加热29克氯酸钾和1.5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一段时间后,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为20.9克,求:剩余固体质量分别为多少克?_(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A、对比反应前后的分子,其中反应前的3个分子,反应后有1个未参加反应,因此,该分子有2个参加反应;图中的6个分子全部参加反应;所以,参加

9、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6:2=3:1,故A不正确;B、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为两种单质;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B正确;C、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而反应后的分子为未参加反应的分子、不是反应所生成的分子;因此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故C不正确;D、由反应的模拟模型图可得知,反应的生成物的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2、D【解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阳离子,

10、阳离子带正电,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阴离子,阴离子带负电,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原子不带电;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详解】A、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为原子,不符合题意;B、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为阴离子,不符合题意;C、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为原子,不符合题意;D、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为阳离子,符合题意;故选:D3、A【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六氯苯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六氯苯是由碳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一个六氯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的;六氯苯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故选A.考点:化学式的意义4、D【解析】A、过滤时,漏斗中

11、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滤液浑浊;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防止发生危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防止发生危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入指定容器,放回原试剂瓶会污染原来的药品;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5、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反应后该物质的质量总和为,则,甲、丙反应前后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乙、丁反应前后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详解】A、乙

12、参加反应的质量为,丁参加反应的质量为,则乙、丁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9:21,故A不正确;B、甲、丙反应前后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乙、丁反应前后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反应的表达式为:甲+丙乙+丁,故B不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反应后该物质的质量总和为,则,x的数值为0,故C正确;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丙质量为,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减少,则为反应物,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反应物,也可能为生成物。

13、6、D【解析】A、实验中有的气体是有刺激性或有毒的,所以闻气体的气味时,应扇闻,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倾倒时试管要倾斜,标签对着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着火,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7、D【解析】A、在化学变化中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故A错误;B、原子变成离子时改变的是电子数,质子数不变,故B错误;C、微观粒子间总是存在间隔的,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

14、子间仍存在间隔,故C错误;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都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8、C【解析】在K2Cr2O7中,K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该化合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1)2+x2+(-2)7=0,解得x=+6。故选C。9、B【解析】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A错误;B、由反式脂肪酸的化学式(C18H34O2)可知,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元素,所以在空气完全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B正确;C、由反式脂肪酸的化学式(C18H34O2)可知,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34):(162)=108:17:16,故C错误;D、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B。10、B【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详解】根据题意,“可能是食盐”是一个猜想与假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